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奥运会新闻稿
篇一:201X北京奥运十大新闻
201X 北京奥运十大新闻
201X/12/23
一、1月5日,经北京奥组委授权,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创刊。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特意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
二、2月2日,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
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顺利进行。
到年底,北京奥运会已经拥有10家合作伙伴、8家赞助商。
三、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发布,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
预计将有
10万余名志愿者直接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提供赛会服务。
四、6月26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201X年奥运会主题
口号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正式发布。
这一口号也是第13届残奥会主题口号。
第三届北京201X奥林匹克文化节开幕式与本次口号发布仪式同时举行。
五、6月30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工。
在今年内,北京奥运会场馆及相关设
施建设遍地开花,相继有奥运村、国家体育馆、媒体村、羽毛球馆、艺术体操
比赛馆等开工。
10月18日,北京奥运会最后一个开工的新建场馆———柔道、跆拳道比赛馆在北京科技大学开工。
六、7月8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易地香港举行。
10月5日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香港马术委员会(奥马委)正式成立。
七、7月31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结束。
8月8日,北京奥组委面向全球征集奥运景观雕塑方案。
12月6日,北京201X年奥运会
火炬设计全球公开征集。
八、11月11日,201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0天,北京201X年奥运会
吉祥物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发布,“北京欢迎你”五福娃与世人见面。
九、11月16日,《北京奥运会志》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十、12月6日,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会议举行。
标志着《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启动,北京将命名200所奥林匹克示范校。
奥林匹克示范校必须单独开
设奥林匹克教育课,以北京奥组委推出的《中小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为基本教材。
———人民日报编辑部
人民大会堂举行第29届奥组委成立仪式
201X年12月13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资料照片)
201X年7月13日是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1X年奥运会主办权,令华夏儿女无不欢心鼓舞。
201X年8月3日,北京201X年奥运会会徽在北京天坛公园揭开面纱。
从申奥成功至今,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在两年间卓有成效。
新华社记者赵迎新摄
篇二:奥运开幕式报道的创意与视角
奥运开幕式报道的创意与视角
———北京日报、文汇报、广州日报版面编排比较思考
■王欣之
201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意蕴隽永、辉煌灿烂,一幕幕蕴涵中国元素的创意杰作,堪称奥运历史上的经典和首创。
开幕式落下帷幕之后,各家媒体在赛场外开始了另一场竞技。
面对这场豪华的视觉盛宴,平面媒体精心策划,巧妙构思,配置整合资源,以突破常规、充满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版面设计手法,体现了独特的视角与创意。
这里选择《北京日报》、《文汇报》、《广州日报》三家综合性地方日报作为研究样本,从整体策划、图片运用、报道视角选择等方面,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报道的版面编排进行比较与评析。
版面策划凸现整体性
《北京日报》奥运开幕式报道共推出28版,除去头版与时政新闻,由“盛典全景扫描”、“奥秘”、“代表团风采”三大板块组成,结构清晰,版式风格一致,从头至尾,一气呵成。
开幕式盛典全景扫描:以“璀璨烟火不夜北京”、“写意长卷惊艳世界”
、“倒计归零壮丽开场”、“祥云入巢点燃激情”、“人类节日寰宇同庆”为主题,一个主题一个整版,大篇幅介绍开幕式盛况。
“奥秘”板块共4个整版,分别对五环创意、中国画卷与主题曲、开幕式诞生记、奥运火炬与焰火背后的高科技等进行揭密。
作为东道主,《北京日报》还
不吝版面,把整整8个版篇幅给了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代表团,204
张入场照片诠释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令人惊叹。
《文汇报》奥运开幕式报道共12版,量虽然不多,但在策划与设计上另辟蹊径,突破版面约束,将头版与第4版连通成为一个整体来编排,大大拓展了读者的
视觉空间。
打开报纸,祥云主火炬熊熊燃烧,下方,两个整版通栏的“中国画卷”铺陈展开,奥运五环、组成“和”字的活字印刷方阵、中国奥运代表团昂
首步入鸟巢,呈现了开幕式“中国画卷”的神韵,气势磅礴,视觉冲击效果强烈。
为配合两个整版打通的特殊版面格局,《文汇报》还在头版右上角恢复了1938年1月25日创刊时使用的竖报头,突出了奥运开幕新闻的重大性和处理
上的别具匠心。
竖报头下方配置了图文并茂的“今日导读”,方便读者的同时,也
让人眼前一亮。
《广州日报》推出52版,与奥运有关的共28个版。
在A2-A17“圣火点燃中国
狂欢”系列的版式设计上,均采取统一版式,将开幕式经典瞬间制成通栏大照片,放在各版上半部分,整体视觉效果一致,色彩绚烂,气势恢弘,充满流畅
的韵律感,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而
A19-A30“奥运金典”系列设计了统一的版头标识,通过对“奥运金牌大猜想”、“奥运10大必看对决”和奥运明星选手的介绍,重点聚焦即将展开的奥运夺金大赛。
三张地方报纸对奥运会开幕式报道的构思与安排,充分体现了媒体人大胆创意,大胆实践,“版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同时,这些精心的构思也凸显了整体
策划在重大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视觉包装成为重要元素
随着快餐阅读时代的到来,视觉化包装在平面媒体的策划编辑中占据了越来越
重要的地位。
尤其在此次奥运开幕式报道中,读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需求,更在乎精神的张扬和情感的宣泄,此时版面上可谓“一图胜千言”。
一些报纸
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更多、更绚丽、更鲜活的大照片,突破常规的大标题以及
浓重的色彩来构建版面视觉中心,通过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穿透力来满足读者的
心理需要,感动读者,同时也激发了读者作为中国人由衷的自豪感。
从奥运开幕式报道中三报刊登的图片数量看,图片不仅仅是报纸的点缀,而且
已经成为报纸新闻内容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
《北京日报》的头版,只有两张大照片和4个红色大字“奥运开幕”,整个版
面缀满着鸟巢上空绽放的烟花,简洁、庄重、大气、喜庆,形成了极强的版面
视觉张力。
《广州日报》A2-A8一组版面的设计突破传统版式,一张大照片几
乎占去三分之一个版,形成视觉中心,下方再配以若干张大小不等的照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