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第1 1卷第5期 的B呐酰胺酶抑制剂。为了深入探讨哌拉西林一舒巴坦在普外科的感 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本文对普外科感染性疾病应用哌拉西 林一舒巴坦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住院并确诊为细菌性感染 89例,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22~54岁,平均(30.4±5.6)岁。 感染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外科感染学的诊断标准”_3]。所选病例无并 发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无青霉素、头孢菌素或p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过 敏史,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成两组:哌拉西林一舒巴坦 治疗组(观察组),患者47例,男31N,女16例;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一舒巴坦治疗,每次2.5g(哌拉西林钠2.0g, 舒巴坦钠0.5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5 ̄10d;对照组给予哌拉西 林钠一他唑巴坦2.5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5 ̄10d。 l-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治疗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给药前、疗程 3d时和疗程结束时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在治疗前后各做一次细菌 培养。疗效判定标准按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进行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进行分类评定。按完全清 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等5级标准评定细菌学疗效。 2结果 见表1、表2。 表l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比较(例,%) 两组比较,俭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2治疗前后细菌学疗效评定比较(例,%) 两组清除率比较,f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细菌性感染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手术前后需进行 预防或有效治疗的疾病。在普外科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其病原菌 为大肠埃希菌(34.5%)、铜绿假单胞菌(20.0%)、金黄色葡萄球 菌(14.5%)、真菌(12.2%)、肺炎克雷伯菌(11.1%)、鲍曼不 ・临床研究・ 91 动杆菌(3.3%)、及其他致病菌所致(4.4%) J。有研究表明,各 细菌产ESBLs率高达80.0% 】。哌拉西林一舒巴坦是一种新型的复方 制剂,由广谱青霉素哌拉西林和酶抑制剂舒巴坦(4:1)组成的。 哌拉西林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 随着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产D一内酰胺酶的耐药菌不断增多,哌拉西 林对产酶菌的疗效也随之下降。选择 一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与 舒巴坦按4:1混合组成复合制剂,既能克服产酶菌的耐药性问题, 又能增强抗菌能力,此复合制剂已经在临床上逐步开始广泛应用 。 有报导,在各医院呼吸、泌尿、妇科、儿科等进行的临床疗效观察 显示,哌拉西林一舒巴坦治疗各种由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需氧或厌氧 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痊愈率>60%,显效率>90%,细菌清除率> 95%,而不良反应率<5.0% …。 本文通过观察研究哌拉西林一舒巴坦在本院普外科用于细菌性感染 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哌拉西林一舒巴坦治疗组)痊愈率为 87.2%,有效率为9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均与对照组(哌拉 西林一他唑巴坦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室细菌检测结果提示,观 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细胞株的清除作用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总有 效率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证实,在普外科细菌感染性疾病 的治疗中应用哌拉西林一舒巴坦治疗,抗菌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比同 类药物性价比高,治疗成本低,适于临床普遍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明杰,吕华冲,王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J].中国 新药杂志,2007,16(13):1061—1064. [2]佟颖,杜丽坤.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的疗效观察【J】_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6):468—469. [3]韩学德.现代外科感染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36—41. [4] 王献辉_夕 科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医学 综述,2008,14(11):1744—1746. [5]李惠,宋珍舰语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134 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2):90—93. [6] 吕晓菊,王浴生,冯萍,等.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体内抗菌活 性研究[J].华西医学,2002,17(3):376—377. [7] 佟颖,杜丽坤.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6):468—469. [8] 白秀堂.哌拉西林/舒巴坦与头孢曲松钠/舒巴坦治疗婴幼儿支气 管肺炎80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3):256—257. [9]9 付春生,吴继生.哌拉西林钠一舒巴坦钠治疗普外科细菌胜感染 141例临床评价【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 1,23(6):35—37. [1O]吴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临床疗效评价[J].现代医药 卫生,2008,24(4):530,531. 高血压的社区干预 简云莲 (重庆市武隆县中医院,重庆408500)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5—0091-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的发病 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不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 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住院治疗加重患者的经济负 担,也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加强高血压的健康建教育、
92 ・临床研究・ 增强全民有关高血压的防病知识,改善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对减少 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有积极重要作用,能有效提高人们 的生活质量。进来,我们对9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一 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我院对所在瞎区居民进行社区健康体检,发现98例高血压 患者,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其中男6O例,女38例,年龄35 ̄81岁, 98例中90%为原发性高血压,10%为继发性高血压。 2社区干预 2.1饮食指导 ①限制纳盐的摄入,少食含盐高的食物,如酱油、味精、香肠等 腌制品。每天食盐应低于6g。②保证钾、钙的摄人,多食禄色蔬菜水 果、豆类食物,油菜、芹菜、磨菇、木耳、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 ③减少脂肪的摄人,少吃动物油,尽量吃植物油,补充适量蛋白质, 如鱼类,牛奶、瘦肉。④主食以粗良为主,七八分饱为好,少食甜 食,增加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用力排便可以使收缩压上升,甚至 造成血管破裂。⑤控制体质量,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原 因,而以腹型肥胖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等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质量量,减少体内脂肪 的含量,可以明显降低血压,特别是肥胖者。 2.2心理指导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高血压患者容易紧张、易怒、情绪不稳 定,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个体特征,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 理,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特点,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心理平 衡,注意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的情绪,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 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遇事冷静、沉着,有较大的压力时 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维持稳 定的血压。 2.3戒烟限酒 资料表明烟酒可引起大动脉病变,加速大动脉的硬化,烟中的尼 古丁可刺激心脏,加速心跳,并使肾上腺素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从 February 2013,Vo1.11,No.5 而导致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吸烟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2.4适量运动 运动可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促进脂质代谢,减少动脉硬化,使血管 舒张,血压降低,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根据年龄和体质,进行适度 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一般为30min,3~5次/周,运动从轻度开始,循 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跳舞、球类、健身 操等,如运动出现胸闷、心慌等应立即停止运动Ⅲ。 2.5用药指导 选用降压药的原则:①降压效果好能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② 24h平稳降压,避免一天血压中忽高忽低,③安全性好,长期服用无 肝肾毒性,④无药物副作用,便于联合用药。 2.6定期测量血压 教会患者及家属自己在家中测血压,测血压前不饮酒,不喝咖 啡、心情轻松、情绪稳定。②室内温度适宜,安静休息5 ̄lOmin后测 量,肘部及上臂与心脏在同一平面,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与医师 沟通,若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及时就诊f21。 3小结 本组60例随访患者适应环境,情绪稳定,心理平衡,自理能力等 方面均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 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我国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的 缺乏,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及大影响了个体维持健康的能 力,而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其发生发展过程 中,不良生活方式起着加重病情的作用,对于轻症病例,有效生活方 式的改善甚至可以避免药物治疗,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而且提高 了药物的依从性,有效控制了血压,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减轻了患者 的经济负担,增进了护患关系,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因此,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is].2011版. [2】伍倩.老年社区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金科护理杂 志,2012,10(14):1340. 常规B超检查IIJ L畸形的价值及检查注意事项探讨 张永辉 (贵州省福泉市妇幼保健院B超室,贵州福泉55050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B超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及检查注意事项,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 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经引产和分娩证实的胎儿先天性畸形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O例先天畸形胎儿我院 常规B超诊断符合18例,漏诊2例,产前畸形诊断率为9O.o0%,漏诊率为10.00%,其中单发畸形l7例,复合畸形3例。结论常规超 声检查胎儿畸形准确率高,检查方便、可重复、无创、无痛,可以实时动态观察胎儿各部结构,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首先方法。同时 笔者认为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检查者操作水平,积累经验,选择最佳孕龄进行胎儿畸形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胎儿畸形、及时中止妊娠、 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有重要临床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产科超声知识宣传,签署产前检查知情同意书,加强医惠双方沟通,能极大 的减少此类医疗纠纷。 【关键词】常规B超;胎儿畸形;价值;事项 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5-0092-03 产科B超是超声诊断中应用较广,研究较深的领域。由于其具有 安全无损、检查费用低廉、检查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B超可显示胎儿各部位、各器官的实时、动态发育情况及多 维结构,现已被公认为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的、可信的、必不可少的 一种诊断方法,但在广范的基层医院,受人员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 制,广泛开展系统超声以上级别的胎儿畸形筛查尚不现实。最多只能 做到常规超声检查,而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常规B超产前诊断的期望值
受其知识量影响,往往远远大于常规胎儿超声检查的范围,为此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