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速记忆法

快速记忆法

开发右脑潜能 胸

内部资料 联想记忆

快速记忆法讲义——联想记忆

开篇语

面对一叠叠厚厚的识记资料,你是否感到举步维艰、力不从心?如果能用一小部分时间牢牢地记住繁琐的内容,那么你就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或专业。

“联想记忆法”就能实现这一目标。该记忆法广泛使用于记忆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且记忆时轻松、快速、准确。它给枯燥无味的东西赋予奇特的含义,使其变得鲜活、有趣。在长期的记忆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运用该记忆法,你的大脑左右半球会得到总体的发展和改善,并将出现能动、崭新的综合。我们知道,一般人使用的都是机械记忆,因而,机械记忆是最普遍使用的记忆方法,任何特殊的记忆方法都以它为基础,而在使用这种奇特记忆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机械记忆能力,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记忆本领的发展,不仅使你比过去记住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给你的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

该记忆法打破了你以往机械记忆的模式,是挖掘人的大脑思维的金钥匙,为你提供了一条通向记忆大门的捷径。若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该记忆法的基本原理和实质,定会提高记忆效率几倍甚至数十倍。

第一讲 心象与联想训练

一、心象训练

心象是主观变形、加工、虚构的形象。比如看到“钢笔”这两个字,是文字进入大脑;在头脑中抹去“钢笔”这两个字,浮现在头脑中的是钢笔的形象,这就是形象进入大脑;如果脑海里的钢笔形象比一般的大,且能唱歌、跳舞等,那就是心象。又如,读小说《红楼梦》是以文字进入大脑;看电视剧《红楼梦》是以画面、声响进入大脑;看电视剧《米老鼠和唐老鸭》是心象进入大脑,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不可以象人一样说话、做事,这是变形、加工的鼠和鸭。

由上可知,心象是形象的升格,比形象更鲜明,更生动,更利于储存于大脑,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文字转化为心象。作为转化而来的心象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逼真:要求像真的一样,清晰可见。(大小、颜色可变)如浮现老虎的样子,就不能是狮子的样子。

2、奇特:利用夸张、奇异、比喻、对比等手法浮现心象的对象。

3、动态:让静止的事物动起来。

4、关己:应是与自己常见或常用等熟悉的事物有关。

若为具体词句,可直接转化为心象;若为抽象词句,应先转化为具体词句,再化为心象。

现举例说明:

例1 老师在脑海中浮现自己熟悉的老师的模样。如果他很瘦,可以这样想,他来上课,竟然可以不推门,而从门缝中钻进来。

例2 小巷很窄很窄,我只好挤进去,把小巷两边的房子挤倒了。

例3 撕裂可想象自己的身体被撕裂为两半,痛苦不堪的样子。

例4 冰冷可浮现自己去触摸一块冰的感觉。

例5 悲伤想象送葬的场面。

例6 犹豫冬天不敢下水的场面。

例7 如虎添翼想象为一只老虎长出了翅膀腾空而起,更加有力。

例8 苦中作乐黄莲树下唱小调。(歇后语)

例9 世界地球仪。(以点代面)

例10 日本富士山。

例11 西周稀粥。(谐音)

例12 生活生火。(谐音)

例13 氮蛋。(谐音)(心象)

例14 矛盾古代的两种兵器。(取字面意)

例15 他的脸很长(平常) 他的脸有马脸那么长,(夸张)他和马一起吃草。(奇异)

例16 她的嗓门很大(平常)她嗓门很大,嘴上接了高音喇叭,(奇异)快把我耳朵震聋。(夸张)

例17 我跑得很快(平常) 我跑得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要快,(对比、夸张)因为我的脚下生了四个车轮。(奇异)

二、联想训练

心象储存大脑后,再通过联想,就能顺利提取出来。与一般的文字或形象联想不同的是,这里是用心象进行联想。

1、用借代法进行相似联想

例19 白酒泉水

联想:我买了一瓶白酒..,一喝原来是泉水..,这是奸商搞的鬼。

例20 脸盆帽子

联想:我的帽子..很奇特,取下来可以当脸盆..用,去接水,洗手等。

2、用对比法进行相反联想

例21 猪八戒鲜花

联想:猪八戒...也爱美,竟然将一朵鲜花..插在脸上。

例22 跑步读书

联想:我特别爱学习,连跑步..也在读书..。

3、用动态法进行相关联想

例23 太阳房屋

联想:太阳..突然掉到房屋上,房屋..燃起了熊熊大火。

例24 花伞子弹

联想:我用花伞..迷惑了子弹..的眼睛,所以没有被打中。

4、用谐音法对抽象词语进行联想

例25 伤兵西周

联想:伤兵..喝稀粥..(西周)。

例26 单车西汉

联想:单车..坏了,我用锡焊..(西汉)一下。

例27 晚餐剩余价值

联想:晚餐..时,节俭的妈妈端来剩鱼..(余),我不想吃,只好假吃..(价值)。

例28 敌人46

联想:敌人..只有死路..(46)一条。

5、联想的“升级”

例29 大炮学校学生汽车死尸大街警察鲜花虫子酒瓶泉水草地大海轮船美国面包打仗高山老虎山洞

联想:大炮..打到学校..,学生..们惊慌地开着汽车..回家,压死了人,我把死尸..搬到大街..上示众,警察..来破案,破案后,人们送给警察一束鲜花..,鲜花里钻出虫子..,虫子钻进酒瓶..,酒瓶喷出泉水..,泉水流过草地..到达大海..,我乘上轮船..到美国..,美国人在用面包打仗....,我吓得逃到高山..,遇到一只老虎..,急忙躲进山洞..。

训练题

1、记几遍后,只看左边或右边的词语,迅速想起右边或左边的词语。

⑴ 用借代法联想

铅笔铁钉 粉笔子弹 树枝毛笔 石灰白粉

铁板门板 沙滩纸张 黄金铜 红墨水口红

⑵ 用对比法联想

黑炭白雪 巨响睡眠 高山深谷 老太婆花衣

骏马蜗牛 送葬婚姻 教室集市 夏季棉衣

⑶ 用动态法联想

步枪玻璃 少女商店 汽车啤酒 月亮滑冰

大海老人 大衣老虎 天空小草 大树熊

⑷ 用谐音法联想

书本日本 馒头逻辑 树皮哲学 学生行政

电影埃及 打球生活 士兵拉萨 楼房政策

⑸ 综合上述方法联想

茄子芝麻 稻谷头发 跳舞报纸 钢刀耳朵

火柴革命 皮鞋小船 钢笔蚯蚓 河流鹦鹉学舌

2、在两分钟之内按顺序记住下面两组词语。

⑴ 钢铁 牛 白菜 小巷 商店 围巾 秦朝 雪花 进步 秦国 稻谷 松树

⑵ 湘江 顾客 饼干 医院 印度 喜马拉雅山 草原 惭愧 痛哭 珍珠 乞丐

坦克 蚊子

第二讲 谐音联想记忆法

谐音联想记忆法是“联想记忆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记忆方法,它贯穿整个记忆法的始末。

现举例说明:

例1 西周:约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到公元前771年结束。

联想:农民每天只能喝稀粥..(西周),只有举起筷子..(11)齐起义...(771)。

例2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联想:国人暴动....时,扒死..(84)人衣(1)穿在身上,然后共.同去吆喝.(和)。

例3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联想:孙中山逝世.....后,人们拉起二胡..(25)送灵柩到山.(3)顶,燕儿..(12)也来默哀。

例4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联想:遗漏..(16)了一只死狗..(49),害得我查了..(理)一世..,结果发现它是被处死...的。

例5 1775年—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联想:他们一起欺负....(1775)我,我于是爬.(8)到山.(3)顶,去背煤..(北美),进行独立战争....。.

例6 1870年—1871年,普法战争。

联想:妖霸欺凌....(1870)别人,还要起义..(71),这是不.(普)法战争...。.

例7 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联想:武器..(57)上有污垢..(59),要渡银..(印度)。

例8 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

联想:长江上漂着绿伞..(63),伞里钻出一个戴眼镜..(00)的人;武士..(54)从炉子..(64)里爬出来,跳进黄河..。.

例9 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2千米,极半径为6356.8千米。

联想:儿子迟到..(赤道),晚上溜.(6)到山.(3)上玩,气.(7)得爸.(8)要点.灯把儿.(2)找到,急.(极)得妈闪着乌溜..(56)的黑眼睛,又点.灯找爸.(8)。

例10《曹刿论剑》选自《左传》。

联想:草鬼轮...(曹刿论)流转.(剑),向左转..(传)。

例11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联想:今生无缘,愿.(院)相.(乡)会在天.(殿)堂。

例12 杜甫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

联想:大家同观..(潼关)了我山里..(三吏)的家,都说是好..(石壕),大家都赞,我心.安.(新安)了。

例13 occupy 占用。

联想:阿.Q.拍.(occupy)脸,脸上就占.了一个手印.(用)。

例14 cheque 支票。

联想:用支票..买支枪,射击车.(che)上的那只麻雀.(que)。

第三讲 相对联想记忆法和连锁联想记忆法

一、相对联想记忆法

通过联想后看到甲想到乙,看到乙想到甲,图示为甲乙,乙甲。

例1 西藏——拉萨 联想:西.瓜藏.起来了,要拉.出来杀.(萨)掉。

例2 蒙古——乌兰巴托 联想:蒙.在鼓.里的乌.鸦烂.(兰)了,被爸.(巴)托.着。

例3 老子——《道德经》 联想:老子..不讲道德..,只要黄金.(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