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詁T、血第4期
上海新典■燃气携手
浦江气体布局氢能产业链
2019年3月28日,上海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奥燃气”)与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江气体”)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长三 角氢能经济一体化,共同布局氢能产业链。
上海新奥燃气专注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综合能源业务的开发及投资,全面布局城市能源、交通能源、能源贸易,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浦江气体则是华东区最大的商品氢气供应商,是国内第一家以工业副产氢提纯利用为主营业务的气体公司,在氢气供应、运输及加氢站示范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新奥燃气与浦江气体将发挥各自优势,在长三角建立氢气生产运输基地、建设加氢站网络、建设氢能应用示范项目,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建立“气、车、站、用”一体化的氢能应用和发展示范区,促进组建“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在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提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以协助落实国家、地区的氢能产业规划落地,从而促进相关区域的氢能业务的发展。“长三角氢经济一体化”规划将促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氢经济区域,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引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在全球能源向低碳、高密度的转型过程中,氢气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能量载体,其无毒无害,绿色清洁,热值相当于汽油的3倍。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的内容,这是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突显发展氢能产业的重要性。
基于国家大力发展氢能的战略指引,以及长三角地区发展氢经济一体化的综合优势,上海新奥燃气及浦江气体将以此为契机,打造氢能利用领域的新产业,推动现代能源体系的建设。
上海新奥燃气是新奥能源旗下公司。作为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龙头民营企业,新奥能源自1992年开展城市管道燃气业务以来,已在综合能源服务和城市燃气业务上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奥能源已累计投运综合能源项目62个,带动冷、热、电及蒸汽等综合能源销售量达28.86亿kW•h;在全国运营187个城市燃气项目,为1852万居民用户和12万工商用户提供燃气服务,覆盖可接驳人口9457万人,并拥有593座G汽车加气站。新奥能源强大的综合能源终端分销和客户网络,以及大量加气站资源和加氢站建设经验,为上海新奥燃气拓展氢经济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持。
浦江气体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商品氢气经营内资企业,在制氢领域具有几十年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掌握了领先的高纯氢和超纯氢的提纯技术,为布局能源用氢奠定了扎实基础。浦江气体以“勇为人民伏雾、力争氢史留名”为发展宗旨,通过本次与上海新奥燃气展开积极合作,筹备建立“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将进一步推进氢经济发展。
鲁北集团重点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19年3月30日,鲁北集团隆重举行项目开工仪式。
开工项目是鲁北集团钛白板块和铝业板块的2个代表项目:一是投资8.9亿元的祥海钛资源公司6万t/a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一期),采用氯化法工艺生产高质量金红石型钛白粉,配套还原法生产中间产品富钛料,该项目计划于2020年建成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6.3亿元;二是总投资20亿元的山东鲁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百万t/a铝基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发展多品种高端铝产品,2020年建成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利税8亿元。
淅江嘉化签订《氢能综合利用
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9年3月28日晚,嘉化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8日在嘉兴与三江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三江化工”)及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空气化工”)共同签署了《氢能综合利用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空气化工及其关联公司拟在浙江就嘉化能源、三江化工的尾氢资源,投资氢能和液氢项目。该项目预计总占地面积约6.66hm2o空气化工将根据中国氢能市场的发展来决定氢气提纯和液氢装置的投资速度。
具体来看,嘉化能源将利用现有氯碱装置部分富余氢气资源,三江化工将投资合成气冷箱向空气化工及其关联公司分阶段提供富氢尾气,三方另行在尾气采购协议中约定原料的釆购价格和交易条件。
三江化工是嘉化能源的关联方,实际控制人均为管建忠。公开资料显示,三江化工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册地浙江省嘉兴市。
空气化工则成立于1997年11月,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Chemicals Inc.)持有其100%股权。空气产品公司是世界上领先的商用氢气供应商和液态氢气供应商,以现场制氢,高压管车,液体氢气罐车以及管道多种供应方式供应市场。据悉,自1993年开始加氢站业务,空气产品公司目前在全球运行超过250个加氢站项目,每年加氢次数超过150万次,加氢站业务分布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0多个国家。
对于本次协议签订,嘉化能源表示,三方将在富氢气体综合利用项目开展高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加之利用长三角城市群燃料电池发展的契机,推进低碳能源综合利用;此次合作是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
47
$国内外简讯$氯碱工业
2019年
可提高公司氢气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
嘉化能源现有富余氢气资源一直有对外销售业务,但该部分业务2018年利润占比仅为1.94%。公司表示本次合作 不会对公司业务结构和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耐扁蚀新法解决海水制氮难題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9年3月18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设计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电极和海水制造氢燃料的新方法,新模型可工作1000h以上,有望应用于多个领域。
该研究主要作者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戴宏杰(音译)说:氢是一种极富吸引力的燃料,氢燃烧只生成水,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有望缓解日益恶化的气候变化问题。
现有水解制氢方法依赖高度纯净的水,因为海水中带负电荷的氯化物会腐蚀阳极,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而高纯水 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且生产成本高。
戴宏杰团队研究发现,如果在阳极涂上富含负电荷的涂层,涂层会排斥氯化物并减缓下层金属的腐蚀速度。
在新方法中,他们将镰一铁氢氧化物层叠在硫化镰上,硫化镰包裹有傑泡沫芯。傑泡沫充当导体,输送电流;而镖一铁氢氧化物引发电解,将水分离成氧气和氢气。在电解过程中,硫化镰演化成带负电的涂层,而这一层会排斥氯化物,防止其与核心金属接触,减慢腐蚀速度。
该论文共同作者米歇尔•肯尼表示,如果没有带负电的 涂层,阳极只能在海水中工作约12h;但在涂层保护下,它可工作1000h以上。
此外,以前分解海水制造氢燃料必须在低电流下运行,因为在电流较高时,会发生腐蚀,但新模型能在10倍电力下运行,这有助于它更快速地从海水中产生氢气。
团队成员还设计出了1台太阳能演示器,由于没有被盐腐蚀的风险,新装置分解海水制氢可与现有纯水制氢技术相媲美。
戴宏杰表示:新方法将为氢燃料的广泛使用打开方便之Ho而且,由于该过程还产生氧气,潜水员或潜艇可将该装置带入海下制造氧气。
国内耆个风电制氮项目设备安裝完成
作为国内首个风电制氢工业应用项目,河北沽源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全程建构物结构、全程建筑物装饰装 修已完工,制氢设备全部安装就位,制氢系统管道完成95%,下一步将对设备进行调试。
河北沽源风电制氢项目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引进德国风电制氢先进技术及设备,在沽源县建设200MW容量风电场、10MW电解水制氢系统以及氢气综合利用系统三部分。该项目依照河北省总体氢能产业规划进行建设,一部分48氢气用于工业生产,降低工业制氢产业中煤炭、天然气等能源消耗量;另一部分将在氢能源动力汽车产业具备发展条件时,用于建设配套加氢站网络,支持河北省清洁能源动力汽车发展。
专家建言:山西设览氮能试点优势明显
氢能作为最清洁、可以再生循环的二次能源,可以达到 零碳排放。山西利用焦炭副产焦炉煤气制氢优势明显,希望国家将山西设立为氢能试点示范。
资源优势:山西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焦炭产能9000万t/a左右,焦炉煤气资源非常丰富。副产的焦炉煤气如果全部制氢,仅此一项氢气产能达到88亿m'。成本优势:山西依托基础雄厚的焦化产业,充分利用好焦炉气可以廉价制备氢气,焦炉气制氢成本较低,发展氢能经济具有相当大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目前潞安集团除掌握变压吸附制氢工艺并稳定成熟运行外,正在与德国公司开展金属膜分离技术高纯氢项目合作,技术优势明显。产业优势:潞安集团正在与德国企业合作,引进氢燃料电池生产线项目,具备了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平台、燃料电池汽车及示范运营等较完整的产业配套要素,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物流优势:山西作为连接东西部的物流通道,氢燃料货运车辆发展空间巨大,并且周边省市如郑州已经建成加氢站,具备城市间氢燃料汽车客运、货运的客观条件。
摘自《中国化工报》,2019-03-19专家建言:科技创新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糸
我国现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五大能源类型之间,存在通过相对优势的互补融合形成整体优势的发展需求和巨大技术创新空间。
第一,突破多能互补融合核心关键技术。从能源总体发 展趋势和我国长期发展战略需求出发,系统梳理能源领域各板块互补融合的技术需求及融合方式,顶层设计,加快突破能源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构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加快部署能源领域国家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原理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充分释放国家政策红利,激励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引导企业和地方政府投入到示范工程建设中,促进大规模、系统性的能源技术示范落地。
第三,加快推进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载体,是长期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建议整合国内能源领域优势力量,加快推进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建设,进一步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抢占能源技术战略制高点,助推我国能源工业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摘自《中国化工报》,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