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大棚黄瓜冬春茬栽培技术

浅谈大棚黄瓜冬春茬栽培技术

・190・ 农林科研 浅谈大棚黄瓜冬春茬栽培技术 张玉娟 (内蒙古满洲里市东湖区农牧林业水利局,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摘要:冬春茬黄瓜生产主要是在一年之中日照最差、温度最低的季节里进行的,技术难度较大,要求比较严格,经济和社会效益最 好,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棚黄瓜;冬春茬;栽培技术 1生育期间的环境特点及主攻方向 冬春茬黄瓜定植后气温开始下降,光照逐渐减弱,对植株生长 十分不利。首先大棚结构必须合理,保温效果好,还要按严格科学的 技术加强管理,才能在不良的环境下,维持黄瓜的生长。根据冬春季 节的气候特点,大棚必须有最好的采光屋面角度和最好的保温性 能。无论采用什么结构形式的冬暖大棚,在严冬季节所创造的温度 条件,必须满足黄瓜生长最基本的需要。依据黄瓜的生物学零度的 概念和黄瓜根系所忍受的最低下限温度,在正常管理下,大棚的最 低温度不宜低于8 ̄C。 2育苗 2.1品种的选择:冬春茬黄瓜日前都是采用的嫁接苗,其中对接 穗的品种要求严格,要在低温和弱光下能正常结瓜,同时还要在高 温和高湿条件下结瓜能力强,结回头瓜多。另外,还要抗病性好,对 大棚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管理条件要求不严,意外伤害后恢复能 力好。 2.2播种期的确定:冬春茬黄瓜一般苗龄为35天左右,定植后 约35天开始采收,从播种到采收历时70天左右。冬春茬黄瓜一般 要求在元旦前后开始采收,以便到春节前后进入产量的高峰期。由 此推算,正常的播期应在10月上旬到中旬。此期播种,可以保证在 大多数地区的温度条件下,有利于嫁接和在严冬到来以前搭好丰产 架子。目前,一些保温陛能差的大棚,迫于严冬时产量没有把握,往 往通过提早播种来获取冬前产量,也有的为了在冬春茬黄瓜春天产 量高峰过后能套种一茬春提早的蔬菜,往往也把播期有意向前提, 这是目前这茬黄瓜在播期上的一个新的动向。 2.3嫁接育苗:在大棚里通过嫁接育苗方式培养出10—15em 高,0.6 0.7em粗,4叶1心,苗龄35~40天的健壮幼苗。 3定植 3.1施肥整地:用于冬春茬黄瓜栽培的大棚,需要Et平均气温达 到16 ̄C左右及时扣膜,以避免地温散失过多。育苗是在大棚里进行 的,施肥整地可在扣膜前进行,多数是在扣膜后进行,可根据劳力、 农活和肥料的准备情况灵活掌握。冬春茬黄瓜一要施足底肥,既要 能满足黄瓜长期结瓜对养分的需要,又不能过量而产生肥害。二要 有利于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贮热保温能力,能够大量连续地分解产 生二氧化碳。因此,底肥应以腐熟的秸秆堆肥、牛马粪、禽粪、猪圈粪 和粪稀为主。’施入纯净的固肥和粪稀时须适量渗入铡短的鲜稻草、 充分腐熟的麦粳、稻壳及废弃食用菌培养基等。农家肥亩用量应不 少于1万千克。要通过增施有机肥,使20~30厘米的表土成为富含 有机质的海绵土,这是保证黄瓜栽培成功,高产、少病和高效益的一 个关键。化肥的亩用量是:过磷酸钙100千克,或用3O一50千克磷酸 二铵。底肥多时宜普施,底肥较少时可用其中2/3普施,另1/3沟 施。地面辅施后人工深翻两遍,再按计划的行距开沟,将剩余肥料施 入沟里,最好再施人生物肥(如阿姆斯生物肥)40~50千克,或饼肥 200千克,与土充分混匀。然后在沟里浇大水、造足底墒。 3.2栽苗:栽苗宜选晴天进行。将苗子分大、中、小三级后,搬运 到定植垄旁,从整个大棚来看,大苗应放到东西两头和大棚前部,小 苗宜放到大棚中间。从一行来看,大苗在前,小苗在后,一般苗居中, 这样有利后来生长整齐一致。一般“密植”栽培的,平均株距23厘米 左右,“稀植”栽培的,平均株距约30厘米。摆苗和栽苗时要掌握前 密后稀,因为大棚里光照是前强后弱,这样可以使不同部位的苗子 获得基本相似的光照。定植时,有的是按株距开穴,穴内栽苗;有的 是在定植垄上开一道深沟,将苗子按规定的株距摆到沟里稍加固 定。尔后向穴内或沟里浇水,水渗后平坑(沟)培土、围苗,整平垄。注 意苗子一定不要栽深了,填土后苗挖与垄面持平即可,更不能把嫁 接口埋到土里。 3.3覆盖地膜:过去人们习惯先覆膜后栽黄瓜。或栽后随即覆盖 地膜,这样做把嫁接苗黄瓜根系能够深扎的这一优势给削弱了,降 低了植株抗寒、耐低温的能力。其实,定植时多数地方的地温一般都 不低,覆盖地膜的目的在于提高地温,定植后在反复划锄的基础上, 尽量促进根系深扎,等栽后15天左右再覆盖地膜。 4定植后的管理 环境调控: 4.1温度管理。冬春茬黄瓜生育期的温度调控,大体分为三个阶 段:越冬期,即结瓜前期,大多数地区已进入严冬时节,光照越来越 显不足,此时温度管理必须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渐降下来,逐渐 达到晴天上午23~26℃,不超过28℃;午后22—20℃,前半夜 18—16 ̄C,不超过20℃,清晨揭苫时12 ̄10 ̄E。特别是夜温一定不能 过高。黄瓜瓜条是植株光合产物的最大分配中心,如果植株上没有 瓜,初级光合产物分配不出去,就要以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的形式残 留在叶片里,这些残留物对叶绿素的生理危害不仅降低光合速率, 还引起叶片僵硬而提前老化和诱发霜霉病。解决的办法:一是打掉 下部老叶,降低光合物质的生产量;二是提高夜温,尽量不使夜温过 低,使初级光合产物转化为植物结构物质,增加夜间呼吸消耗,使光 合产物不至于过多地在叶片中残留积累。 越冬后,即春季盛瓜期,日照时间逐渐增长,Et照强度逐渐加大, 温度逐渐提高,黄瓜要逐渐转入产量的高峰期。此期温度管理指标 要随之提高,逐渐达到理论上适宜的温度,即晴天25—28 ̄C,不超过 32 ̄C;夜温18—14 ̄C,不超过20 ̄C。这种温度管理下的植株一般比较 健壮,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较协调,有利于延长结瓜期和获得高 产。进入3~4月份,为了抢行情,及早拿到产量,也有采用高温管理, 晴天上午温度掌握在30—38℃,夜温21—18℃。高温管理须有一些基 本的条件,一是品种必须对路,譬如密刺系列的黄瓜一般可实行这 种管理;二是瓜秧必须是壮而偏旺的,瘦弱的植株往往不适应高温 条件;三是必须大量施用有机肥和速效氮肥;四是必须有良好的潜 水条件。 4.2放风管理。定植后的一段时间里要封闭大棚,保证湿度,提 高温度,促进缓苗。缓苗后要根据调整温度和交换气体的需要进行 放风。随着天气变冷,放风要逐渐减少。冬季为排除室内湿气、有害 气体和调整温度,也需要放风。但冬季外温低,冷风宜吹到植株上, 放风量过大,容易使黄瓜受到冷害甚至冻害,所以,冬季放风一般只 开启上放风口,放风中要经常检查室温变化,防止温度下降过低。春 季天气逐渐变暖,温度越来越高,室内有害气体的积累会越来越多, 调整温度和交换空气要求逐渐地加大通风量。春季天气逐渐变暖, 温度越来越高,室内有害气体的积累会越来越多,调整温度和交换 空气要求逐渐地加大通风量。春季的通风一定要与防黄瓜霜霉病结 合起来。首先,只能从大棚的高处(原则不低于1.7米)开口放风,棚 膜的破损口要随时修补,下雨时要立即封闭放风口,以防止霜霉袍 子进入室内。另外,超过32℃的高温抑制霜霉病袍子萌发,这也是 在放风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当外界夜温稳定在14—16 ̄E时,可以 彻夜进行放风,要防雨入室内。不论哪段时期,都要做到科学放风, 调控大棚温湿度。 参考文献 【1】马爱珍,吴治国,曹爱兰.低温条件下冬春茬黄瓜的主要管理技术 【J].上海蔬菜,2002,1. 『2]gs晓菊,李晓忠,洛英,陈翰秋.冬春茬黄瓜新品种引进与栽培技术 [J】.西藏科技,200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