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答案

宪法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①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②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

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实施。

3.我国宪法的结构是怎样的?

宪法序言

宪法正文,主要包括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象征。

4.我国宪法性法律(或宪法相关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法典,宪法修正案,宪法解释,立法法,组织法,选举法

5.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治原则

权利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6.宪法修改的方式有哪些?

全面修改

部分修改

无形修改

7.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①.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3/4州议会批准。 ②.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2/3以上的议员(出席议会的议员总数)通过,并交3/4州制宪会议批准。

③.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集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议会批准。

④.由2/3州议会申请提出修正案,国会应即召集修宪大会讨论该修正案,通过后提交经3/4州制宪会议批准。

8.宪法解释的方法有哪些?

①.语法解释, ②限制解释, ③扩充解释.

9.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关概念,宪法保障,宪法监督,司法审查,宪法诉讼.

相互关系:

①宪法保障是保障宪法实施的制度,它包括一切保障宪法实施的措施;而违宪审查制度只是宪法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

②在制度形态和严格意义上,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的含义相同

③宪法诉讼是违宪审查的一种具体审查方式

④司法审查包括违宪审查.

论述题:

• 如何理解宪法是各种政治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

从人民主权原则出发,人民是宪法的制定权主体,在人民中,又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这些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群体又都具有特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宪法反映了一国当时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而政治力量对比首要关系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宪法反映几节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①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宪法总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从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制定的,总是对阶级斗争的总结.

②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宪法由统治阶级制定,在制定宪法是,首要任务就是统治关系法律化,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合法化,以得到法律的保障.

③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①.当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统治关系发生根本转变时,发生宪法阶级性质的转换.②.在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总体框架相通,而具体的对比关系存在量的差异时,宪法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

2试论述我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指导思想和宪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 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2条,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序言”,从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宪法地位

•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序言”,标志着我国宪法指导思想的有又一次与时俱进。

•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而也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

•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才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3.论述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对宪法制定权的来源给予了说明,因此,应当认为宪法序言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法学界有对宪法序言有以下四种学说.①全部无效力说②部分有效力说③强于正文效力说⑤.全部有效力说.就我国目前的国情看,全部有效说,更符合我国国情.因为:

①,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设序言有其必要性

②宪法序言对于解释和理解宪法正文内容的含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③.宪法序言的通过,修改和解释程序,与宪法的正文是完全相同的.

④.宪法序言的重要功能是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依据,宪法序言能解决制宪权的来源问题.

⑤.只要有宪法序言的国家,其宪法序言都被包含在宪法结构之中.

4.试述世界主要国家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模式.

① 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该制度是指由作为民意代表机关的立法机关审查宪法行为是否违反宪法的制度.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在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为立法机关审查制,在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

②司法审查制.该制度是指由普通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过程中附带地就适用于该案件的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的制度.除日本外,其余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均为英美法系国家.

③宪法法院审查制,该制度是指国家机构中设立专门保障宪法秩序的宪法法院,以特定的程序审查法律文件等是否符合宪法的制度.

④宪法委员会审查制,该制度是法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法国设立宪法委员会,由宪法委员会监督和保障宪法实施.且宪法委员会还有以下权力,违宪立法审查权,立法事项与命令事项的确定全,有关选举事项的裁决权,接受有关总统的重要问题的咨询的权力.

5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还需要在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机构,提出违宪审查请求的主体条件和原则,违宪审查的程序,违宪审查的原则,违宪审查的方式,违宪审查的措施,违宪审查的效力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具体化的规定,以保证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第二章

三.简答题

1.宪法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

法律条件: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

2.英国宪法性法律主要包括哪些?

1215年《大宪章》、1679年《人身保护法》、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911年《议会法》1918年《国民参政法》1928年《国民参政(男女平等)法》,1948年《人民代表法》,1931年《威斯敏斯特条例》判例法及习惯法

3.当代宪法有何发展趋势?

(1)宪法类型上,社会主义宪法也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宪法成为最后一种类型的宪法

(2)宪法形式上,以成文宪法逐步取代不成文宪法

(3)宪法内容上,重视人权保障,重视宪法实施保障,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4.1949年《共同纲领》有什么历史意义?

<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动员人民起来迅速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它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保障作用;也为我国正式宪法的制定和实施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四.论述题

1.应如何评价旧中国的宪政运动?

2.应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位和作用?

《临时约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中唯一的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肯定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确认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基本国家制度,赋予了人民较为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性和革命性,对于民主共和观念的确立、传播和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历史意义。

3.试述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鲜明特征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①确认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规定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在我国实行单一制结构形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②确认了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规定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规定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仲占领导地位,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③确认了过度到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步骤,规定要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④确认了公民在法律上的一律平等,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鲜明特征:①一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在规定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的发放、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反应了原则性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②既以《共同纲领》为基础而产生,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有总结了新中国成立5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③既确认了生产数据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基本路线,保证消灭剥削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又规定要依法保护资本家的生产数据所有权和其它资本所有权,反映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特点 史地位:1954年宪法作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无论是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称赞,其制定和实施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并为我国以后几部宪法的修改确立了基本模式。

4.1982年宪法历次修正是在什么时间和什么情况下做出的?历次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2条宪法修正案:一增加了关于私营经济的内容.二:修正了土地政策。

②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9条宪法修正案.一:在序言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把我过建设目标由”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富强,民主,文敏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三:根据金鹰犬和所有权分离的理论,把有关条文中的”国营经济”,”国营企业”,修改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四:讲”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注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个中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注意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经济.”五:将有关条文中的”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理发,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只需”.六”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气由3年改为5年.

③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回忆通过六条宪法修正案.一:在序言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把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一样确立为知道我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二:增加了”依法治国”的规定.三: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做出了调整.四: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五:调整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六:把”国家维护社会只需,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修改为”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

④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回忆通过了14条宪法修正案.(十四条,就不用写了吧?

五.案例分析

1.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几次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