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日本“枯山水”庭园
对冥想和参禅感兴趣的游客到日本京都往往不会错 过感受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庭园的机会。据称,这种 以白砂、石块和苔藓等简朴元素构造的精神化庭园正是 禅宗思想在造园领域的体现。
坐落在古城京都西北的龙安寺石庭被公认为日本 “枯山水”的代表作。走进它的前庭,便看到一块长方 形“砂地”:面积不大,长25米,宽10米;白色的砂石 被细细耙过,留有整齐的纹路,砂地上摆放着十几块形 状和大小各异的石头,石块周围长有苔藓;砂地外缘有 一圈整齐的石块砌好的小沟,沟中无水,填满了深色的
光辉城市3d模型:/
京都西北银阁寺内的“枯山水”则给人另一种想像 空间res-models.html
月台”,这座高1米左右的圆台据称代表了富士山;旁 边是细心耙成沙滩状的一弯面积不大的白色砂石,名为 “银沙滩”,给人以水波荡漾的感觉。这一“枯山水” 掩映在松柏之间,与两层的银阁、池塘组成一幅和谐的
2、各种特性含义。 这一“枯山水”庭园据说是1525年逝世的日本画家 兼庭园师相阿弥生前创建,而建造围墙的土曾用菜籽油 加工,随着时光流逝,油渐渐渗透出来,形成独特色彩。
3dmax模型:/res-models.html
龙安寺寺务所一名工作人员说:“这里每年的游客 超过73万人次,相当于每天2000多人次。枯山水庭园要 时常整理,平均每周重新将白砂耙制一次。庭园象征的 东西,要靠参观者自己去冥想、去寻觅。”龙安寺还特 意为盲人设置了可以抚摩的桌上枯山水,缩小版的石庭 也有细细的砂石纹路和三两一组的石块。
与郁郁葱葱、小桥流水式的华丽庭园相比,“一沙 一世界”的“枯山水”乍看毫不让人感觉惊艳,但静坐 在廊下面对它,就渐渐生出一些意味。三两块一组的石 头摆放似乎不经意,但和谐自然。
光辉城市/
耙好的白砂在石块组群周围呈同心波纹状,仿佛水波在 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可我成绩一点儿也不好,我也不喜欢穿漂亮衣服,所以在班 小岛周围泛起。包围石庭的低矮土墙上交融土黄色与黑 色,仿佛古朴深邃的背景,加以矮墙外高大深绿的松柏 包围,整个石庭仿佛线条简单、含义深远的一幅水墨画。
不仅这两处,在京都大德寺的龙源院和大仙院等 地,也都有“枯山水”的名作。在京都不少名胜寺庙 内,时不时就能看到一小片或深或浅的砂石地,被细 细耙过,点缀有形态各异的石块等,与周围相当和谐。
据介绍,在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园林典籍《作庭记》 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这种庭园建造方式在公元14 世纪到16世纪的日本室町时代逐渐从寺社园林走入武家 和皇家园林,并逐步与真山水分离开来。有研究者认为, 源自中国的佛教宗派禅宗被日本接受后,一些禅宗修行 者为了自我修行而创造了“枯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