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研究性学习 浅谈国粹中医

高中研究性学习 浅谈国粹中医

——浅谈中医文化

来,有关中医药两个截然不同的消息令人不胜唏嘘:一方面韩

国在成功申报“端午”之后,正准备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另一方面
竟然还有中国人在网上征集签名要求告别中医中药,让中医在五年内全部退
出国家医疗体制!虽然对后一种荒谬的行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已公开批驳,
众多网友也予以痛斥,但还是令人深思……

【课题名称】浅谈国粹中医
【课题步骤】
02.06-02.08: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并组织分工;

02.09-02.13:各小组成员深入调查并搜集相关素材;
02.14-02.16:汇总并整理素材,完成研究报告,交流讨论。

【课题成果】

一、中医文化
(一)知识卡片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
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
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
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
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
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
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
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
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
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
与生活的品质。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
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二)特点
1.整体观念:整体是指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辩证论治:所谓“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
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辩
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三)治疗手段

①中药
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
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
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
②针灸
针灸按人体十四体表经脉循行常用穴位针灸,根据病情的
不同和穴位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进针手法和深度及角度。十四
经脉为:任脉、督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
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
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③拔火罐
拔火罐疗法是用罐状器,借火热的作用,使罐中产生负压,
吸附在皮肤的穴位上,造成局部充血、瘀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
方法。
④四诊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四)名医·经典
《黄帝内经》
《难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五)近代发展
·韩国 韩国在国内已家喻户晓,其政
府将中医命名为“韩医”意在“申遗”以窃取中国文化成果。
·日本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汉方医学在日本发展迅速起来。据统计,日本从事
汉方医学为主的人员有15000人左右,从事针灸推拿的医务人员约10万,从事
汉方医药研究人员近3万。日本官方对汉方医学的应用和研究充给予了愈来愈多
的支持和关注。
·新加坡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近20年来,中医药益
发成为新加坡各旗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的要素,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
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
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
·泰国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
·越南 越南很早就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
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
·中医在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发展势头良好。

★ 二、韩医申遗
继端午祭申报成功之后,韩国又传出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拿一
本所谓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做文章。而中国自2003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就中医药“申遗”工作列为专项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申遗”委员会,酝酿
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双方互争高下,一时间引发多方争论。
(一)荒唐的申遗~
话说韩国将一本问世400周年的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作为引子,提出
“中医申遗”。 检索历史,日本侵占朝鲜半岛前,“韩医”的记录为零。韩国
为申遗可谓是“招数百出”:把中国的神农氏、李时珍变成高丽人,根据《黄
帝内经·素问篇·卷四》“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东方”就是韩国,称自
己发明的针灸,针灸就是他们的东西„„殊不知,《东医宝鉴》的内容多取自
中医,主要参考中国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等撰集而成,其
核心是以医学“气血运行,四象分辨,五行生克”来提示医学本质,是受中国
道教影响颇深的一部医典。韩国“中医”申遗,亦引发民间弘扬中医高潮。

(二)学者围观~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中国应该更加重视!”
——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上海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峰会”上,上海韩国商会
医疗局的局长朴灿杰,这位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研习了多年中医学的韩国医
生将中医和韩医作了一番比较。

“中医太廉价,学生们都改行卖药了。”
——上海国华中心中医科主任蔡德亨是上海有名的“神针
蔡”。“现在的中医太廉价了,学中医的学生毕业后不愿做中医,
都改行卖药了。中医院没有好医生,门诊量上不去,效益不好,
也不要学生,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中医后继乏人。”
蔡德亨忧心忡忡地说。

“国际商战已在中医药领域打响,我国的争论几时休?”
——作为中国发展研究院的执行院长,章琦教授已将他所
有的精力倾注在挽救、复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上。
“我们已经进

入21世纪,但是‘中医科学性质疑’这类陈仓烂谷,至今仍在模糊和
困扰着一些人的思想认识,动辄冠之以‘不科学、迷信、落后’而大加
贬低,甚至不断提出废止旧医案、告别中医中药等荒谬主张,致使中华
民族的国魂瑰宝近百年来惨遭厄运,不断萎缩,竟至陷入难以生存的境地。照此下去,用不
了十年,中医将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章琦认为,拯救和振兴中医药,是一项具有极高
要求的复杂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必须将中医药从错误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拾民族
自信心。

“中医若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我们将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中医不是
取消的问题,而是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杭州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周乐平痛心疾首。

(三)原来如此~
“这应该是个误会。”韩国保健福祉部韩方政策组事务官高太根郑重地向
记者解释。韩国为了配合将在2013年举行的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问世
400周年纪念活动,准备将它申请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纪录遗产,并不
是要将韩医申请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所谓世界纪录遗产,是指
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
“韩国刚于5月成立了一个以保健福祉部次官(副部长)为委员长的《东医宝
鉴》问世400周年纪念活动促进委员会,该委员会今后数年的工作目标即以
《东医宝鉴》申请世界纪录遗产为契机,将‘韩医’打造成为世界品牌。不过,
需要说明的是,《东医宝鉴》申遗一事目前尚属准备阶段,还未提上正式日程。
另外,现阶段,韩国尚无将‘韩医’申遗的计划。”

(四)前景展望~
一些学者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老药罐子”煎药
还在使用,中医四诊法的诊断还拿不出确凿的科学实验依据,随着科学进步和
人们思维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医是否科学,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
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2006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在《医学与哲
学》杂志上公开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使中医存费之争进入高潮。在
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
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医学的价值
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技术和理论的科学性将会随
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显现出来。因而复兴传统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另一个前景。
1、坚持传统,希望回到原汁原味的中医。
2、坚决辩证施治,一切辩证施治,走新中国学院派的道路。
3、走中西医相结合道路。
4、中医现代化:用现代医学来理解和解释中医,甚至解释经络。
5、现代中医学:用中医方法分析各种医学资料,努力解除疾病。
中国人呢?中国人应该树立中医要影响世界、能影响世界、会影响世界的自
信心,一方面要固本强基,加强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政策研究,另
一方面要提倡多模式的发展中医,多种方式向全世界宣传推广中医,在国内开
展中医综合改革配套试验。中医不是伪科学,不是像西方人鼓吹的那样。中医
是我们的祖宗留下来的国宝,我们要做的是继承和发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