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7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V o.l 30N o .72010年7月Jou rnal of Centra l South U niversity of Forestry&T echnology J u.l 2010收稿日期:2010-03-29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育项目(2007-353);湖南省科技厅项目(S2006N333);长沙市园林局重大项目(2008-01)作者简介:吴 毅(1982-),男,河南固始人,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湖南河洑森林公园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吴 毅,祁承经,邱德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森林公园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
以河洑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状况良好、潜在开发价值高、景观结构清晰,是一块亟待开发亦极具价值的 处女地 。
根据资源特征对该公园进行了生态功能的分区,并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植物学;资源特征;景观规划;河洑森林公园中图分类号:Q 94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23X (2010)07!0141!05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scape planni ng of H efuforest park in H unanWU Y ,i Q I Cheng ji ng ,Q IU D e yong(Centra l South U n i v ers it y o f F orestry &T echno l ogy ,Changsha 410004,H unan ,Ch i na)Abstrac t :Fo rest park i s one o f the ecolog i ca l country park wh i ch takes forest landscape as the m ai npart ,i nclud i ng na t ura l landscape and cu ltura l landscape .T ak i ng H efu f o rest park as t he research ob ject ,landscape charac teristi cs and l andscapep l ann i ng w as ana l y zed .R esu lts sho w thatH efu nati ona l fo rest park is rich i n landscape resource di v ers it y ,and it ∀s eco log ica l sta t us i s very w e l,l c l ear l andscape structure ,and it has h i gh va l ue for potenti a l dev elopment ,so it is v irg i n l and needed to develop urg entl y.B ased on resources charac teristi cs o f t he pa rk ,its p l ant landscape i s p l anned accordi ng to eco l og ical func ti on ,t o prov i de a reasonable basis and guarantee fo r t he deve l op m ent and construction o f the park .K ey word s :bo tany ;resou rces characteristi cs ;landscape p lann i ng ;H efu forest park森林公园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
它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充分利用森林的多功能性为人们提供精神和物质服务的生态型林业产业,也是发展森林旅游事业,实现森林资源复合性价值的基础和载体[1]。
目前,在森林公园规划和森林生态方面研究较多,但在森林资源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以河洑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洑山森林风景资源特征、生态状况和区位特点,并对河洑森林公园做出了概念性规划,以期为该公园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和科技支撑。
1 研究地概况河洑森林公园地处常德市西郊,地理坐标为29#05∃50%N,111#37∃43%E 。
现有山林面积30000m 2,海拔高度为38.0~115.7m ,南北长2.76km,东西宽2.44km 。
年均日照时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第30卷1713.1h,年平均气温16.7&,河洑森林公园所在地区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兼有湿润的滨湖气候和潮湿的山地气候特征,冬暖夏凉,春秋温和,四季分明。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人工培植和科学育林形成的植物群落,各种树木都已郁闭成林,森林覆盖率83 0%,森林蓄积7000m3[2]。
2 河洑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析风景资源是指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各种物质因素。
河洑山风景资源类型多样,包括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等4类。
森林风景资源的调查采取现场勘查、座谈、收集文献等方式进行。
2.1 地文资源河洑森林公园主要有高望坡、江溪冲、女儿坟等3处地文资源。
高望坡位于公园西北部,为公园的最高峰,海拔116.3m。
中部具有代表性的山谷江溪冲,谷内浓荫蔽日,藤蔓林海,是一个天然的 植物博物馆。
在太和观以北300m处的女儿坟是元朝末年河洑镇一龙姓大户人家的墓葬遗址,其故事流传至今。
河洑森林公园地文景观山如滴翠,谷似幽兰,起伏开阖,变化万千。
2.2 水文资源渐河位于公园东部,水流平缓,绿水映着青山,规划后将改造成为平静的自然湖泊,是开展水上娱乐项目的理想场所。
沅江源自贵州,是常德的母亲河,也是河洑山重要的水上交通纽带。
九盏灯山泉是螺丝岭东山顶上的9个泉眼,每到夜晚,均有光亮,远远望去,似九盏灯火,时隐时现,该泉由此得名九盏灯。
河洑山还存有具有传奇故事的月亮泉和崔婆井,月亮泉位于太和观北山脚下200m处,一年四季,始终外溢,井水清澈,环境十分优雅。
崔婆井井深不盈丈,井围不足7m,现井址仍存。
在离崔仙婆井数十米的河洑山下沅水畔,有一形似卧牛的山包,人称犀牛岩,两岸中间又有一深潭,恰如牛嘴,故称犀牛口,每隔数年,鳊鱼成千上万从犀牛口内游入沅江,故称 犀牛观鱼。
此外,还存有关羽以刀卓地而得名的卓刀泉,此泉清冽醇香,四时不涸,又名清胜泉。
位于河洑森林公园西部的高湾湿地,地势低洼,池塘众多,沟渠纵横,水生植物丛生,鱼跃荷香、绿草微摆、水清景秀。
河洑公园水文景观丰富,河川如镜,山泉清幽,水体众多,山水相依。
2.3 生物资源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河流环绕,生态状况良好,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森林茂密,林冠深远,季相变化多样,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并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森林公园以混交林为主,局部有成片纯林,主要树种有湿地松P inus elliottii、马尾松P inus m as soniana、樟树C innam o mum camphora、枫香L iquidam bar for m osana、竹类、檫木Sassafras tzum u、杉木Cun ningham ia lanceolata等。
公园生物多样,林木蓊郁,浓荫蔽天,奇花异草,争相斗艳。
2.4 人文资源森林公园现存有宗教遗址太和观,始建于南北朝,史上几经破坏,现为战后重建之遗存。
曾作为古战场的烽火台依稀可见,战时的明雕暗堡尚存遗迹;由日本民间组织 中日友好长江会于1993年捐建,象征着日中友好的樱花亭,内看彩绘古朴,外观金碧辉煌;建于汉代的仙源关素有武陵七十二寨河洑第一关之传说,尚存有三国蜀将征蛮时留下的五烟堆遗址。
此外,河洑山亦是登仙道士张虚白羽化、贺龙、肖克抗日之地,清代诗人姚定益、唐祚培留有河洑山的诗句。
河洑山森林公园古观残垣,道德长存;硝烟不再,名将功成。
综上所述,河洑山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类型丰富,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其观赏、科学、保健、游憩价值很高,具有以下4个特点:森林风景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色明显;森林生态状况优良,环境优美,适宜开展森林游憩活动;森林风景资源的潜在价值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森林风景资源组团式分布,景观结构清晰,便于组织游览线路。
3 河洑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为避免森林公园建设破坏现有的森林植被和森林生态环境,在遵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下,根据森林公园的森林植被、功能区、景区分布特征,划分142第7期 吴 毅,等:湖南河洑森林公园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为森林生态及其景观保护区,森林生态恢复区,发展控制区3个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达到最终的保育目标。
3.1 森林生态及其景观保护区该区包括森林公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丛,高湾湿地,面积1882.2h m2,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66.0%。
保育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群落、亚热带水生植物群落、所有水面及其森林生态环境。
本区采取保守、谨慎的态度,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设施,开展环线游憩和 点线游憩活动,配套必要的保护、环卫设施,消除游憩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整体上控制游人进入,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除游憩设施占地以外的林地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进行保育。
3.2 森林生态恢复区该区包括森林公园内人工植被、拟迁出的单位企业、未成林造林地等范围,面积969.8h m2,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34.0%。
恢复对象为生态功能不强的人工经济林、人工纯林、拟迁出的单位企业、未成林造林地等。
本区将在遵循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下,对需要重点恢复、培育、抚育、涵养、保持的人工植被、未成林造林地,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与设施,逐步进行森林景观改造,恢复其森林顶级群落。
限制游人和居民活动,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项目与设施,严禁对其不利的活动,采取森林景观改造的形式恢复。
3.3 发展控制区发展控制区是风景区范围内建设密度相对较高、各项设施最为集中的地域,对于风景区的资源保护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将森林公园周边 井字状的交通干线范围内不属于公园范围的地区划为发展控制区,纳入当地生态建设中,对其森林景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保护,范围约150h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