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作者:李子恒 陈志康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35期

摘要:建筑节能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快速发展的经济给建
筑能源消耗带来的巨大压力更是让人们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建筑消耗在总能源消耗中占据的
比重加大,甚至发展为三大能耗之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建筑节能是人
类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建筑行业高能耗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严重
威胁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品质。根据数据额显示,我國绝大部分新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其中所
采用的节能技术十分有限的。国外的建筑节能技术远比我国发达得多,我国各项指标都未能达
到节能要求。我国建筑面积排在前列,但是在采暖、供水、制冷等环节却存在大量消耗,建筑
节能工作可以说刻不容缓。事实上导致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初期高额投
资、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节能环保意识、节能技术落后以及政策法规的缺失等。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绿色建筑,节能建筑
一、前言
建筑的发展将推动我国环境事业上升一个阶梯,国人的大力推崇也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
的完善和不断创新。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节能建筑的发展也遭遇了不
少国人的误解。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这种长期关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建筑工程所带来的能源
消耗,资金费用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成为了业内所关注的焦点。政府和社会的各界人士开始重新
思考建筑行业的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前景。总的看来,我国建筑节能在未来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发
展趋势。

二、未来建筑的节能
在未来,节能建筑将从内至外做到“节能”这一点,在建筑的外形上设计者们不断向着节能
环保发展,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包括了不可耗尽的资源与可耗尽资
源。节能建筑的推行实则是对资源的一个有序利用,在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类的同时推动经
济的发展。节能建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物,而成为了能源的转换场所。节能建筑在行业内作为
提倡生态保护的新思路,应该大力提倡。以前,国内利用自然环境换取大量的资金财富,并企
图以个人的意志改变自然,这些举动导致中国的各大城市雾霾四起,四季温度紊乱,环境极度
恶化。立足长远的发展,节能建筑的推行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减轻生态环境的恶化,
而且还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节能建筑群体不同于传统建筑,节能建筑更多地考虑独立的
长远发展。设计师们在建筑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都融入了节能环保的概念。节能建筑在减轻
城市负荷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未来的节能建筑往逐渐向着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科学合理
的建筑结构除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之外,同时还是调节微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未来,节能
建筑的外层必须要能保障室内的气温,而且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建筑材料。可惜的是,新能源已
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能源结合高新技术为节能建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臭氧层破坏加剧,全球气候陷
入困境。由于我国号召大力发展经济,导致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大自然对于人类无
节制的开发,利用,消耗资源产生了极大地负反应。在保护环境问题上,各行各业都积极采取
措施,建筑行业则喊出“节能建筑”口号走在环保的前沿。电能的消耗在建筑内占据很大比例,
降低电能消耗也是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方法。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均消耗
也在逐渐提高,由此产生的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在全球倡导保护环境的形势下,这种
现象显然严重背离人们的初衷。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节能建筑的必然性,相关工作者需要克服
节能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建筑工作者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内至外地打造节能建
筑,为人们营造最适宜居住的环境。建筑节能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关系到社会国家
的发展前景。在发展建筑的过程中由于人类的无节制开发和利用有限资源,导致严峻的环境问
题。在降低消耗,推行节能型建筑的时相关人员需要兼顾实用与节能,探索低碳环保的建筑发
展模式。从这个方面出发,节能建筑在行业内作为提倡生态保护的新思路,应该大力提倡。建
筑是继承与构建城市的主体,未来城市发展将会与建筑紧密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
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先进的节能环保文化也渗透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建筑
节能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观念的转化也会大大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无论如何我国未来建筑
必然会走向节能环保,建筑节能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次挑战,更是
一个建筑转型的大好机会。

四、结论
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的同时,建筑节能肩负着重要责任。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节能
工作毫无疑问的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心。建筑节能是整个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健康生活的必
然趋势。我们要抓好相关工作,落实和推广各项建筑节能的技术。建筑的节能离不开人们的大
力支持,因此做好宣传工作,唤醒人们的节能意识是建筑节能得以前进的基础。我们始终坚
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筑节能必然会走上一个新舞台,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博,尚少文.建筑能源审计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意义[J].节能,2016(05).
[2]鄢晓非,周建亮.基于LCA理论的建筑能耗及碳排放模型构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5(06).
[3]张晶.建筑节能工程的系统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22).
[4]李阳.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5(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