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护理管理
2. 戴手套
3. 揭开敷料,检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有无
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皮肤有无破损, 缝线有无脱落
4. 取一根碘伏棉签,以置管处为中心顺时针
旋转消毒,消毒范围8-10cm,重复消毒3遍
5. 伤口敷料贴于置管处皮肤上,并注明换药
2020/11/14
《2014版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51
小结
2. 分别消毒导管动静脉管口,采用弹丸式方
法推注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肉眼观察,
导管外露部分没有血液残留后,尊医嘱注 入抗凝剂封管液
3. 无菌肝素帽封闭动静脉管口,双层无菌纱
布包扎,胶布固定 2020/11/14
《2014版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50
护理流程标准化-血透导管换药
1. 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血渍、污渍。
时间 2020/11/14
45
结果评价
评价主要CRBSI发生率 周期性的反馈
2020/11/14
46
护理流程标准化
2020/11/14
《2014版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4》7
护理流程标准化-血透导管的连接
1. 打开中心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2. 戴手套
3. 打开无菌治疗巾1/4面,垫于中心静脉双腔 导管下
2020/11/14
7
血透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不 同 形 式 的 导 管 感 染
2020/11/14
8
静脉导管感染的途径
导管接头污染可 导致长期留置导管
的管腔内细菌定植 5%
其他途径还有感染 部位的血行播散及 少见的输液污染
30%
65%
2020/11/14
皮肤定植的微生物从置管部位迁移 到皮下隧道病定植于导管尖端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威胁血液透析患者生命
加强预防感染是当前研究的方向
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置管时无菌操作和 置管后的管理尤为重要。
2020/11/14
52
2020/11/14
谢谢
53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1 2 领导参与和团队建设
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3 感染的预防
4 导管材料选择
5 操作无菌
6 感染原因
7感染后的处理
8 感染的监测和改进
2020/11/14
16
领导参与和团队建设
• 团队来自于管理层,专家、临床护理人员 组成——高层的参与可以为预防感染提供足 够的资源
• 关注问题的严重性,注重团队合作
• 关注安全和操作流程
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性感染
② 隧道感染:沿皮下隧道导管径路的触痛、红斑或硬结等,
可有或无伴发的血性感染。
③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athete-related bacteremia ,CRB)
④ 导管定植(catheter colonization)
2020/11/14
6
血透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不 同 形 式 的 导 管 感 染
2020/11/14
20
感染预防——教育、培训和人员配备
✓最好的预防: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管, 增加AVF
2020/11/14
21
感染预防——教育、培训和人员配备
✓人员定期学习和评估相关导管感染的知识 和指南
✓指定合格的受训人员演示导管的维护操作
✓导管的使用护理程序规范化:防止导管相 关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5 操作无菌
6 感染原因
7感染后的处理
8 感染的监测和改进
2020/11/14
33
置管的要求:无菌、规范、细节 ( Ⅱ级)
超声辅助
规范铺巾
预防导管感染,延长使用,确保流量
2020/11/14
无菌消毒
34
操作无菌原则
插入中央静脉导管时采用最大消毒隔离屏 障
无菌的插管和护理技术 血液透析连接和断开时需要全面的无菌原
29
血透导管感染护理对策
1 2 领导参与和团队建设
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3 感染的预防
4 导管材料选择
5 操作无菌
6 感染原因
7感染后的处理
8 感染的监测和改进
2020/11/14
30
血透导管选择
• 双腔或两个单腔导管
• 生物材料亲和性非常好的聚 尿胺酯
• 导管表面的光滑度、大小
• 袖口导管的组成
• 肝素的封闭、防腐剂
– 患者静脉通路有限及有CLSBSI的复发病史
– 患者如果出现CLASBI,发生严重后遗症的风险高 (最近有置入血管内装置)
2020/11/14
28
感染预防——保持通畅
• 血液透析后每周通过CVC使用重组组织 纤溶酶原活化因子( Ⅱ 级)— 预防和治
疗腔内纤维蛋白膜,保持通畅减少导管操作
2020/11/14
24
感染预防——导管感染的预防策略
敷料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 >0.5%氯己定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不宜使用氯 己定,则可选用碘剂或70%酒精。 ( Ⅰ A类)
使用无菌纱布或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 Ⅰ A类) 渗血或出汗多的患者,使用纱布敷料
2020/11/14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护理 管理
血透中心静脉导管
•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 CV cath. ; CVC)
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
2020/11/14
2
我院的相关数据
• 我院目前有504个常规血液透析病人。其中 插管的患者有156位。插管率为31%。
✓保证适当的护士和病人比例和限制ICU护士 流动( Ⅰ级)
2020/11/14
22
感染预防——护理套餐
五要素捆绑措施
2020/11/14
23
感染预防——导管感染的预防策略
导管消毒
连接导管前,对导管接头用洗必泰进行 消毒( Ⅱ级 )
为了增强消毒效果,机械摩擦不少于5秒
监测端口的消毒
2020/11/14
12
如何应对 ?
理现 想实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零容忍
2020/11/14
困难重重
13
可改进的环节
2020/11/14
14
血透导管感染护理对策
1 2 领导参与和团队建设
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3 感染的预防
4 导管材料选择
5 操作无菌
6 感染原因
7感染后的处理
8 感染的监测和改进
2020/11/14
15
血透导管感染护理对策
8. 检查是否有血凝块,如有血凝块,再次回 抽1ml,推注,推注据上不距离大于10厘米
9. 判断导管畅通后,连接体外循环的动静脉 管路,建立体外循环
2020/11/14
《2014版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4》9
护理流程标准化-血透导管封管
1. 治疗结束,回血完毕后,夹闭导管夹子,
分别消毒动静脉导管接头,与循环管路连 接处断开
5 操作无菌
6 感染原因
7感染后的处理
8 感染的监测和改进
2020/11/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
血透导管感染危险因素
2020/11/14
38
血透导管感染护理对策
1 2 领导参与和团队建设
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3 感染的预防
4 导管材料选择
5 操作无菌
6 感染原因
7感染后的处理
8 感染的监测和改进
2020/11/14
39
血透导管感染后的处理(无CUFF)
发现插管口感染的第一征象 拔管,导管尖端送验及培养 导管口拭子采样送验培养和敏感试验 外周和导管采血培养 适当使用抗生素
2020/11/14
40
血透导管感染后的处理(无CUFF)
无CUFF导管伴全身感染迹象时 导管是最有可能的感染源,优先考虑拔除 导管口拭子采样送验培养和敏感试验 外周和导管采血培养 根据化验结果使用抗生素
26
感染预防——抗菌软膏
✓血液透析导管穿刺部位可使用抗菌软膏 ( Ⅰ级)
✓如果软膏和导管的材料兼容,聚维酮碘软 膏可应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的穿刺点
✓莫匹罗星软膏不宜用于导管插入点,可能 会促进莫匹罗星耐药,以及可能损害聚氨 酯导管
2020/11/14
27
感染预防——抗菌锁
长期置入血液透析导管的患者可以使用 抗菌锁(Ⅰ级)须结合
2020/11/14
41
血透导管感染后的处理(有CUFF)
发现插管口感染的第一征象 导管口拭子采样送验培养和敏感试验 外周和导管采血培养 根据化验结果使用抗生素
2020/11/14
42
血透中心导管感染后的处理(有 CUFF)
CUFF导管伴全身感染迹象时 优先考虑导管是最有可能的感染源
导管口拭子采样送验培养和敏感试验
• 抗生素、银和铋等的不同(材
质中融入磺胺嘧啶银和洗必泰、使用无菌的或 抗生素浸渍)
2020/11/14
31
血透导管选择
■ 侧孔:NO!! ■ 长度:进入腔静脉! ■ 流量:13.5Fr更好
2020/11/14
32
血透导管感染护理对策
1 2 领导参与和团队建设
成员的教育和培训
3 感染的预防
4 导管材料选择
透析患者的 第二大死因
增加住院时 间和医疗费 用及病死率
4
血透中心静脉导管分类
无cuff的临时性导管(无隧道) 带cuff的永久性导管(有隧道)-平均使用寿命
为18-24个月
2020/11/14
“cuffs” 涤纶套
5
血透中心静脉导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