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附件3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联系电话: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印制 二00五年六月十六日填

一、概况

上海市崇明县位于上海北部的长江入海口,东濒东海,西接长江,南依大上海, 北眺苏北平原,东西长80公里左右,南北宽13〜18公里不等。总面积1225平 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5万公顷,占全市的五分之一以上。全县建有 镇224个行政村,总人口为60.6万,其中,农村人口 48.3万,农村户数20万户, 农村从业人员29.8万。

崇明是上海的农业大县。2004年农业总产值为39.7亿元(现行价),比上年增

以上,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30.14%。其中,种植业产值19亿元;林业产值 亿元;畜牧业产值5.3亿元;渔业产值13.9亿元。全年农民人均收入为5100 近年来,崇明农业充分发挥海岛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绿色现代农业发展。

目前已形成了“崇明河蟹、绿色蔬菜、优质大米、林果花、白山羊”万亩;以花 菜为主的绿色蔬菜面积达113五大主导产业。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

10万亩;以“寒优湘晴”为主的优质大米达 16.8万亩;柑桔面积5万亩、果桑 1.5万亩;白山羊年上市量达30万头。与此同时,还培育了一批品牌农产品,其 中“宝岛”河蟹、“建同”鸡蛋、“飞岛”柑桔、“千金”果桑等已通过了上海市 安全卫管理部门: 上海市崇明县农业委员会

负责人: 顾富家

培训单位: 上海市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盖章)

14个乡

8%

1.5

丿生优质农产品认定。

为进一步加快崇明现代农业的发展,崇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

作,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近几年来,我们坚持“适用、实用、先进” 的培

训宗旨,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水稻种植、特色蔬菜、 林果花、家畜禽、水产养殖等方面举办了 250多次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人数达

14000多人次。全县已有2190人取得了绿色证书。所有参训人员在农 业生产中 发挥了较好的“传帮带”作用。但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新品种、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多数农民所掌握的生产观念与技术已不 适应农业标准化 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独立封闭主观的 传统生产方式使农 业生产出现了增产不增收或增收幅度缓慢的现象。因此,根据我县现代化生态农 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农业区域特色,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新型农民培训,培养 出一批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并以此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有利于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从而有效提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扎实的技 术基础。二、培训目标

(根据文件规定的任务,确定本县在农民培训的培训班次、人数,农民增收等方面将达到的目标。

1、 在2005年度完成2000名新型农民科技知识培训,集中培训不少于 5天。

2、 水稻专业计划培训 1100人;蔬菜专业计划培训 600人;农机专业计划培训 300人。

3、 通过培训,使每位专业农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四分之一的新型农民成为专项技术的能手,年收入 在原有基础上增长15%。

4、每位新型农民辐射10户,带动周边2万户农户,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三、培训内容

(围绕本县主要农产品〈原则上不超过5个〉,有针对性开展关键技术、 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列举具体产业和培训内容)

1、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2、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机操作技能及安全知识、3.3 (不够请加页)

四、组织实施

(一) 培训单位及培训人员由具有全县教育培训职能的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中央农广校崇明办公室)负责实施培训项目,依托县农委各基层单位的科技 人员组建一支70人的技术培训指导队伍,每人结对 30个新型农民,并结合农时 现场指导不少于5次。

(二) 各部门的工作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由县农委、县妇联、县团委、县财政

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县农委为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总协调,县妇联、团县委负责 宣传和落实受训农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培训指导及培训管理。

(三) 普及性培训 在培训新型农民的同时,向辐射农户免费发放农业实用技

术资料,并根据农时季节,结合“科技入户”活动,将相关课件通过崇明电视台 和崇明广播电台分别以“一周农经”和“希望的田野”栏目进行播出,利用各乡 镇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将技术培训辐射到全县农民。以进一步拓宽培训面, 扩大培训成果。

(四)计划安排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确定集中培训时间,在 2005年7月至

2006年12月间,安排30多期、培训规模在30〜60人左右的培训班,采取集中 面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技术人员入户指导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户需求安排。

(五)培训管理 采取县、乡(镇)联动的形式,以乡(镇)为块,以行业为条,

条块结合,明确分工,统一管理。县农委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技中心内),整体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组织县相关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师资、教材编写及授课工作;组织各乡镇农办做好 本地区的培训工作。

采用择优聘用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讲授能力的技术人 员组成师资队伍,并以“通俗易懂、实用适用、科学先进”为原则,以适应农民 实际,满足农民需要为出发点,做好培训教材的编写和审核工作,同时做好培训 效果的跟踪调查,即时调整完善授课内容和方式,以确保培训质量。

新型农民由村委会推荐并公示,由乡镇农业部门审核,经县农委总体审定后报上 级部门。并依托县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事一套完整的“新型农民”电子档案。五、经费使用

六、保障措施

1、 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小组,制订实施方案,负责项目实施,统筹培训工作。

2、 成立培训教材审定小组。由专家组成,对制作的培训教材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教材质量。

3、 成立师资队伍,设小组长一名,负责本专业授课质量,协调本专业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4、 明确分工。县农技中心负责日常培训和管理;各乡镇农办、农技中心负责具体实施计划,组织学员,落 实培训地点;农委信息中心负责学员档案管理及相关材料打复印工作。

5、 加强资金管理。设立“新型农民“培训资金专户,确保培训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签字:顾富家

盖章:

二OO五年六月十六日经费总计:50万元,其中农业部 20万元,市农委30万元。

12万元。 1、教材、讲义费用:

远程教育、师资培训及实习费: 122、 万元。

3、

4、

5、 学员补贴费:16万元。

教师讲课费:5万元 科技入户指导费:4万元。

6、 教务管理及学员档案管理: 1万。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5.

附表一

培训机构一览表

培训机构名称 承担培训人数 承担那种主要农产品培训 主要设备条件

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100 人 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培训计划的 实施和全过程的教学管理 120平方左右,食堂可供

远程教育设人同时就餐,

崇明县农委信息中心

学员档案管理和培训教材打复印 计算机、复印机、一体

崇明县蔬菜站 人600 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及病虫害防 治

技术 盖章: 签字:袁以星

二OO五年六月十六日

农业部意见

签字:

盖章: 崇明县农机站 300人 农机操作技能及安全知识

此表要认真填写.

附表二

承担培训任务人员一览表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职称(职

务) 是否 专职 任务分工(包 括培训内容和 负责村)

许建平 43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农(主任) 否 水稻栽培技术

(新村镇)

徐瑞国 41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农(副主

任) 否 水稻栽培技术

(三星镇)

包士

忠 44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农(副主

任) 否 水稻栽培技术

(庙镇镇)

凯龚 38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否 水稻栽培技术

(庙镇)

周燕 37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否 水稻栽培技术

(港西镇)

龚才

根 44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咼农 否 水稻栽培技术

(城桥镇)

杨瑾华 43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否 水稻栽培技术

(建设镇)

季春娟 38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否 水稻栽培技术

(新河镇)

钱宏

飞 35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否 术技栽培水稻

(竖新镇)

张美

英 38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否 术培技水稻栽

(堡镇镇)

陈志

平 57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农 否 术技稻水栽培

(港沿镇)

沈寅

寅 43 县食用农产品监测中心 农艺师(主

任) 否 农业标准化

(各乡镇)

王卫

中 37 县食用农产品监测中

心 农艺师(副

主任) 否 农业标准化

(各乡镇)

陈忠 48 县疏采技术推广站 高农(站

长) 否 蔬菜植保(新河

镇、建设镇)

陈泉

生 41 县蔬菜技术推广站 咼农(副

站长) 否 芦笋、芋艿的栽

(港沿培技术

镇)

朱忠

南 52 县疏采技术推广站 推广研究员 否 术培金瓜栽技

(庙镇、堡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