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技术交流』
智能标签及印刷技术
引言
近年来物品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服务领域、生产
领域、流通领域等各领域都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推
广。自动识别技术即智能标签技术具有一系列突出 的优点,比如数据记忆容量大,数据密度高,抗污染
能力和耐久性好,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的污染几乎没 有影响,阅读距离长,速度快,数据安全性能好等
等。事实已经证明,随着RFID ̄材料技术的发展,智
能标签即将取代目前流行的条形码,成为零售、包
装、物流的新宠。可以毫不夸张的预测,任何~种应
用如果成为现实,都将会孕育一个庞大的市场。基于
RFID的智能标签将是未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智能标签概述
1.智能标签概念与原理
智能标签(S m a r t t a g)即电子标签,
又称射频识别标签R FI D(R a d1 0 F re q u e n cY
IdentificatiOn),是电子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与 印刷的完美结合。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
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
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
术。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图1)和阅读 器(图2)两部分组成。阅读器向RFI D标签发出一
定频率的查询信号,标签得到信号后,发出反馈信
号,再由阅读器将信号处理后传给计算机网络。
RFID电子标签也由两部分组成,RFID电子标签
由天线和芯片集成在薄膜上来完成数据的存储、发
0蠢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 2.2 文/李丽孙宝卫
送和搜集数据的。经过人们多年的研究,目前电子
标签芯片的厚度越来越薄,足以用在包装产品的一
些柔性材料上。
2.智能标签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由美国国
防部和世界第一大商品零售商~沃尔玛公司首先提
出并进行研究。目的是让人们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
技术手段,实现对各类目标(人或物)在不同状态
图1 电子标签图
图2 阅读器 (静止、移动,甚至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
理,从而实现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提高生产效
率:实现商品流程过程中的控制,提高流通效率。
在安检部门可以实现无接触的安全检查;在交通部
门可以实现对交通工具的实时监测等等。射频识别
技术在国外发展得很快,RFID产品种类很多,象德
,』1、l精仪Texas Instruments、摩托罗拉Motorola、菲
¥U ̄Phllips、日立Hitachi、微软MicroSoft等等世
界著名厂家都生产Sma rt Tag产品,并且它们的产
品各有特点,白成系列。
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 业自动化、物流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汽车、火车
等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
系统;物品管理;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安全出入检
查;仓库管理;动物管理;车辆防盗等等,RFID的
应用几乎覆盖所有领域。②基于成本,目前电子标
签的应用领域主要还是集装箱或大包装商品或单品
价值较高的商品。电子标签目前应用得最成功的地
方就是物流管理和商品流通领域。
二、智能标签与印刷技术与
油墨性能分析
电子标签主要由芯片和天线组成,标签芯片根
据读写器的指令作出相应的操作和响应。标签天线
是读写器和标签芯片进行信号和能量传递的中介。
天线是智能标签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线的制作成本
直接关系着智能标签的成本,影响着智能标签的
广泛推广。目前,天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 蚀刻
法、线圈绕制法和导电油墨印刷法及印刷与电镀混
合制作法,各类工艺比较见表1。
表1 各类天线制作工艺比较 从表1可以看到采用印刷方式制作天线,具有
设备投入少、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天线结构
应用灵活、局限小及环保问题较少等特点,因此天
线制作大多采用导电油墨印刷法。
1.天线印刷技术
那么导电油墨印刷法是采用什么方式印刷呢?
我们来看一下智能标签天线印刷的印刷方式。
目前,印刷RFID天线的主要方法有四种:丝网
印刷、凹印、柔印和胶印。鉴于导电油墨组分的特
殊性以及RFID天线的特殊要求,RFID天线印刷有其
自身特点,比如:精确的印刷定位、精细的印刷线
条和严格的油墨附着量。
丝网印刷是制造印刷电子产品的最成熟的技
术,丝网印刷以其高效率、高可靠性、灵活性在
RFID标签天线印刷中应用也最为广泛。它多采用感
光胶,通过曝光制备网版,使用刮刀将黏性油墨通
过网版上的通孔(图案)印刷到基板上。丝网印刷
的墨膜厚度为O.2一i00 m,其最高分辨力较低,
通常在50L/cm以下,并且其印刷速度较慢。印刷导 电油墨效果较好的丝网是镍箔穿孔网,网孔呈六角
形或圆孔形,整个网面平整匀薄,能极大地提高 印迹的稳定性和精密性,用于印刷导电油墨效果
较好,能分辨0.1mm的电路线间隔、定位精度可达
O.01m m。丝网印刷的不足就是其最大分辨率较小, 而且其印刷速度与其他印刷方式相比较慢。
胶印是电子标签天线印刷中应用较为普遍的
方法,用于线圈印刷有效率高、精度高及分辨率高
的优势,但是墨膜厚度较小,不符合线路印刷的要
求。当然可通过反复印刷多次来完成,但对于精细
线路的套准控制有一定的困难,当然新型的、导电
能力更好的油墨也可
以在较小的厚度下达
到需要的阻抗性能。
柔版印刷也是
RFID天线印刷中较为
适合的方法,油墨黏
J 一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2.2
i黪7 f技术交流』
度在0.01~0.1P a・s之间,可采用水基油墨、溶剂
型油墨及U V固化油墨,且印刷速度快、印刷精度
高、效率高。但柔印分辨率较低,通常在601/c m左
右,精细印刷可达80l/cm,墨膜厚度在6~8 m,且
印迹的边缘部分有印纹出现,使得线路边缘印迹不 规则,影响到油墨附着的精度及线路的阻抗性,容
易生产出废品。
通过以上分析,在RFID智能标签生产的初期,
最常用最流行的还是丝网印刷,而且短期内还将主
要采用网版印刷的方法,但最终将会被速度更快的
胶印等工艺所取代。更加精细,导电性更好的新型
油墨的研究使用,也使电子标签印刷采用胶印,柔
印的工艺成为可能。
2.导电油墨性能 既然天线大量采用导电油墨印刷法,导电油墨
也就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1)导电油墨概念与原理 导电油墨是一种允许电流流动的特殊油墨,它 是由分散的细微导电粒子和导电聚合物等组成,印
刷到承印物上以后,可以起到导线、天线和电阻的
作用。导电油墨分为有机导电油墨和无机导电油墨 两类。目前有机导电油墨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少, 在印刷中常用的是无机导电油墨包括碳质导电油
墨、银质导电油墨等。
这种油墨印刷在柔性或硬质承印物上可制成
印刷电路,用导电油墨印制的天线可以接收RFI D专
用计算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但是接受效果究竟如 何呢?有人曾用各种不同的发射频率检验用导电油 墨替代腐蚀金属作为RF I D标签天线的效果,实验证
明,在超高频(860~950MHz)和微波(2450MHz)
发射频率下,两者具有同样的功能;若在13.56M HZ
高频附近,附加一些额外处理,如高温或者进行电
镀,可使导电油墨印刷的天线像铜线圈天线一样工
作出色。过去,导电油墨多应用于丝网印刷,而现 在它不仅可以应用于丝网印刷,也可以应用到胶 印、凹印、柔性版印刷等各种印刷工艺上,从而大
大拓宽应用范围。
(2)导电油墨性能
_鬟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 2.2 不同的印刷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也
给导电油墨的性能提出了要求。
①导电性能的要求
天线的重要参数之一就是导电率。怎样提高导
电性能呢?可以通过以下三点:①增加导电油墨中
导电组分的含量。②选择合适的导电组分。③控制
导电组分的粒子外貌,颗粒度和颗粒度分布。但导
电组分的价格较高,天线生产厂商在满足天线电阻
率和尺寸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导电油墨中
导电组分的含量,以降低成本。 ②流变性要求 导电油墨的流变性能主要包括: 私度、触变性
流平性、私弹性等。导电油墨流变参数的选择受印刷
机的速度,墨路的长短等因素制约不同的印刷方式要 求的油墨流变参数范围不同。所以导电油墨的流变参
数应与印刷方式相适合,以达到较好效果。在实际生
产中,常用触变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和撤钻
剂等来调节导电油墨的流变性能。但要注意,所用助
剂尽量不能降低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 ③干燥速度的要求
导电油墨彻底干燥后,导电性能才能比较稳
定,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另外,印刷完的导电油墨
如果干燥速度慢,天线的尺寸会发生变化所以应根
据导电油墨自身特点选择干燥方式,如挥发型干
燥、渗透性干燥和反应型干燥等方式.并加入适量
的利于油墨干燥的物质以缩短干燥时间。 ④耐摩擦性的要求
在天线的印刷和使用过程中导电油墨的墨层难
免与其他材料发生摩擦.所以要求导电油墨具备一
定的耐摩擦性以保持墨层尺寸的稳定否则天线的性
能会受到影响。
⑤适应承印材料的要求 承印材料的特性影响着导电油墨的印刷效果。
平滑度高的承印材料的表面纤维排列紧密、填充料
之间的空隙较小对油墨中导电材料的渗透也就很
少: 表面粗糙的承印材料对油墨中导电材料的渗
透就较多,容易造成导电材料的不连续性,导电性
能就会变差。所以应根据承印材料的不同选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