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植绒简介及工艺流程
1 准备..............................................................2
1.1 绒毛....................................................... 2
1.2 粘合剂..................................................... 2
1.3 底布....................................................... 3
2 植绒工序及流程................................................... 3
2.1 进料....................................................... 4
2.2上浆........................................................ 4
2.3 植绒....................................................... 4
2.4 烘干....................................................... 5
2.5 刷毛....................................................... 6
2.6后整理...................................................... 6
2.6.1喷花...................................................... 7
2.6.2轧花...................................................... 7
2.6.3印花...................................................... 7
2.6.4雕印...................................................... 7
2.6.5磨皮...................................................... 8
2.6.5砂洗,烘干................................................ 8
2.6.6烫平...................................................... 9
2.6.7烫金...................................................... 9
2.7检验、打卷及包装............................................ 9
3 多套色印花植绒工艺............................................. 10
静电植绒产品生产流程
1 准备
植绒机在使用之前要进行预热升温,以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1.1 绒毛
绒毛是静电植绒产品的关键材料,选用绒毛应根据绒毛产品所要求的外观、风格和各种物理性能。目前主要是粘胶短绒和尼龙短绒,也有用腈纶、涤纶和皮绒等。绒毛按其加工方法可分为粉碎绒毛和切断绒毛两类。一般粉碎绒毛质量差,中、高档植绒产品应该选用优质的切断绒毛。
静电植绒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绒毛的质量。而绒毛的质量除了长度和细度指标外,还对导电性、飞升性、分散性以及整齐度等指标有严格的要求。
1.2 粘合剂
绒毛和基底材料的结合,是通过粘合剂来实现的。粘合剂对植绒产品的内在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植绒产品的摩擦牢度、手感、厚度等服用性能。粘合剂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植绒产品的要求,从经济、实用考虑而有所不同。纺织植绒产品目前多数是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皮革植绒一般用聚氨酯类粘合剂。此外,为了控制粘合剂的粘度、消除粘合剂内部的气泡、加强粘合剂的牢度等性能,粘合剂中还需添加氨水、稳泡剂(如ADC发泡剂)、交联剂(如三聚氰胺)、碳酸钙等添加剂。使用之前要将其搅拌均匀以达到上浆要求。
植绒工艺对粘合剂的具体要求如下:
(1)对基布和绒毛的粘结强度大,绒毛不易剥离脱落。
(2)干燥速度适当,干燥后体积的变化要小,不会造成基布皱缩,能适应植绒机车速。
(3)粘度适中,流平性好,适于在基材上采取喷、涂、刮等方式涂布。
(4)化学稳定性好,有良好的耐洗涤性和耐摩擦性。热处理简便,无泛黄发脆现象。
(5) 表面成膜性差利于植绒,成膜后绒层柔软、有弹性。
(6) 应与颜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有良好混合性。
(7) 根据需要调整粘合剂的粘度时应操作方便,稳定性好。在8—12小时无凝聚、分层等不良现象。
(8) 无毒(尤其是不含甲醛),无臭,不易燃,能长期保存,储运方便。
1.3 底布
植绒基底材料非常广泛,除目前大多数植绒纺织品所用底外,还有塑料、皮革、纸张以及木材、金属等各种材料。就家纺产品而言,主要是纺织品底布,具体包括:
(1)针织底布,包括纬编和经编底布。主要是纬编底布;
(2)机织底布,如网格布(主要是TC布):即涤纶/棉65/35平纹布;
(3)无纺布;
对基布的要求如下:
(1)具有导电性、均匀性、多孔性以及与粘合剂的共容性;
(2)经纬线密度不能过稀,应不少于220根/10cm;
(3)表面平整无疵点;
(4)伸缩性小,以防止造成绒面起皱;
(5)耐高温,色牢度高;
2 植绒工序及流程
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植绒所用的基底材料千差万别,绒毛品种各异,设备也不尽相同,但其生产加工过程是类似的。植绒工艺流程简单表示如下:
进料→上浆→植绒→烘干→刷毛→后整理→成品
具体生产工序如下
2.1 进料
(1)缝头工序
一般来说,一卷底布的长度在100米左右。为了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要把底布沿同方向均匀的放到预先准备好的推车中,同时用缝纫机把接头拼接起来。接头方式一般是平缝以保证浆台工序不出现跳刀现象,同时使粘合剂涂覆均匀,布面厚度保持一致。
(2)质检工序(烧毛):底布上植绒生产线前,要对底布进行烧毛。以去除底布表面的毛羽,便于后道工序粘合剂喷涂均匀,防止植绒布出现白点。
(3)烫平工序:底布喂入植绒机之前,如果布面不很平整,机织底布发生纬斜,则还要进行烫平工序即底布通过烘筒加热(温度视底布面料决定),同时给予一定的张力进行张紧热定型。若底布已经平整,则可以省略此道工序。
2.2上浆
底布经前处理后以一定的速率(根据生产需要)通过开花辊喂入到浆台开花辊的作用是给予布面一定张力,使布面平整,同时控制底布的门幅。而后操作工将粘合剂涂到布面上由于粘合剂具有一定的粘度,使得粘合剂一方面随布面前进的同时,自身发生转动使得粘合剂均匀分散到底布表面。通过刮刀和布面之间的间隙将粘合剂均匀挤出,再通过毛刷盘和压盘作用将底布固定到植绒生产线两边的针眼上以防止底布的上下震动和左右移动。自动探边装置检测布面是否与工作区域平行,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注意要保证刮刀下面喂入辊的清洁,涂覆的粘合剂尽量不要沾到辊的表面。同时通过辊下面毛刷来清理辊表面的垃圾,利用刮水皮来去除辊表面的水分和粘合剂。通过调整刮刀和喂入辊的间隙来调整粘合剂的涂覆量,一方面保证最终产品的厚度,另一方面节约成本。
2.3 植绒
把准备好的绒毛放入绒箱中,尽量将绒毛分散均匀不要出现绒毛团。同时植绒机将涂覆好的布料喂入到植绒区域。上极板(位于料斗下)是一块板型金属网框,下级板是一块金属平板托架,上面铺着涂有粘合剂的植绒底布,上、下两块极板分别用导线连接在高压静电发生器(一般几万伏)上的正、负输出端。料斗中的绒毛,随供毛轴的旋转和毛刷的作用将绒毛均匀下落到金属网负极上。因绒毛在降落过程中与负极接触而带电,导致部分绒毛按电场方向排列,同时绒毛在电场中发生极化,与负极极性相同的电荷,集中在远离负极的一端,而正电荷却集中在靠近负极的一端,当绒毛与负极接触时,由于电极的电导率比绒毛高,在纤维中产生一定的导电电流,绒毛会产生净负电荷,使绒毛在电场中具有很大的伸直度和飞翔性,以较高的速度垂直下落到涂有粘合剂的基布上,形成精美的绒面图纹。底布下端还有内震装置,通过其对布面的拍打,使布面上未粘着牢固的绒毛脱离布面进入静电场,进行二次植绒。底布还要通过多道植绒来达到所需的植绒密度。此外底布下方的回收箱会将散落到植绒区域下方的绒毛收集起来并重新回收利用,以节省生产成本。植绒后布料经过吸风装置将布面上的浮毛吸走。此操作流程中要注意工序的清洁,特别是飞毛的控制。
植绒质量好坏关键是高压静电发生器功率要符合生产线的技术要求,静电发生器是静电植绒设备的心脏,有晶体管高压静电发生器和变压器直接升压静电发生器(分电子管整流式和硅堆整流式)两种,要保证产生高而稳定的静电压。若电压太低,绒毛竖直性差,粘结牢度下降;若电压太高,又会发生静电火花烧毛事故。一般要求输出直流电压达到20-100kv。两极板间距一般掌握在10cm以内,极板间距最好能上下调整,为补充静电不足还可增设装置。
2.4 烘干
在植绒结束后,就进入烘箱进行烘干。使胶水凝固,绒毛固定在底布上。烘箱温度随底布和粘合剂的性能以及粘合剂涂覆量而不同(一般100℃以上)。而且要经过多道热箱并进行一定时间的烘干作用,烘箱温度需逐步提高。烘箱内有上下两层金属板(通过导热油加热),以热对流形式进行加热。烘箱内配有吸风装置及时将布料中蒸发的水汽吸走。注意烘干温度过低,时间太短,则不能达到烘干效果,粘合剂固化不良,会使产品耐磨强度下降;温度太高一方面容易引起布面光雾度和纹路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使粘合剂会老化变质,手感变硬。
经过烘箱后,布料表面温度较高,而且已发生变形。所以还要经4-6个冷却辊组成的冷却塔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布料温度。冷却辊内充满了液态循环冷却水通过热传递作用对布料降温。为使布料两边整齐、去除边疵,还要切边,把两边不整齐的布边切掉。
2.5 刷毛
植绒后虽吸去浮绒,但在绒毛间隙中还有残留绒毛,一般采用毛刷逆基布运动走向的方式,进行一次刷毛清理。并用吹风装置将刷掉的绒毛收集起来。
将烘干工序生产的布直接喂入刷毛机尽行刷毛处理。刷毛清理装置是由导布辊、刷毛箱、吸尘器及传动装置组成。其中,导布辊是一组按规定部位排列的导辊组成的,可使植绒布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刷毛清理处理的装置;刷毛箱内装高转速的毛刷辊,它在高速运转时,可将植绒布布面上残余的浮毛清理掉;吸尘器用于收集清理下来的绒毛,该装置可采用旋风除尘或袋式除尘及其它形式的除尘;刷毛箱与吸尘器之间通过引风机相联接;传动装置主要由导布辊传动,可与烘干定型机的导布辊链条联接传动使转速与烘干定型机同步,毛刷辊的传动是单独由电机经三角皮带传动。
最后也可进行卷装,但对仿真皮面料,为保证卷装过程中上下两层布料之间不发生粘连,还要在成卷的同时喂入一层塑料薄膜。在卷装之前操作工检验布料厚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及布料的均匀度。若厚度太厚,则要相应改变后续磨毛工序参数,使之达到最终要求。同时及时调整粘合剂的涂覆量已达到规定要求。
2.6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植绒产品附加值,主要有喷花、压花、雕印、磨皮、砂洗、烫平、烫金等深加工的处理,令产品达到所需要视觉手感效果。
2.6.1喷花
(1)冷喷,在布料经植绒机植绒后、进入烘箱烘干之前,利用常温高压气流对刚植好的布面进行喷射,使得布面绒毛发生倒伏,形成类似灯芯绒效果的处理工艺。也可以使气流经特定花纹案的圆筒喷射以获得特定花纹图案的植绒效果。
(2)热喷,对烘箱烘干后的布料,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喷射作用,喷出热蒸汽使绒毛受热变形.并横向有规则地往复于织物纵向做直线运动,可形成一定形状的几何图案,已获得特殊效果的后整理工艺。热喷工艺较冷喷工艺处理更精细。
2.6.2轧花(或压花)(或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