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治
校 乙丌 董 0 v 某养猪场在免疫注射猪瘟疫苗时.由于 消毒不彻底,造成仔猪感染葡萄球菌,笔者 经实验室诊断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氟 苯尼考控制了该病的发展,减少了仔猪的 死亡。 1发病情况 2009年,新乡市某养猪场在猪免疫程序 的指导下,对一批56日龄的25头仔猪进行 第二次猪瘟疫苗(中牧南京)的免疫。接种 后4天,有些仔猪出现厌食、精神不振、颈 部注射部位肿大等症状,手触肿大部位有烫 感。畜主认为这些现象是注射疫苗后的正常 反应,未采取任何措施。至第5-6日,1头 仔猪死亡。 2临床症状 死亡的仔猪颈部注射部位红肿,周围皮 肤紫红色,手触肿块有波动感,用手术刀切 开后流出紫色粘稠液体。 3剖检变化 将死亡的仔猪和另一病势严重的仔猪进 行剖检。发现注射部位皮下充血.呈弥漫性 紫红色,有大量橙色胶冻样水肿液体,肌肉 可见有点状和条状出血。肝脏肿大,呈浅紫 红色,有白色坏死灶点。心包积液,心冠脂 肪有出血点,肠卡他性炎症。 4实验室诊断 4.1镜检 无菌采取病猪、死猪颈部肿大部的渗出 液涂片镜检,有革兰氏阳性球菌,数目较多, 呈不规则团块,似葡萄状。 4.2细菌培养 颌间隙和前胸部浮肿,喜食。诊断为 捻转血矛线虫病。随即静脉注射l0% 葡萄糖500m1.5%葡萄糖生理盐水 lO00m1.10%Vc20ml, 10%安钠咖 10ml,肌肉注射维生素B。 100微克xl0 支.内服丙硫咪唑2.25g。隔2日后连 服前述中药两剂,20日后回访,痊愈。 5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西医兽药驱虫剂 与中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剂配合 治疗.驱虫和调理相结合,可谓是相 1 12口叵目匾田 2010.3 普通琼脂平皿,37oC,18h后形成直径约 2mm左右菌落,菌落表面石湿润光滑.可见 圆形隆起且不透明,有脂溶性色素,菌落呈 金黄色 5诊断结论 经上述诊断方法,初步认为病因为:由 于畜主注射猪瘟疫苗时消毒措施不严格,尤 其是未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导致仔猪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6治疗 6.1药敏试验 经药敏试验后选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 度敏感的氟苯尼考进行治疗,10%氟苯尼考 0.1-0.2ml/kg肌肉注射,连用3天,增免素 (南京药械厂)、V 、复合维生素B按说明混 料使用5~7天。 6.2局部封闭 颈部肿大部位作局部封闭。 经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患病猪群逐渐好转, 7天后仔猪恢复了正常的采食量,体质转好。 7讨论 在对动物进行免疫注射的过程中,养殖 场、户往往忽略对注射用针头、针管等器械 的灭菌消毒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 做到“一畜一针”的要求。经调查发现,由 于注射引起的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例往往都是 在免疫接种的过程中,为了图省事、从始到 终都是一根注射针。因此,对于养殖场、户 在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消毒和及时按要求 更换注射针头,真正做到“一畜一针”,避免 交叉感染,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辅相成,相形益彰.提高了家畜的免 疫力,应大力提倡推广应用。 治疗牛捻转血矛线虫病。应当及 时准确作 诊断,以免贻误最佳治疗 时机。根据患病多为幼牛,发病季节 明显,地域特点突 ,且有放牧习惯; 体温不高,病程缓慢,贫血、浮肿、 腹泻。用药、管理等方面,可与痢疾、 胃肠炎等病鉴别。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时, 必须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加强对病畜 护理,以防发生其他疾病。在日常管 理中,及时清理牛舍粪便,并对粪便 应集中堆放发酵.以杀死其中的虫卵; 注意饲养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不给 牛饮用低洼水坑内水,不在潮湿草地 放牧,并注意给牛以全价营养,以增 加机体抗病能力。 定期预防性给全群牛做好驱虫工 作。一般每年秋末冬初之际,都应对 牛群进行驱虫.做到防病于未然。 朱魁元一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畜牧局 宋予震董青一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
免疫猪瘟疫苗引起仔猪葡萄球菌病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