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十一五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2010年万元GDP 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左右,下降20%。

十二五提出十二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我们认为,随着节能减排边际效用的降低,未来5年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力度将有增无减。

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主要包括:供电煤耗、火电平均厂用电率、线损率、发电水耗、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脱硫机组投运容量、现有电厂二氧化硫达标率等。

现在重点分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指标。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该稿相较于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关于节能环保部分的描述,本次工作方案不仅将众多指标进行量化,并将各地区的主要指标任务予以细化,明确将会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占较高权重,有利于环保实施力度加强。

工業和信息化部28日公布“十二五”期間和今年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四大約束性指標。

明確2015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確今年這四項指標同比要分別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個百分點。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28日在南京召開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上表示,工業領域將堅決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

他透露,工信部正在組織編制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初步確定“十二五”時期擬采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及工業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約束性指標。

他表示,這些指標比去年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初步確定的目標略有調整,除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之外,其他三項指標要求更高。

當時確定的是“力爭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對此的解釋是,這次提出的目標屬于“踮起腳來夠得著”的目標。

“工業作為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應發揮節能減排主體責任,對指標應該有更高要求,如果指標過低,約束力不夠,難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蘇波認為,完成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一要繼續抓好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二要狠抓企業和行業技術進步,三要狠抓企業的節能降耗管理。

周長益表示,各地方將抓緊研究提出今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標。

工信部不對地方提出考核要求,但將加大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協助各地實現確定的目標。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6%,年均下降5.8%,實現節能量7.5億噸標準煤,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1.57%的工業增長。

“十二五”与“十一五”指标的比较分析:节能减排指标大幅提高此次文件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至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整个“十二五”期间,共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至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下降10%.海通证券分析师陆凤鸣认为,从指标对比来看,“十二五”期间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较“十一五”还是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的减排压力尤为明显。

南都记者发现,此次文件在多个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说法。

如在废气处理方面,对脱硫的要求更加全面,“十二五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现役燃煤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施。

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脱硫改造。

”脱硝方面,要求“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

新型干法水泥窑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配套建设脱硝设施。

”在污水处理方面,要求“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强化脱氮除磷,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在固废处理方面,要求“工业固废: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建筑和道路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环保市场或正式启动中信证券王海旭称,锅炉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新增电力2000万千万)值得重点关注。

减排工程方面,工业领域的治理将不断深化,在即将公布的新排放标准要求下火电脱硫改造与新增脱硝的趋势十分明确。

循环经济方面,涉及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等多个方面,其中50个城市扩产示范基地、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等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节能环保相关行业除了能得到资金支持外,还能在所得税、增值税方面得到优惠政策支持,此外,以特许经营、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化机制有望在十二五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综合解决方案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将分解到企业头上。

”12月2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在“碳金中国策论坛”上表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的分配对象将由地方政府转向行业和企业,国家重点监测考核的企业数量可能由“十一五”期间的1000家调整到3000家甚至5000家。

“未来要把80%以上的企业纳入到我们的管理范围。

”高东升希望,企业能由“被减排”走向“自觉减排”。

企业应加强与政府互动“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责任在于企业,出路也在于企业。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孙桢在论坛上指出,在资源环境领域,行政手段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需要加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比如碳排放交易体制的建立、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应用,”他说,“没有政府与企业的顺畅合作,结果简直不可想象。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这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表示了认同。

他认为,这种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互动的、积极的,中国企业应当从被动服从或者主动配合,走向积极参与,甚至主动游说。

“政府很多政策是非理性的。

”他指出,为实现“十一五”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拉闸限电、停产限产等强制性行政手段不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更不利于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今年工信部已经公告了18个工业行业共计2087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下一步将把碳排放指标纳入到考核企业产能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当中,并按照这个综合指标来淘汰落后产能。

”高东升透露。

“十一五”期间,由于只设立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少数地区甚至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

据悉,针对这些经验和教训,“十二五”规划将出台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非化石能源比重、森林面积、蓄积量等多个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

这些指标会分配到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并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企业和单位。

“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上,“十二五”期间将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化物。

”高东升说。

同日,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徐京生印证了这一说法。

他透露,氮氧化物会列入“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量控制范围,而控制氮氧化物的实质就是“脱硝”。

今后会像强制“脱硫”一样实施强制“脱硝”。

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11月29日表示,主要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将由两项扩大到四项。

中国“十一五”两项约束性污染减排目标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0%。

降损节能要建立供电所经济指标考核体系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供电监管办法》,要求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87.6小时)。

此《办法》提出的指标过低:供电可靠性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停电损失巨大。

2008年,我国城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超过10小时,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高达40多个小时,而同期美国城乡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到2小时,欧洲发达国家在1小时左右,韩国不到20分钟,而在新加坡、日本则不到10分钟。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停电每少供一度电会给用户带来40元左右的经济损失。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此《办法》提出的指标就失去了引领意义,起不到促使供电企业改进供电可靠性的作用,提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

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供电可靠率的要求一般接近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例如英国电监机构2007/2008财务年度为伦敦供电公司设定的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40分钟。

《办法》提出的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0多倍,远大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在节能减排中,电所作为供电企业最基层的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如何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供电所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包括管理费用、供电量、平均电价、线损率、电费回收、优质服务、线损小指标等),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供电所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确立考核原则建立高效工作组织机构发展策划部作为指标的制定和考核部门,在考核中要坚持动态管理、量化考核的原则,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彻底改变经济指标考核中出现的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强、考核不严等薄弱环节。

供电公司成立由经济指标考核管理领导小组、各职能部室和基层执行部门组成的三级管理网。

领导小组由经理任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组成;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有关经济指标涉及专业的牵头部门)的具体工作由职能部门设定的专(兼)职经济指标专责或专业负责人负责;基层执行部门是落实经济指标措施的供电所和有关基层班组。

经济指标管理领导小组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制订并组织落实公司有关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审批公司经济指标、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例会,并对经济分析会研究制订的整改措施进行监督落实。

发展策划部为公司经济指标管理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日常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考核工作;组织编制公司管理标准、制度和降损措施、指标计划;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例会及经验交流会,开展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监督有关管理部门经济指标管理职能的履行。

营销部、乡镇电管部等管理部门为各经济指标的主管部门,负责指标的统计、汇总、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找出各项指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及措施。

供电所及有关班组,负责经济指标的基础数据,并根据改进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