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根陈劲松:国企混改导致相对控股国企私有化2017.6.4

草根陈劲松:国企混改导致相对控股国企私有化2017.6.4

草根陈劲松:国企混改导致相对控股国企私有化
员工持股国企私有化国企混改经营控制权净利润新分配法
2016年8月18,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印发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

2016年11月中下旬,草根陈劲松撰写发布了《<员工持股试点意见>是强盗抢劫!》一文,将《意见》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净利润新分配法》进行对比,指出了《意见》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

近半年来,国企混改可谓红红火火,私有资本、国企管理层、媒体等各方都热情高涨,股市也持续炒作。

现在,草根陈劲松再补充一点:国企混改,导致国有资本相对控股的国企私有化。

一是,私有资本没有契约精神,贪婪没有止境,有争夺经营控制权之心。

两大私有法人股东合资成立公司,双方也分别划分了管辖部门。

但双方派驻的领导们,却依然想方设法,把对方部门的人员,拉到本阵营中。

领导们个个冠冕堂皇,彼此面子上客气;实际行为上,双方一有机会就相互掣肘、拆台、打击,无所不用其极。

从总部到基层机构,争斗不休。

目的就是,把合资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完全掌握在自己股东手中。

可见,私有资本哪讲什么诚信,哪有合作、契约精神!
二是,持股人员安排,有利于私有资本掌控企业经营控制权。

日前,有混改国企曝出,参与国企混改的私有资本方,主动要求实行员工持股。

这是为何呢?
《意见》规定,混改国企的参与持股人员为: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
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且与本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意见》规定的这些有权持股人员,其实就是企业的科研、管理、业务骨干,是企业的骨架,实际掌控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

他们持有股份之后,对企业的一切,就会从原来的员工立场、管理者立场,改变为私人股东立场,将与外部引入的私有资本的立场,变为一致。

面对国有资本、私有资本,骨干股东们会天然倒向私有资本一边。

如此,等于私有资本,不费吹灰之力和任何成本,就掌控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

一些私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的原因,除了激励骨干,更重要的是,为了将企业骨干的员工立场、管理者立场,转化为股东立场。

前40年的国有经济,衍生了一个普遍心理:公家的,意思是指可以占便宜,不会受到其他人的指责。

不少人喜欢拿“公家的”,自肥、送人情。

在私有资本、骨干股东眼中,国有资产,难免成为“公家的”。

三是,股权比例安排,有利于私有资本掌控企业绝对控股权。

《意见》规定,试点国企:股权结构合理,非公有资本股东所持股份应达到一定比例,公司董事会中有非公有资本股东推荐的董事。

私有资本参股国企,成为大股东之一,本有决策参与权,再派员进董事会,就有了经营管理权,必然参与人事变动,发展派系。

《意见》规定: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实施员工持股后,应保证国有股东控股地位,且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34%。

控股权分两种:
绝对控股:某一方持有超过50%的股权,大于其他股东股权总和,具有绝对的、说一不二的决策权。

相对控股:某一方持有股权没有超过50%,却大于其他任何一个股东,是最大股东;但是,小于其他股东联合起来的持股权。

所以,最大股东并不具备绝对的、说一不二的决策权。

《意见》将国有持股比例下限定在34%,员工持股上限30%,如按此上下限执行,私有股权能达到36%——混改将相对控股权都让给私有资本了。

按国有持股34%的下限,那么,骨干员工持股和私有资本持股比例,最高可达66%;即便国有持股,比员工持股或私人资本、任何一个的持股比例都高,也只是假象——按照上述第二点,只要国有持股比例没有超过50%,或者骨干员工持股和私有资本持股比例超过50%,混改国企,就是私有资本控股。

从上述三点可见,按《意见》规定,将导致按国有资本相对控股实施混改的国企,其经营控制权和实际控股权,都落入私有资本掌握——也就是国企私有化。

发改委相关部门“争取做到5、6月份改革方案全部报出、党的十九大之前出台实施。

”如此急于在十九大前实施,是为什么?大概是害怕十九大政策有变。

当下中国国有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比例在下滑。

2010年至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法人中,国企数量增长不到1.5万家,数量占比从3.83%下降到了2.48%,同期,私有企业增长76.1%共390万家,数量占比从78.65%增长到了85.03%。

国企在就业、税收贡献、商品制造与流通等国民经济总量中的贡献与控制力在下滑。

全体国民都将蒙受巨大损失!国家政体将面临巨大风险!参见草根陈劲松博文《“国退民进”才是真正的“与民争利”》。

在此种情况下,暗藏国企私有化的国企混改,却进行的轰轰烈烈。

反而,《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中,规定的“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即国有资本参股私有企业,却不见动静。

国企混改变成国企私有化,有没有解决方法呢?
有!
实行国企员工全员持股!
全员持股,大家都一样了,那么,全体员工就仍然会将自己当成员工,不会产生强烈的私人股东立场。

在面对国有资本、私有资本时,就不会天然倒向私有资本一边。

以私有资本的斑斑劣迹,和国有资本的强大靠山,国有资本就能争取到大量员工支持,就能掌握一半的经营控制权和股权,即便国有资本是相对控股,甚至私有资本相对控股,都是如此!
国企员工全员持股,国企私有化问题也就有解了。

具体的全员持股方案,请搜索员工免费持股、免费分红、收入增加三大项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净利润新分配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