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129信息资源建设复习资料

02129信息资源建设复习资料

15
按信息的制度化程度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非正式出版信息。能够区分。如:各种“灰色”信息属于( )A.非正式出版信息 B.半正式出版信息C.正式出版信息 D.以上都不对
16
能够判定什么是一次、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如:按照信息资源的加工程度,将信息资源划分为一次、二次、三次信息资源。1请问下面选项中属于三次信息资源的是()A.专著 B.标准文献 C.书目 D.百科全书
2请问下面选项中属于三次信息资源的是( )A.专著 B.标准文献 C.书目D.百科全书
19
什么是信息老化?信息老化加快,文献时效缩短,对信息资源产生哪些影响?
信息资源的老化是指信息资源使用价值的减少或使用必要性越来越小。信息老化加快,文献时效缩短,对信息的选择、收集与剔除,信息资源的布局与规划,文献信息的保持与利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26
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普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发生了重要变化,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也显露了它的一些局限性。
首先,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已不局限于馆藏的物理形态的文献,各种形式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信息迅速地涌入图书馆。
普赖斯指数: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表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
计算公式为:P(普赖斯指数)=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量/被引文献总量。
48
文献老化理论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1)为评价和选择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2)为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工作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38
系统的(联系性原则)为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1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质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45
普赖斯曲线的指数表达式
47
文献半衰期定义,普赖斯指数定义
47
文献半衰期:各学科被利用的文献总量中,一半文献失去利用效率所经历的时间。
47
(1)科学知识的系统性(2)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3)读者需求的系统性(4)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
12
特种文献资料的类型有哪些?要会区分。如:下列各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的有()
A.科技报告 B.档案资料 C.学术期刊D.产品说明书 E.缩微资料
2下列各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的有()A.科技报告 B.政府出版物 C.会议文献D.专利文献 E.产品资料
14
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4
“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是(阿﹒兰德尔)在《资源经济学》中定义的。
5
信息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被认为是一类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稀缺性)。
6
“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所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这一论断是由(彼得•德鲁克)提出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人们认识到,文献资源建设有必要突破原来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加以丰富和发展。于是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便应运而生。
28
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如:A.印刷型文献的选择与采集 B.电子出版物的选择与采集C.网络数据库的选择与采集
28
(数据库)建设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
32
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有哪些?(一)信息资源建设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7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崛起,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9
广义信息资源: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和,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还包括与信息紧密相联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10
文献型信息资源依据其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可以分为刻写型文献资源、(印刷型)文献资源、缩微型信息资源和(视听型)文献资源。
(二)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为人们利用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
(三)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础,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保障;
(四)信息资源建设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7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其次,文献资源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图书馆“拥有”的实体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中,读者获取信息却不一定依赖实体的馆藏。
再次,文献资源建设已经注意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但只有在网络环境中,借助于先进的信息生产、存储与传递技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和共享,真正建立一个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49
10我国在1997年4月首次召开的国家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52
一个公共图书馆引以自豪和引以为荣的并不在与它拥有多少珍本书,有多少16世纪的版本或10世纪的手稿,而在于图书在人脉中流传的广泛程度……”这一经典论述是列宁在《对于国民教育能够做些什么》一文中提出的。
02129信息资源建设全书重要知识点
页码
内容
1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最早是由(哈特莱)提出的。
2
从信息在通信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将信息定义为随机不确定性的减少的科学家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著名数学家(申农)。
2
经济学界认为,信息是反映事务特征的形式,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3
我国著名的信息科学家钟义信教授从认识论的角度将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个层次。
52
纵观近代以来世界图书馆的发展,现代图书馆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单纯的保存知识信息载体的机构,(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才是图书馆的根本目的。
60
为什么要确立信息资源建பைடு நூலகம்的系统性原则?
从信息资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以及信息资源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角度来分析,信息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是由以下客观因素决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