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戏剧研究与实践教学大纲

戏剧研究与实践教学大纲

《戏剧研究与实践》教学大纲杨 阳编写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74 目录前言 (176)一、课程说明 (176)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76)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76)四、本大纲编写人员 (176)第一章戏剧与戏剧文学 (177)第一节戏剧的舞台文本与文学文本 (177)一、戏剧的概念 (177)二、戏剧文学的二重性 (177)三、戏剧艺术的综合性 (177)四、戏剧文学的时空观念和思维方式 (177)第二节 戏剧文学概说 (177)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性 (177)二、戏剧文学的分类 (178)复习与思考题: (178)拓展阅读书目: (178)第二章戏剧文学文本构成 (179)第一节戏剧悬念 (179)第二节戏剧情境 (179)第三节戏剧冲突 (179)第四节戏剧结构 (179)第五节必须场面 (179)第六节潜台词、内心动作 (180)复习与思考题: (180)拓展阅读书目: (180)第三章戏剧文学源流与经典赏析 (181)第一节泛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文学 (181)一、古希腊的戏剧传统 (181)二、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181)三、古典主义戏剧与“三一律” (181)第二节现实主义时期的戏剧文学 (181)一、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181)二、社会问题剧 (181)三、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实践 (181)第三节现代主义时期的戏剧文学 (182)一、表现主义和荒诞派戏剧 (182)二、中国现当代话剧 (182)三、戏剧探索 (182)第四节后现代戏剧、实验戏剧、先锋戏剧 (182)一、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 (182)戏剧研究与实践二、格洛托夫斯基的影响 (182)三、后现代戏剧特征 (182)复习与思考题: (182)拓展阅读书目: (182)第四章戏剧文学创作 (184)第一节戏剧题材的选择 (184)第二节戏剧人物塑造 (184)一、通过行动刻划人物 (184)二、着力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184)第三节戏剧结构的安排 (184)一、戏剧情节的构成: (184)二、安排情节结构的主要技巧。

(184)三、场幕的安排 (185)第四节戏剧的语言 (185)一、台词 (185)二、舞台提示(略) (185)复习与思考题: (185)拓展阅读书目: (185)第五章戏剧舞台创作 (186)第一节剧本与角色分析 (186)一、剧本分析 (186)二、角色分析 (186)三、角色动作分析及构思 (186)第二节演员的训练方法 (186)一、优秀演员必备的专业素质 (186)二、演员素质训练 (187)三、表演元素训练 (187)第三节戏剧作品排演 (187)一、初排阶段 (187)二、细排阶段 (187)三、合成阶段 (187)复习与思考题: (187)拓展阅读书目: (188)175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76前言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总计36学时,2学分。

本课程旨在传授戏剧文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文本构成,以及戏剧文学文本解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戏剧文学鉴赏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戏剧文学的基础知识、戏剧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戏剧文学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拓宽文学视野,培养艺术感知力,提高对戏剧作品的鉴赏水平,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戏剧活动,培养戏剧创作、欣赏、评论的能力,增加对戏剧艺术的感性经验知识,以有利于教学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开拓。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成立相关艺术社团、话剧团等,并创作演出戏剧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程属于半实践课程,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上讲授戏剧艺术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

通过对戏剧作品的解析逐一阐述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戏剧艺术文本构成要素,指导学生的戏剧艺术创作实践。

此为本课程教学重点。

其难点在于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体现理论和实践结合、知识和趣味结合,在开放性、多元化的阐述中保持学术性和系统性。

四、本大纲编写人员本大纲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李忠实编写。

戏剧研究与实践第一章戏剧与戏剧文学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戏剧的舞台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关系、戏剧文学的分类特点。

重点及难点:在教学对象缺少相关阅读鉴赏经验的条件下展开戏剧与戏剧文学原理的阐述,需通过情境模拟和现场观摩激发学生兴趣,认识戏剧艺术的特征和戏剧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学时分配:6学时第一节戏剧的舞台文本与文学文本一、戏剧的概念(一)广义的戏剧(二)狭义的戏剧二、戏剧文学的二重性(一)戏剧的文学文本: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二)戏剧文学舞台文本:舞台演出的制约,舞台艺术的要求。

三、戏剧艺术的综合性(一)戏剧的文学成分(二)戏剧的表演成分(三)戏剧的绘画、雕塑、建筑成分(四)戏剧的音乐成分(五)戏剧的舞蹈成分四、戏剧文学的时空观念和思维方式(一)动作发展的逻辑(二)表演艺术的特点(三)舞台艺术的规律第二节戏剧文学概说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性(一)集中性(二)舞台性(三)动作性177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78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一)悲剧、喜剧和正剧:1、不同的戏剧主题;2、不同的戏剧效果;3、不同的戏剧体验。

(二)话剧、歌剧和舞剧:1、戏剧表现手段的多样性;2、综合的戏剧艺术。

(三)独幕剧和多幕剧:1、独幕剧;2多幕剧;3、戏剧小品。

(四)情节剧和心理剧:1、情节剧;2、心理剧;3、表现方法。

(五)现实剧和荒诞剧:1、戏剧的现实性和荒诞性;2、从现实剧到荒诞剧。

复习与思考题:1、什么是戏剧?戏剧与戏剧文学的关系是怎样的?2、试述戏剧文学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区别与联系。

3、戏剧文学的分类。

拓展阅读书目:《现代戏剧理论》,彼得狄更斯,著,王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世味的诗剧――中国戏剧发展史》,程芸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当代美国戏剧》,汪义群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西洋万花筒——美国戏剧概览》孙白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吾文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戏剧研究与实践第二章戏剧文学文本构成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本章中,结合戏剧文学理论对经典作品进行个案分析,旨在使学生认识戏剧文学的各种构成要素及其原理和功能,并以此为理论工具鉴别戏剧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重点及难点:各种戏剧要素的本质、艺术功能。

学时分配:6学时第一节戏剧悬念一、戏剧悬念及戏剧悬念的设置二、戏剧悬念的艺术功能三、个案解读:戏剧悬念作为剧本主题解读的“路标”第二节戏剧情境一、戏剧情境及戏剧情境的创设二、戏剧情境的艺术功能三、个案解读:戏剧情境作为解读戏剧人物命运的枢纽第三节戏剧冲突一、戏剧性与戏剧冲突二、戏剧冲突的本质三、个案解读:戏剧冲突分析在戏剧文学文本解读中的意义第四节戏剧结构一、戏剧结构及传统戏剧结构的基本类型二、戏剧结构的艺术功能三、个案解读:从戏剧结构看剧作家的艺术匠心第五节必须场面一、必须场面的内涵二、必须场面的艺术功能三、个案解读:必须场面的解析与全剧的解读179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80第六节潜台词、内心动作一、潜台词二、戏剧人物语言与戏剧动作三、潜台词及其对于显示戏剧冲突的意义复习与思考题:1、戏剧文学文本的构成有哪些要素?2、什么是“戏剧悬念”、“戏剧情境”、“戏剧冲突”、“戏剧结构”、“潜台词”、“内心动作”?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艺术功能?拓展阅读书目:《戏剧文学》月刊,吉林省戏剧创作评论室主办《文学文本解读》,王耀辉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荒诞派戏剧研究》,郝振益等著,译林出版社,1994《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英]约翰·霍华德·劳逊著,邵牧君、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戏剧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戏剧文学源流与经典赏析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评析外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作品。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戏剧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其中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

重点及难点:戏剧史上的几次变革浪潮;莎士比亚对戏剧艺术的贡献;“三一律”的艺术价值和局限性;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及其影响;实验戏剧的现代性与颠覆性。

学时分配:6学时第一节泛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文学一、古希腊的戏剧传统(一)古希腊戏剧艺术的特点(二)古希腊戏剧文学代表作家作品:1、埃斯库罗斯和《被绑的普罗米修斯》;2、索福克勒斯和《俄狄普斯王》;3、欧里庇得斯和《美狄亚》;4、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创作。

(三)古希腊戏剧的影响。

二、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一)文艺复兴与戏剧艺术关系。

(二)莎士比亚作品剖析和鉴赏:1、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

2、四大悲剧。

(三)莎士比亚对戏剧艺术的贡献。

三、古典主义戏剧与“三一律”(一)“三一律”的历史渊源和创作经典;高乃依的悲剧创作。

(二)莫里哀的戏剧创作:1、《悭吝人》;2、《伪君子》。

第二节现实主义时期的戏剧文学一、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一)启蒙主义文学与戏剧:1、席勒和《阴谋于爱情》;2、歌德和《浮士德》。

(二)雨果的戏剧创作。

(三)果戈理和《钦差大臣》;奥斯特罗夫斯基和《大雷雨》。

二、社会问题剧(一)戏剧的复活。

(二)易卜生和《玩偶之家》、《人民公敌》。

三、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实践(一)布莱希特对传统戏剧理论的变革。

(二)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

181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82第三节现代主义时期的戏剧文学一、表现主义和荒诞派戏剧(一)奥尼尔和《榆树下的欲望》;梅特林克和《青鸟》。

(二)萨特和《禁闭》(三)贝克特和《等待戈多》二、中国现当代话剧(一)从古典戏曲到现代话剧。

(二)中国现代戏剧文学作家作品介绍。

(三)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现状。

三、戏剧探索(一)作为行为艺术的戏剧。

(二)小剧场戏剧的兴起;牟森、孟京辉与张广天的戏剧探索。

(三)作品欣赏:《彼岸》、《零档案》、《与艾滋有关》。

第四节后现代戏剧、实验戏剧、先锋戏剧一、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一)时代、技术发展背景:(二)格洛托夫斯基对戏剧本质的思考:(三)质朴戏剧(贫困戏剧)的理论要点二、格洛托夫斯基的影响三、后现代戏剧特征(一)非线性(二)非文学(三)非现实主义(四)非理性。

(五)非封闭复习与思考题:1、试述现代话剧的渊源与发展。

2、外国戏剧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产生过哪些影响?3、什么是实验戏剧?如何解读和鉴赏实验戏剧作品?拓展阅读书目:《美国戏剧史》,郭继德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戏剧研究与实践《现代美国戏剧史1900―1950》,周维培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英国戏剧史》,何其莘著,译林出版社,1999年《当代美国戏剧史1950―1995》,周维培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欧洲戏剧文学史》,郑传寅、黄蓓编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世界名剧欣赏》,谭霈生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外国戏剧名篇选读》,周红兴主编,作家出版社1986《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张耘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8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84第四章戏剧文学创作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戏剧文学创作的规律,初步掌握戏剧文学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从戏剧题材的选择、戏剧材料的加工、戏剧人物的塑造、戏剧结构的组织安排、戏剧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入手训练其实际操作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