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吻鲟《小水面、高密度、半流水》养殖方法发表时间:2008-08-05 稿件来源:易凤高游均可周国龙.1990年我国首次从美国引进的匙吻鲟鱼种,在湖北省仙桃市安家落户。
匙吻鲟适温范围广,生长速度快,饵料来源广,生产费用低,容易捕捞;匙吻鲟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昂贵,每公斤100元以上;养殖时不破坏水域环境,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匙吻鲟作为食用鱼类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农业部扶持开发的项目,至今已推广到了20个省、市进行养殖。
可是10 年过去了,我国匙吻鲟产业仍然是“既无出口、也无进口”甚至在国家的各类市场上依然无匙吻鲟的踪影。
究其原因很多,缺泛缺少养殖匙吻鲟的鱼池水面是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知名的鱼业专家都一致认定,“匙吻鲟是一种大水面养殖的鱼类”,几乎所有的教科书、网络资料都提出了养殖匙吻鲟水面至少在5亩以上的要求。
为突破制约匙吻鲟养殖的瓶颈问题,2006年3月长沙市雨花区美珍匙吻鲟养殖场正式开始了《小水面、高密度、半流水主养匙吻鲟》的探索。
用0.15亩的水面养殖550尾匙吻鲟,以人工灌溉和排水保证水质增氧能力的养殖方法开始养殖实验。
取得了成活率93.6%,纯收入22412元的好成绩,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项目实施与操作步骤1、养殖场地、设备、设施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试验池面积100平方米,水深1.70米,容量为171.4立方米,池呈长方形,四周有水泥护坡,池底为泥底,阳光充足,水质条件好,有排灌设备设施,水、电、路畅通,池塘安有一台1KW的抽水机,一台1KW浮水式增氧机,可以循环抽水交换,达到调解水质和增氧目的。
2、鱼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苗在放养前,对试验池进行彻底清塘,清除了池内污泥、池边杂草及各种鱼类,对试验池进行消毒处理,泼散生石灰15kg,曝晒7天后抽水灌池,灌池水15天后,向池塘投放青蒿子草40kg,扎成4捆,每捆10kg,分别浸泡在池塘4个角,经过4天后水质变肥,水质透明度在30cm,一个星期后,就能看到池中大量白色成团的红虫子(枝角类、崩崩虫)及其它浮游生物在水中漂浮,使匙吻鲟下塘后有足量的食用物类。
3、匙吻鲟鱼苗的放养鱼塘的养殖条件,水质及饵料等都达到放养匙吻鲟鱼苗后,2006年5月18日从湖北省仙桃市水产研究所匙吻鲟苗种繁育场购进苗种550尾,规格为8—10cm,全部投放在试验鱼池内,每平方米投放了5.5尾,搭配了鲢鱼苗60尾,鲫鱼苗100尾。
4、匙吻鲟鱼苗饲养管理匙吻鲟鱼苗下池后,巡塘观察鱼苗的游动情况,每天检测水温,早、中、晚3次,用PH试纸检测水质1次(PH值6.8—7.0为宜),为了保证池中有充足的供氧,每天早、晚开增氧机供氧,每次2小时。
每天开抽水机向池中灌水3次,每次2小时,使池水交换。
根据匙吻鲟即摄食浮游生物,又摄食人工饲料的特点,在养殖方法上采取适当培肥水质与投喂膨化颗粒饲料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匙吻鲟饵料问题。
饲养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浮游生物的培养方法:根据气候、水温分三个阶段培养浮游生物。
第一阶段:5月18日至7月18日止,每次向池塘投放青蒿子草40kg,扎成4大捆,分别浸泡在池子的4个角上,此阶段池塘水温在30度左右,青蒿子草经4天的浸泡后,全部腐烂,其草中的营养物质全部散发在水中。
在这段时间内,每4天换一次青蒿子草。
不断的向池中补给营养,使浮游生物保持相对稳定,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 cm左右。
第二阶段:7月19日至9月30日,这个阶段是高温季节,池水温在30度以上,浮游生物在高温条件下明显减少了数量。
在这一阶段坚持每隔3天换一次青蒿子草,每次只投放30kg。
使池塘中保持少量的浮游生物,池水透明度控制在40cm范围内。
第三阶段:10月1日至10月30日,青蒿子草的来源减少了,坚持每隔5天换一次青蒿子草,每次投放30kg。
进入11月份后,停止了水质培肥工作,全部投喂膨化饲料为主。
(2)膨化饲料的投喂方法:匙吻鲟鱼苗经过5个月的饲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不能满足匙吻鲟生活和生长的需要,必须用人工配合饲料补充,投喂人工饲料时要做到“三定”:①定质:饲料要新鲜,不能投喂霉变的饲料,必须保证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
②定位:投喂饲料要有固定的位置,选择鱼群活动中心位置投料。
③定时:每天凌晨4点、上午8点、晚8点在固定的时间内投喂饲料。
每次投料要根据鱼吃食情况和天气变化情况来定,一般控制在30分钟之内吃完。
如在20分钟内吃完了,说明饲料过少,及时给予少量补投。
一般晴天多投,雨天少投,天气闷热时,一天只要投喂一次,或干脆不投。
5、小水面水质的管理小水面的水质与大水面水质控制上有很大区别,小水面的水质容易培肥,而大水面培肥不是几天可办得到的,小水面水质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缺氧,而大水面缺氧现象相对要少得多。
由于小水面水体少,鱼数量密度大,匙吻鲟浮头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抽水灌池调节水质,水从南边进,从北向排出,使水形成对流变换的方式,每天加水3次,早、中、晚各1次,每次加水2小时,保证鱼池内水含溶解氧充足,匙吻鲟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速。
6、鱼病预防匙吻鲟养殖想要出效益,首先就要保证匙吻鲟养殖的成活率,要成活率高,就要预防鱼病发生,防治终年没有鱼病发生。
定期用生石灰和灭虫灵预防鱼病,每隔3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用5公斤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隔40天用灭虫灵泼洒一次,每次泼洒3—5毫升,有效控制了鱼病的发生。
7、小水面、高密度、半流水养殖匙吻鲟的试验结果①2006年11月28日,进行了测产验收,测试验鱼池,长12m,宽8m(6.2m),水深1.7m,计171.4立方米。
当年5月18日投放匙吻鲟鱼苗550尾(长8—10cm),经190天饲养管理,共起水匙吻鲟515尾,总重346.5kg,最大个体1.8公斤(70 cm),平均个体1.25kg(50cm)每立方米收获3.0尾,每立方米收获2.0kg,收获鲢鱼40kg,鲫鱼50kg,总收入35092元,每立方米204.7元,其中匙吻鲟总收入34560元,(每kg计价100元,减苗种开支7500元,饲料开支2600元,水、电费开支1200元,其他开支848元),纯收入22412元,每立方米纯收入130.8元,投入产出比为1:2.76。
②利用小水面,实施高密度,采用半流水,适当培肥水质,结合投喂膨化饲料的养殖模式,使匙吻鲟养殖成活率达到93.6%的好成绩,取得了在长沙地区养殖匙吻鲟,生长快速,群体产量高,效益明显的第一手资料。
8、2007年3月在同一处进行了用同一办法第二次养殖匙吻鲟(150尾)复试,又得到了更好的成绩,收获149尾,个体和平均重量都超过了第一次试验性养殖的结果。
通过两次养殖实践证明,采用小水面、高密度、半流水主养匙吻鲟达到了开花结果的目的。
为在长沙、湖南地区能够大规模养殖匙吻鲟,形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学、可用、可操作的原始资料。
长沙市雨花区农业林业水利局长沙市雨花区美珍匙吻鲟养殖场陕西安康百名渔民取经匙吻鲟养殖技术发布时间:2010-5-6 浏览量:1175 信息来源:陕西省渔业局近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坝乡及瀛湖周边的100多位渔民自发组织乘船前往汉水兄弟养殖有限公司瀛湖养殖基地,现场观摩学习美国匙吻鲟养殖技术。
匙吻鲟亦称匙吻猫鱼。
产于北美洲的原始鱼,为桨吻鲟的一种。
属鲟形目、匙吻鲟科,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
匙吻鲟肉质鲜美,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
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汉滨区有关部门合作,在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瀛湖库区进行嗜吻鲟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
同年,该校毕业生张磊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携手6名大学生创业于瀛湖库区,成立安康市汉水兄弟养殖有限公司,对及瀛湖库区适生鱼类进行规模化、生态化养殖。
到2009年底,公司共产出匙吻鲟8000多尾,当年实现产值30多万元,带动库区周边渔民从事匙吻鲟养殖100多户。
在学习培训现场,汉水兄弟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磊向参加学习的渔民详细讲解了匙吻鲟的基本特征、生态特征、食性、养殖和人工繁殖技术、病害防治、成鱼养殖及捕捞等养殖专业知识。
安康电视台《有事你说话》栏目组随同进行了拍摄。
匙吻鲟的养殖实用技术我要打印IE收藏放入公文包我要留言查看留言文章来源:中农商务添加人:radiance添加时间:2008-9-10 16:39:57匙吻鲟自1988年从美国引进我国以来,经过十年的养殖,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匙吻鲟以其适温范围广。
生长快、饵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关注。
匙吻鲟的经济价值很高,肉质极为鲜美,尤其是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酒宴的上等佳肴;其卵可加工制成出口创汇的高级鱼子酱;匙吻鲟皮可制成优质皮革,它全身都是宝,加上匙吻鲟是畅销的珍稀观赏鱼类,价格昂贵,所以其经济价值更高。
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匙吻鲟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广受欢迎的又一个名优新品种。
为了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匙吻鲟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现简要概述如下:一、匙吻鲟的基本特性。
匙吻鲟(Polyodonspathala),是北美产的一种名优鱼类。
匙吻鲟是世界上现有的匙吻鲟科鱼类中仅有两个种的其中一种,是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
据报导,匙吻鲟分布于密西西比河流域。
亚拉巴马州西部至得克萨斯州东部,以及密执安湖、休伦湖和伊利湖等地。
它的吻特别长,呈扁平,如桨状,匙吻鲟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一些斑点间在其中;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
匙吻阂的个体较大,寿命在30年以上。
匙吻鲟的性成熟较晚,一般要在8龄以上才性成熟。
在美国,每年4一6月为产卵盛期。
当水温在16℃以上时,成熟的雌雄亲鱼随着河水上涨而溯河洄游,大多群集在拦河坝有浅水和有砂砾的水下进行产卵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其繁殖所排出的卵子为粘性卵,多粘附在石砾或水草上,在水温16℃左右约需一星期孵出仔鱼。
该鱼同样可进行人工繁殖,采用类似繁殖家鱼的方法给成熟的亲鱼注射激素,可获得人工受精卵,通过脱粘处理,把受精卵置于孵化缸内孵化,是解决种苗的主要途径。
匙吻鲟的食性类似我国的鳙鱼,是以摄食浮游动物为饵料的,是滤食性鱼类。
二、鱼苗的培育。
鱼苗培育阶段是匙吻鲟养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难度较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大量鱼苗死亡,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苗种应放在长5.6米、宽1.5米的长方形或圆形槽内,也可以利用四大家鱼圆形产卵池和孵化环道来放苗种;刚开始水槽内的水应在40一50厘米,以后水糟内的水量必须逐渐增加,鱼苗放入10天后,水深应保持在80厘米以上;水温控制在13℃一26℃之间;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鱼苗500一600尾为宜,这期间它主要摄食小型浮游动物,每隔2小时投饵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