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石油贸易现状分析报告一 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再创新高(一)中国继续维持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地位结合中国海关统计,预计2018年我国原油进口总量为4 6亿吨(927万桶/日),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 0%,继续维持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地位(见图1)㊂2018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至70 8%,比2017年提高2 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㊂图1 中国和美国原油进口量变化趋势结合需求面来看,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石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石油表观需求量近6 5亿吨,同比增长5 5%(见图2)㊂从实际加工量来看,2018年,中国原油加工量为6亿吨,同比增长6 3%,主要原因一是云南石化和惠炼二期开工率有所提高㊁华北石化等主营炼厂改扩建,原油加工量逐步上升,此外,部分地炼炼能装置规模继续扩张,比如中海东营石化扩能350万吨等;二是较好的炼油毛利也支撑炼厂维持较高的开工率㊂图2 中国原油产量和需求量情况从供应面来看,2018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 9亿吨,同比下降1 3%,为10年来最低水平㊂2015年以来,由于油价下跌,中国原油产量不断下降,已连续3年低于2亿吨水平㊂与此同时,结合发改委相关数据,2018年中国商业原油库存一度降至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客观上也推动了原油进口继续增长㊂(二)进口来源发生较大变化从进口来源地看,中东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区,但随着地方炼厂加大对前苏联㊁美洲㊁非洲等地区的原油采购力度,我国原油进口来源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㊂中东仍是我国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区㊂结合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从中东进口原油2 0亿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43 7%,中东仍保持了中国最大进口来源地区地位,份额较上年提升0 4个百分点,结束四年连降态势(见图3)㊂非洲地区一直是中国原油进口第二大来源区域㊂2018年,中国从非洲地区进口原油数量为8742万吨,同比增加6 0%,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图3 我国原油进口(分地区)变化趋势18 9%,较上年下降0 8个百分点㊂2018年第三季度后,地炼进口非洲原油数量显著回落,非洲原油进口增速放缓,但总进口量仍处于高位㊂前苏联地区是我国原油进口第三大来源地㊂2018年中国从前苏联地区进口原油7442万吨,同比增长17 1%,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6 1%,较上年增加0 8个百分点㊂其中,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数量高达7042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5 5%,俄罗斯也连续三年超过沙特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㊂一方面,2018年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产,从俄罗斯输送至中国的原油进口量由每年15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另一方面,由于从俄罗斯东部港口进口的ESPO原油采购灵活,加之运输距离近㊁周期短,继续受到地炼的青睐,地炼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超过进口总量的20%,ESPO原油进口量预计同比大幅增长23%㊂美洲是我国原油进口第四大来源地,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区域㊂2018年,预计中国从美洲地区进口原油数量为7620万吨,同比增长14 0%,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6 5%㊂近年来,美国页岩油和巴西深水项目产量不断提高,美洲地区原油产量大幅增长,尤其伴随着2015年美国原油出口解禁,美国原油出口呈现大规模增长㊂2018年中国进口美国原油总量为1228万吨,同比增加463万吨,增幅达60 5%㊂当前,亚太地区已成为美国原油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尽管中国进口美国原油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一定影响,但美国仍成为中国原油前十大进口国之一㊂此外,随着巴西原油供应的增加,以及巴西原油经济性凸显,2018年地炼大幅增加巴西原油的采购力度,其中巴西的Lula原油成为地炼2018年采购的主要油种,同比增长162%,带动我国自巴西进口的原油也呈现快速增长㊂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从亚太地区和欧洲进口原油相对较少,且进口量呈下降态势㊂2018年,中国从亚太地区进口原油数量预计为1338万吨,同比减少10 7%,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比例为2 9%;2018年,受油田和基础设施老化影响,北海地区原油装船量明显减少,预计中国从欧洲地区进口原油为862万吨,同比减少12 6%,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 9%㊂(三)进口主体更加多元化1 主营石油公司进口稳中趋降长期以来,国有贸易公司在我国原油进口中占主导地位㊂2015年以来,我国原油贸易政策加速放开,国有贸易公司在我国原油进口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原油进口份额呈现下降趋势㊂结合发改委数据,预计2018年主营石油公司的原油进口量为3 6亿吨,占全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7 8%,较上年下降4 3个百分点(见图4)㊂2 地方炼厂进口增速放缓截止到2018年11月,共有41家民营或地方炼厂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原油加工能力总计为18960万吨,进口原油使用量总计为13264万吨㊂从实际进口量来看, 双权 放开以来,以地方炼厂为代表的新力量炼厂进口量连续3年攀升㊂但2018年以来,受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实施㊁银行信贷政策收紧㊁环保执法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多数地炼运行成本增加,经营效益下滑,进口原油增速放缓(见图5)㊂预计2018年地方炼厂原油进口量为10355万吨左右,比2017年增长10 5%,增速较2017年回落29个百分点㊂图4㊀主营公司原油进口量图5㊀地方炼厂原油进口变化趋势(一)成品油出口增速重回两位数时代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之替代能源发展,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继续放缓,同比仅增长3% 4%;同时,中石油云南炼厂和中海油惠炼二期开工率上升,以及第四季度中石油华北石化等改扩建投产,中国原油加工量继续走高,国内成品油资源过剩问题更加严峻,成品油出口增速重回两位数时代,全年成品油出口总量增至460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 4%(见图6);中国成品油净出口规模或将超过韩国,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成品油净出口国㊂图6 我国成品油出口变化趋势1 汽油成为成品油出口快速增长的“领头羊”2018年,我国汽油出口量继续飙升,全年出口量为1288万吨,同比增长22 0%㊂汽油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油终端需求增速持续放缓㊂受乘用车销量低迷㊁电动车和乙醇汽油等替代产品及替代燃料快速发展的影响,加之高铁和共享单车等因素的冲击,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出现多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从7月份起,汽车销量首次连续六个月同比下降,尤其9 12月汽油销量降幅均超过10%㊂此外,在年初跨区套利窗口打开的推动下,改性乙醇进口量再度快速增长,虽然4月份起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从美国进口改性乙醇的需求锐减,但全年我国改性乙醇进口量仍有60万吨,远超上年的1万吨左右,推动国内汽油总供应量上升㊂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的汽油需求量仅上升4 2%,远低于过去5年年均10%的增幅,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汽油出口㊂2 柴油出口量再创新高,但增速减缓2015年以来,中国炼能不断提高,但柴油终端消费总体维持疲软态势,柴油出口量年年创新高成为常态,连续3年成为中国成品油出口市场的第一大品种㊂2018年,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㊁工业和物流业稳中趋缓的影响下,中国柴油需求增长回落㊂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 7%,低于2017年同期的6 9%㊂2018年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4 3%,也低于2017年同期的6 0%㊂同期,柴油需求增长回落至1% 2%㊂在中国国内柴油供应过剩压力加剧的情况下,柴油出口量继续走高,3月㊁5月出口量均高达200万吨,远高于154万吨的月均水平,1 8月共出口1325万吨,同比增长22 2%,高于2017年全年增长12%的水平㊂但9月份以后,受柴油出口配额紧张,以及国内终端需求稍有回暖的支撑,柴油出口骤降,尤其是9月㊁11月㊁12月同比出现负增长㊂从全年来看,柴油出口量达到1853万吨,同比增长7 4%㊂3 航煤出口量仍然保持高位2018年,我国航煤出口恢复快速增长,航煤出口量进一步攀升至1467万吨,同比增长11 3%㊂近年来,国内航空客货运市场需求旺盛,航空运输周转率保持高速增长㊂但201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我国民航货运市场需求有所放缓,但民航货运周转量增长总体仍然较为稳健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民航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7 8%,较上年同期下降2 3个百分点;民航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2 6%,较上年同期下降1 2个百分点㊂结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8年中国航煤需求同比增长12%左右,煤油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3%,国内航煤产量增速仍超过需求增速,推动我国航煤出口继续增加㊂(二)成品油出口方式进一步向一般贸易转变截至目前,2018年已下发的成品油出口配额累计达到4800万吨,其中一般贸易配额共计4050万吨,占比高达84 5%㊂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 11月,一般贸易出口量为3264万吨,占成品油出口总量的70 9%,较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来料加工出口量为156万吨,仅占成品油出口总量的3 4%㊂此外,随着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成品油配额下放形式也逐步改革,出口配额或不再遵循按季度发放的形式,而是通过分批下发,并根据后期市场变化及时补发新的配额㊂(三)成品油向亚太区外出口快速增长从流向看,2018年,亚太依然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市场,主要目的国为新加坡㊁马来西亚㊁印度尼西亚㊁越南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㊂但近年来,受欧美㊁中东等地区,以及亚太区内韩国㊁印度等国成品油出口量日益增加的影响,中国的成品油传统出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推动中国成品油出口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㊂1 汽油出口亚太份额大幅下降,向区外墨西哥、阿曼和阿联酋等国延伸伴随着亚太区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㊁国内汽油供应的快速增长,我国汽油出口开始向墨西哥㊁阿曼和阿联酋等国延伸㊂2018年,中国出口到东南亚的汽油份额由2017年的95%大幅下降至83%㊂分国家看,新加坡仍是我国汽油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出口量为876万吨,同比增长40 6%;向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出口呈下降趋势,出口量分别同比下降52 8%㊁35 3%;受越南新炼厂投产的影响,向越南出口汽油数量由上年的12万吨降至4万吨(见图7)㊂与此同时,中国对墨西哥的汽油出口出现快速增长,出口量超过80万吨,同比增长70%,墨西哥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我国第三大汽油出口目的地㊂此外,中国对阿曼出口量从零增长到28万吨,对阿联酋出口量从10万吨增至32万吨㊂2 柴油出口亚太地区份额总体趋降,出口欧美和非洲份额快速提高与汽油出口类似,我国柴油出口也主要集中在亚太市场,其份额总体呈下滑趋势(见图8)㊂2018年,中国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柴油比例由2017年的96 6%降至89%;而向欧美和非洲等地的柴油出口比例快速提高,由2017年的3 3%提高至11 1%㊂从出口目的国来看,新加坡仍是中国柴油图7㊀我国主要汽油出口目的国趋势变化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但2018年以来对其出口出现下降,预计全年出口量为414万吨,同比下降3 5%,出口份额为22%,较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㊂图8㊀我国柴油出口流向(分地区)3 销往亚太地区的航煤下降,而销往欧美的航煤增加中国航煤传统的出口对象为亚太地区㊂但近年来,在国内航煤资源持续过剩的局面下,中国主要炼油企业积极寻求航煤出路,开拓亚太区外市场,航煤出口地区结构悄然改变,主要体现为中国出口至欧美市场的航煤数量稳中有升(见图9)㊂2018年,中国向亚太地区的航煤出口恢复增长,出口量突破1000万吨,同比增长22 6%,占中国航煤出口总量的70%,较上年同期提高4 2个百分点;中国向欧美的航煤出口稳中有升,出口量为362万吨,同比增长3 7%,占中国航煤出口总量的25%,较上年同期下降3 5个百分点㊂图9 我国航煤出口流向(分地区)(四)成品油大船跨区贸易快速发展近年来,亚太地区炼油产能持续扩张,区内成品油供应总体过剩,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开辟区外贸易成为必然趋势㊂2018年中国成品油大船跨区贸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继续通过大船拼装以及仓储运作等方式,将成品油贸易拓展至西北欧㊁地中海㊁北美㊁拉美以及非洲等区外市场㊂继2017年租用2条VLCC拼装柴油出口欧洲初见成效以后,2018年中石化进一步加大运作力度,租用4条新造VLCC(30万吨级)拼装柴油出口到欧洲市场㊂三 2018年中国石脑油和燃料油等油品贸易表现出不同特征除汽煤柴等主要品种外,2018年我国石脑油和燃料油等油品贸易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㊂(一)石脑油进口恢复增长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地炼进口原油加工比例的持续提高,石脑油收率提高,进而使中国石脑油供需缺口进一步收窄,2017年石脑油进口量7年来首次出现下滑㊂然而,随着地炼重整装置的陆续上马,地炼自用石脑油比例大幅提高,国内石脑油产量增长有限,推动中国石脑油进口在经历短暂下降之后再度恢复增长㊂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山东地炼投产的重整装置能力高达1120万吨,而全国石脑油产量仅同比增长不到4%(约135万吨),全年石脑油进口747万吨,同比增长12%㊂从进口来源看,2018年,中国从印度和阿尔及利亚进口石脑油激增,分别同比增长78%㊁137%,其中印度超越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二大石脑油进口国,而阿尔及利亚也跻身中国四大石脑油进口国之列㊂(二)燃料油进口连续两年保持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燃料油进口以船用保税油为主㊂2015年以前,受国家原油贸易政策限制,燃料油过去作为地方炼厂的主要进料,一直是进口量最多的油品品种,但自中国原油进口 双权 放开后,地炼加工原料瓶颈消除,对进口直馏燃料油需求大幅萎缩㊂从2017年起,船用油受经济回暖影响,船运市场整体有所改善,国际运输货量需求恢复增长,中国燃料油进口止跌回升㊂2018年,舟山地区跨港加油需求快速增长,拉动燃料油进口量继续回升至1666万吨,同比增长21 8%㊂从进口来源看,中国燃料油进口来源国也持续发生着重要变化㊂2018年,中国自马来西亚和阿联酋的燃料油进口量快速增长㊂其中,马来西亚成为继新加坡之后中国燃料油进口的又一重要来源国,自马来西亚进口量高达467万吨,同比增长2 3倍,占中国燃料油进口总量的30%,较2017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此外,阿联酋跻身中国前四大燃料油进口国,自阿联酋进口量超过185万吨,同比增长1倍㊂(三)行业监管逐步完善,混芳、轻循环油等进口隐性资源表现不一自2018年3月1日成品油消费税新政落地后,调油商 变票 难度加大,成品油发票一度难求,调油商的调和利润大幅下降,混芳进口受到严重冲击,呈现明显下降的走势㊂2018年我国混芳进口量降至489万吨左右,同比下降58%㊂此外,与混芳不同,轻循环油进口从6月份起出现止跌回升的逆向势头,全年进口798万吨,同比大增43%,其主要原因是2018年下半年中国柴油价格有所上涨,国内农用及工业用柴油需求逐步回暖,而作为调混柴油主要原料的轻循环油因此得到调油商和贸易商的青睐㊂四 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一)2019年原油进口总量仍将保持增长在民营炼厂投产和国内原油产量增幅有限的情况下,预计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至4 9亿吨(合984万桶/日),仍维持较高水平㊂从新增炼能来看,2019年我国炼能将新增0 6亿吨/年至8 8亿吨/年,但主要新增炼化项目可能推迟开工㊂大连恒力石化(2000万吨)或推迟至2019年第一季度全线开工;浙江石化一期(2000万吨)预计2019年第三季度投产,中石化湛江中科一体化项目(1000万吨)可能于2019年底投产㊂此外,商务部公告显示,2019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0200万吨,比2018年增加近6000万吨㊂预计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将在原有原油进口配额基础上获得新增进口配额,成达新能源㊁科利达㊁联合石化和万通石化等地炼将新增进口允许量,滨阳燃化㊁盘锦浩业和缘泰石化等地炼有望获得进口允许量㊂此外,2015年以来,我国原油产量一直处于下降态势㊂目前我国多数油田生产成本较高,基础设施逐渐老化,整体维护成本较高㊂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原油产量或将有所提高,预计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小幅增加249万吨(5万桶/日)至1 91亿吨,增幅较为有限,客观上对原油进口构成支持㊂(二)我国进口原油来源或将发生重要变化从全球原油供应来看,2019年上半年OPEC与非OPEC产油国将实施新的减产协议,其中OPEC减产80万桶/日,非OPEC减产40万桶/日;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巴西石油产量恢复增长,或对我国原油进口来源产生一定影响㊂1 中东仍将是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区2018年11月5日,美国重启对伊朗的制裁,但给予中国大陆㊁印度㊁希腊㊁意大利㊁中国台湾㊁日本㊁土耳其㊁韩国8个国家和地区180天豁免㊂受此影响,预计2019年中国进口伊朗原油总量将显著低于2018年㊂此外,受主要产油国减产影响,中东原油出口资源继续抽紧㊂但考虑到我国两大民营炼化项目 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相继投产,这两个炼厂均为加工中重质原油设计,分别与沙特签订了13万桶/日和17万桶/日的供应长约;且中化泉州炼厂和弘润炼厂的沙特原油供应量将有所增加,预计我国从中东国家的原油进口比重大体持稳,中东仍将是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区㊂2 我国进口美国原油数量有望恢复随着美国原油产量的快速增长和出口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美国原油出口量迅速增长㊂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有望突破1200万桶/日,随着2019年管道逐渐投产运营,美国出口量将进一步提高,美国原油将成为我国原油进口的重要增长来源㊂2018年美国已成为我国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之一,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中国有望重启从美国的原油进口,预计2019年进口美国原油逐步恢复,在两国谈判进展顺利情况下,中国进口美国原油数量有望再创新高㊂3 沙特将与俄罗斯争夺我国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地位一方面,由于卢布贬值,俄罗斯国内经济恶化,加之美国制裁等因素,俄罗斯将尽可能增产以增加财政收入,预计2019年俄罗斯原油产量将进一步增加至1120万桶/日,原油出口量将稳步增加,加之中俄原油管道的顺利投产确保管输原油数量保持稳定,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数量预计仍将维持高位㊂另一方面,沙特计划加大在中国的布局,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中国已参股的炼化项目包括浙江石化㊁福建联合石化㊁辽东湾项目等㊂此外,2019年开工的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均与沙特签订长约,沙特与俄罗斯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或更加激烈㊂五 2019年中国成品油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成品油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在国内经济增长趋稳的宏观背景下,预计中国成品油需求总体维持低速增长㊂但考虑到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一期有望于2019年相继投产,届时国内成品油资源过剩压力剧增,继续扩大出口仍是消化国内剩余炼能的重要出路㊂这两家大型民营炼厂或有望获批成品油出口配额,从而推动我国成品油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㊂预计2019年我国成品油出口或突破5300万吨,同比增长近15%㊂(二)成品油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继续向区外市场延伸从全球成品油供需格局看,2019年全球新增炼能主要来自亚太㊁中东等地区,拉美㊁非洲㊁欧美基本没有新炼油项目上马㊂2019年汽柴油缺口仍主要集中在拉美和非洲地区,航煤缺口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欧洲地区㊂2019年,我国成品油跨区贸易规模仍有望继续增长㊂目前,中国成品油出口目标市场依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但随着东南亚地区的成品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炼油企业亟待扩大对南亚㊁澳洲㊁非洲㊁拉美等区外市场的出口力度,尤其是在 一带一路 倡议带动下,重点开拓孟加拉国㊁斯里兰卡㊁巴基斯坦㊁澳大利亚㊁南非㊁法国㊁荷兰㊁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市场㊂(三)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加快,成品油出口主体多元化自2015年进口原油 双权 放开后,2016年地炼曾短暂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㊂目前,中国的成品油出口仍以中石化㊁中石油㊁中海油和中化4家国有石油企业为主㊂随着恒力石化㊁浙江石化和盛虹石化等大型炼厂相继投产,加上地炼原油加工量持续提高,国内成品油过剩的局面将不断蔓延㊂2019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成品油出口政策或将适当放宽,出口权有望向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两家大型民营炼厂放开,届时国有石油企业和民营炼厂将共同开展成品油出口业务,多元化的出口主体局面有望逐步形成㊂(四)石脑油进口继续保持增长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和油品质量升级的重视,以及顺应由传统炼油向炼化一体化升级转型的市场趋势,地炼积极投建重整装置,既可满足高标号汽油的生产需求,也可作为后续拓展化工产业链的基础㊂据不完全统计,2019 2020年,地炼重整产能还将继续扩大,预计投产的重整产能有望达3000万吨(部分计划投产项目见表1)㊂因此,2019年还有更多民营或地方炼厂上重整装置,国内石脑油需求有望继续增长,届时国内石脑油供需缺口拉大,企业将加大对石脑油的进口,预计2019年我国石脑油进口将继续保持增长㊂表1 未来新增重整装置投产情况(五)LPG进口恢复快速增长尽管2018年第四季度化工需求有所回落,但从中短期看,国内丙烷脱氢装置的利润仍将较为稳健,带动国内市场对丙烷需求量稳步增加;同时,中国炼油企业生产高质量国Ⅵ汽油将使LPG原料用量增多,因此LPG供需缺口仍将持续存在㊂此外,考虑到2019年浙江卫星石化二期㊁宁波福基石化二期㊁天津渤化二期㊁东莞巨正科技一期4套PDH装置有望相继投产,预计新增产能超过200万吨/年,届时我国LPG进口又将迎来快速增长期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