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展示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启龙maqilong2004@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技术系 甘肃 甘南 747000
【摘要】近几年,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但由于本专业学科背景复杂,使得许多院校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之间出现很大差异,作者在对25所具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所在院系、学位授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即:教育技术学专业大多数设置在其他专业院系之下,独立建系的较少;AECT94教育技术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制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大多仍局限于教育系统内;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比例不协调,选修课比例太小,技术类课程比例较大。根据上述现状作者预测了教育技术专业的三个发展趋势,即:专业方向将更加明确;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企业教育培训领域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现状;发展趋势
从我国高等院校开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该专业越办越热。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首先开设了电化教育专业;1983年,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专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育技术学确立为教育学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截止2002年,我国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近30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全国又有30多所院校开办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热”发展之下,对其专业培养目标、学位授予、课程体系等进行“冷”思考,无疑对今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各院校网站;研究对象为国内25所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研究内容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在院系、培养目标、学位授予、课程体系等。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多数在其他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同的高校其教育技术学专业分属不同的院、系;受院、系学科背景的影响,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异很大,层次不一。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在院系
在作者调查的25所院校中,不同的院校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不同的学院或系,作者大致将这些学院或系分成四类:教育类学院、教育技术类学院、传播类学院和信息类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各类学院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在院系分布情况
所在院系 学院举例 教育类学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类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传播类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信息类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系、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上海数理信息学院 从表1可以看出,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教育类学院”的有6所,设置在“传播类学院”的有7所,设置在“信息类学院”的有8所,而将教育技术学专业独立建成院系的只有4所。在各学院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设置和归属也较为复杂,有的设在教育学系,有的设在传播学系、也有些设在新闻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物理系或信息技术系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专业成长的学科背景较为复杂。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位授予
在作者调查的25所院校中,其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位授予一般有两种规定:一种为“理学学士”;另一种为“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见表2)。
表2 教育技术学专业授予学位情况
授予学位 学 校 举 例
理学学士 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徐州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分支科学”[1],因此理应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而且“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1],理应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这种学位授予,一方面与该专业的学科成长背景有关。如:河南师范大学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这样一个偏重理科的院系,故它授予的学位为“理学学士”,而浙江大学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教育学院这样一个偏重教育学学科的院系,故它授予的学位为“教育学学士”。另一方面又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有关,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及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彼此渗透的基础上诞生的,并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
各校在确定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时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二是毕业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作者也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1、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在作者调查的25所院校中,其所确定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提出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应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
①既掌握教育理论(思想、方法),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
②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能力;
③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能力; ④设计、开发、制作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的能力;
⑤摄录像、编辑、播出与制作影视、录音教材的能力;
⑥教育与培训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制作、远程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者还是在努力寻找着“教育”和“技术”的切合点,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电教系的学生,搞理论不如教育系,搞技术不如计算机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技术”的定位,“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这些字眼都是出现在各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中,而具体的能力如“编制教学软件”、“摄录像能力”等更是层出不穷,这与我国教育技术的历史渊源密不可分,“电化教育”的一个“电”字便为我国教育技术定下了“媒体主导”的基调,从一开始用幻灯、投影,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再到计算机、网络,一次次的媒体技术的进步带动着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心不断转移,这反映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则表现为:罗列出各式各样的媒体制作能力,这样既缺乏重点,又没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根据国内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应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意识等)。
另外,在作者的统计中,第②项出现次数最多,第③项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第④、⑤项是有哈尔滨师范大学提出的,第⑥项是由浙江大学提出的。第②、③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ECT94教育技术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2、就业方向
在作者调查的25所院校中,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中提出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
①各级各类学校(师范学校、中等学校)的教育技术课师资;
②各级电教馆、学校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
③各级电视台、新闻媒介系统;
④社会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的相关岗位;
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师资。
在作者的调查统计中,大多数院校提出的就业方向集中于①、②、⑤方向,只有少数院校提出了③、④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大多局限于教育系统内。这种封闭式的培养模式与国外的做法恰恰相反,如美国的印地安那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对于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更倾向于在公司或政府机构中进行培训或产品开发[2],而我国在这方面是显得较为薄弱。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教育技术学成长的学科背景不同,各院系的专业定位也存在差异,因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纷繁复杂,各院校不尽相同,作者从课程结构类型、选修课专业方向、各类专业课比例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1、课程结构类型
在作者调查的25所院校中,各院校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课程结构纷繁复杂,差异较大,主要有:
“普通(公共)教育类课程——综合教育类课程——教育理论与技能类课程——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类课程”(西北师范大学);
“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华东师范大学);
“通识课程(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必修+选修)——专业基础课(必修+选修)——专业课程(必修+选修)——教育专修课程(必修+选修)”(首都师范大学);
“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其他教学环节”(陕西师范大学);
“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教学”(徐州师范大学); “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实验实践课——潜在课程”(哈尔滨师范大学)。
在作者的调查统计过程中发现,不仅各院校的课程结构类型差异较大,而且每种类型下开设的课程门数也各不相同,作者对25所院校的课程作了一个粗略统计,发现只有“教育技术学”一门课是所有院校都开设的,有的院校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如“教学设计”都没开设。
2、专业方向
在作者调查的25所院校中,某些院校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中采用分方向选修的课程体系,如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设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计算机教育应用”、“影视媒体”三个选修方向;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设有设有“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师资”三个选修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设有“教育软件工程”选修方向;曲阜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设有“计算机教育应用”、“电视编导”两个选修方向等。大多数学校并未区分专业方向,如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这种不区分专业方向或专业方向设置混乱的现象是造成课程设置纷繁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适应“政府分类指导、学校分类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初步确定了教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