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法律规范
认真学习准确,依法调整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张恒顺国家劳动关系三方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秘书长主要内容:一、《劳动合同法》和《实施条例》起草的背景1、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送审稿的内容;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及20XX年劳动法制建设;3、《实施条例》起草的三个基本原则。二、《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1、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问题;2、关于终止、解除劳动合同、企业裁员与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3、关于企业民主管理形式与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问题;4、关于企业用工规范,工资支付规范和实行“同工同酬”原则问题。三、进一步做好企业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1、落实《调解仲裁法》要努力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建设;
2、面对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长的形势必须加强争议预防工作;
3、全面提高劳动争议调解员的素质和能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劳动合同法》和《实施条例》起草的背景简介《劳动合同法》立法的指导思想 1、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送审稿的内容 1、调整范围不能适应现实情况; 2、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短期化使
劳动关系不稳定、用劳务关系取代劳动关系以规避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等问题; 3、劳动法相关内容过少,使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不完善且操作性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 20XX年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何鲁丽副委员长做了“当前劳动关系现状及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普遍”的报告。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从检查情况看,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定义务,不愿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合同。大部分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内,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明显。
有的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试用期,试用期过后就不续用,以此盘剥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许多劳动合同虽然有劳动报酬的条款,但没有写明具体数额,有的仅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和用人单位的权利,有的甚至规定“生老病死都与企业无关”、“发生事故企业不负任何责任”等违法条款。有些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与劳动者协商,甚至让劳动者在空白合同上签字。 2、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拖欠工资现象仍时有发生,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据20XX年4月的抽样调查显示,12.7%的职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些企业随意调高劳动定额、降低计件单价,工人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定额任务,
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个别地方最低工资标准偏低,不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有些地方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问题仍然严重。20XX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查处的各类案件中,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占41%。另据检查组问卷调查,在近一年中,有7.8%的员工被拖欠过工资,工资平均被拖欠3.2个月,人均被拖欠金额2184元;问题严重的省有16.1%的职工被拖欠过工资。
3、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劳动条件差相当一部分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定,要求劳动者超时加班,并且不付加班工资,特别是一些生产季节性强、突击任务多的企业,劳动者每日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有的企业将“四班三运转”改为“三班三运转”,劳动者很少有正常休息日。一些企业设备陈旧、作业环境差,劳动者直接受粉尘、噪音、高温甚至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工伤事故经常发生,职业病危害严重。一些企业不执行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不少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被企业解雇或者不发工资。
4、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欠缴保险费现象严重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人群主要是国有、集体单位职工,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没有参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也难以按现行制度参保。多数地方的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地市级甚至县级统筹,难以有效发挥互济功能,也造成目前养老保险关系难以异
地转移,进城务工人员参保积极性不高。一些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或采取瞒报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的方式少缴社会保险费。5、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不足,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效率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力量不足,手段软弱,对违法行为查处不力。许多地方仅能对投诉举报的案件进行查处,没有建立有效地防范机制;对已经查处的案件惩处力度不够,达不到震慑违法用人单位的目的。各地普遍反映,目前实行的劳动争议“一调一裁两审”制度,如果走完全部程序的期限,需要一年以上。劳动争议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直接影响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6、劳动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劳动者生命健康权受到严重侵害仅就20XX年国家统计,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691057起,死亡119827人。许多企业为了赚钱,不顾工人死活,不为职工提供劳动保护。特别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都明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具体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 20XX年是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年”,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XX年度立法程序的法律有:《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说明:除《劳动合同法》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起草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外,其他法律草案均由全国人大常
委会自己主持起草的。
附:相关资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劳动关系变化的特点 A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用工制度的基本内容:劳动关系实现契约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劳动保障的完全社会化;劳动管理行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附: 劳动关系市场化以后出现的问题在劳动关系市场化建立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传统国有企业面临着体制的转轨问题,在十多年的实践中“三种行为交叉存在”所带来的问题至今仍未能消除。法律行为-------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国家行为-------在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中,通过“下岗分流”使在职职工进入再就业领域;企业行为-------在以上两种行为的“挤压下”,企业采取“在职职工内部退养、提前离岗”方式,裁剪在岗的职工。问题: 同一体制下的职工群体通过“三种行为”变成了“不同待遇、不同身份”的群体,他们的基本劳动权利没有了保障,经济收入与在岗职工出现了差距。
B 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中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远没有达到改革初期预想的效果,社会保障面和保障水平与保障制度本身的客观要求相差很大。如:我国建立起比较早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行了“个人帐户制度”,个人帐户里的钱是为了退休后养老用的。可现实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