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市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教程文件

m市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教程文件

******** 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 **** 市城乡规划局 2013 年 10 月 目录 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和要求 ...................................... 0

第一节 规划编制背景 .............................................. 0...

第二节 规划编制要求 .............................................. 0...

第二章 **** 市产业发展现状 ........................................ 1

第三章 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策略 .............................. 2

第一节 借鉴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经验 ........................ 2.

第二节 发挥 **** 与**** 的主要优势 ................................... 3..

第四章 发展定位和目标 .......................................... 3

第一节 发展定位 .................................................. 3...

第二节 发展目标 .................................................. 4...

第三节 产业用地规模预测 ........................................... 4..

第五章 空间布局规划 ............................................ 5

第一节 空间布局原则 ..................................................................... 5..

.

第二节 空间布局模式 ..................................................................... 6..

. 第三节 空间布局结构 ..................................................................... 8..

.

第四节 既有园区空间整合规划 ..................................................................... 1..

2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和要求 第一节 规划编制背景 2013 年 9 月 8 日,**** 市政府与 **** 科技园区管委会签 订战

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创新驱动、区域合作” ,携手 共建 ******** 科技园。 依托“ ******** 科技园”,全面整合 **** 资源,用好用足 **** 要素,发挥 **** 外部动力、内生动力和干部动力,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 **** 经 济“升级版”。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 底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建设全 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第二节 规划编制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紧扣“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主基调、 “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 持“四化同步” ,按照“以都市农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农 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工业,以旅游业为 龙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 示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目标,以 ******** 科技园为 统领,依靠科技创新, 加强区域合作,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 力求实现“四个突破” ,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 升级,加快形成具有 **** 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章 **** 市产业发展现状 2012 年,全市生产总值 1710.30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

为4.2 : 42.0 : 53.8,其中一产增加值 72.28 亿元,同比增 长 8.5%;二产增加值 717.32 亿元,同比增长 18.8%;三 产增加值

920.70 亿元,同比增长 14.1 %。初步形成了以装 备制造、磷煤化

工、铝及铝加工、现代药业、特色食品、烟 草制品为主的六大特色支柱产业,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发展方面 :畜、禽、蛋、奶、果、蔬、茶、药等产 业形成一定规 模, 畜牧业 产值 占农 业产 值 的比 重达到 31.56%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1.29% ,粮经比达到 3: 7。但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设施农业比重较低、规模化效应 不突出、产业化程度不高、综合效益较低,对农民增收贡献 率还不大。 工业发展方面: 园区工业增加值实现 348.04 亿元,占 全市工业增加值 65.09% ,园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承载力、 配套力和聚集力不断增强。 麦架 -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 小河 - 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 白云铝及铝加工基地核心区总 体实现“九通一平” ,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开阳磷 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修文扎佐医药产业园、乌当医药食品 工业园等园区核心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 。但仍存在工业 结构不够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园区整体承载力不 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高等问题。 服务业发展方面: 初步形成了以旅游、商贸、物流、会 展、金融等为主的服务业发展体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83.19 亿元;接待国内游客达 6332.59 万人次,接待外国 游客 11.6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602.70 亿元;物流业总收 入为 288.76 亿元;会展综合经济效益达 100 亿元;全市银 行业金融机构达 22 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60 家,城市金融 要素加快聚集;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

53.83% 。但服 务业发展的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业态不丰富、

现代服 务业比重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三章 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策略 第一节 借鉴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经验 从北京 **** 发展历程和发展要素来看, **** 发展主要融 合了科技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市场环境、政府职 能、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要素。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 互协调,共同推动了北京 **** 的发展。 ******** 科技园应借 鉴北京 **** 的发展经验,整合资源

要素,推动科技园全面发 展。

第二节 发挥 **** 与**** 的主要优势 **** 的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叠 加优势、

产业基础优势。 **** 的优势:创新资源高度丰富、创新人才高度聚集、 创新环境

高度发展。 高位对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 市“双示范”。 1.**** 进入区域合作发展新阶段,要求发挥自身优势, 输出园区要素、模式和经验,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 优化配置,促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升级。 2.**** 市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需 求,吸引

和聚集人才、技术、金融、政策等优质创新要素, 增强创新驱动力。

第四章 发展定位和目标 第一节 发展定位 ******** 科技园是一个园区化的发展平台、空间性的概 念平台、

开放性的政策平台,发展定位是: —— **** 全国发展战略布局先导区 充分对接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合作和“全球全 国科技创新大循环”发展机制,推动区域间发展要素和创新 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合作、资源共 享、协同创新的产业升级发展模式,使 **** 成为 **** 科技资 源辐射带动的重要城市。

——全国生态文明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融合发展示范 区 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生态文明体系 和自主创新体系有机融合,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转型发展,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自主创新相互促进、相 得益彰的典范。 ——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 发挥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对接,加快培 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和市场占有率,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西部地区高 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 ******** 科技园,统筹推进全市产业科学布局 和转型升级,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高新技 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现代服务业占第三 产业的比重, 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形成生态从严保护、 空间合理布局、资源高效利用、区域错位发展、产业转型升 级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到 2015 年,全市 GDP 占全省的比重达 28% ;高新技 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 23%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 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 50% ;力争工业增加值比 2012 年翻 一番,全部产业园区实现“九通一平” ,园区工业总产值占 工业总产值的 80% 以上。 到 2020 年,全市 GDP 占全省的比重达 30% 以上;高 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 38% ,高新技术企业产 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 70% ;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 产值的 90% ,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 成。

第三节 产业用地规模预测 按照工业分门类增加值和用地规模多模型预测校核,结 合各产业园区用地布局, ******** 科技园 2017 年规划总用 地面积 160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 70-85 平方公里; 2020 年规划总用地面积 200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 85-100 平方公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