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绿色建筑是引领建筑
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绿色建筑的发展改变我国建筑业技术含量低、
产品质量不高的现状,转变建筑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其健康协调
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绿色,绿色建筑, 对策
【 abstract 】 construction is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Green building is leading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low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hange, the product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nge focus model, so that the health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 key words 】 green, green building,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记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
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何其吉凶”;《老子》中记载“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提出的绿色思想,上世纪60年代
末70年代初,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中写到:“地球的
容量是有限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如果人口和资本按照
现在的方式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崩溃。”“绿色”作为
一种文化,是指人类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而创造的
有利于大自然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互相促进与协调
发展的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什么是绿色建筑,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了这
样的解释:“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
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
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关注建筑材料与能
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因而对建筑物建造与使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
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与材料。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
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简而言之,他的目标就是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的国际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评估包括了建筑物理表现与人文与社会因素,国际上对
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将生态学与建筑学两词
合并使用,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
估法是1990年由英国建筑研究所提出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
法”,在此法则的影响下,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所都相应提出了不同类
型的建筑评估法,主要划分为:注重对能源消耗的评估;注重建筑材
料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注重建筑环境整体表现的评估。例如,英国的
“自然住宅手册”中提出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充分利用
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要使用无污染和可再
生的建材和产品,收集与利用雨水,减少空气,水体与土壤的污染等
等,这些观念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并得到了采用,定位为各自对绿色建
筑的基本要求。同时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
大会发布的>,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
中的工作准则。相继有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等都成立了绿色环保建
筑协会,奉行在以节能、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的总原则基础上有着区域特色的绿色评估体系。
二、绿色建筑的特征
(一)节约资源
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
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消耗全球能量的50%,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
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在建筑设
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提高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
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节能。“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
全部节能任务的20%。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局部地方执行
65%的节能标准,那么,到2020年就能每年节约3.54亿吨标准煤,
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推行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建筑节
能工作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二)利用可再生能源
使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等非常规、可再生并且绿色无
污染的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
想。在具体的实施中按气候条件和节能的基本方法, 对建筑规划分
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
境进行研究后, 使建筑朝向获取最适宜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利用烟
囱效应来形成自然通风, 利用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
从而设计出低能耗建筑[参考文献
王启见.绿色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职业学院
学报,2005(6).]。例如,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
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
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等
技术;利用墙体保温隔热,双层中空玻璃阻断能量流失,提高节能效
率。
(三)“零”减排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建造促进委员会(UNEP-SBCI)在
200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建筑能耗超
过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政府间气候
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建筑领域对于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具有最大的潜力,并且相对于减少每吨二氧化碳排
放的成本而言,这种潜力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尽量减少或避
免向外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在建设及施工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
考察建筑物的废弃物排放, 绿色建筑力求通过污染物零排放, 做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一)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的理念,适用所有建筑,引领建筑业
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多、能源短缺等问题已
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危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
安全的战略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建设
规模空前,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能源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绿色建筑存在问题及对策建
议【J】.建筑节能,2011(3).]。绿色建筑代表了世界建筑未来的
发展方向,推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观念与意识的提高,要向全社会宣
传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基本知识,提高民众的可接受度。绿色建筑
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成本,因地制宜地选择适用的技术和产品,通过
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
(二)完善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绿色建筑目前是起步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评价体系还需进一
步完善。国家对绿色建筑没有法律层面的要求,为了强制各方利益主
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国家完善了《可
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
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
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
修订《建筑法》,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物品材料及设备的市
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
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三)研究完善绿色建筑产品技术支持体系。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上还存在错误认识,总想将所有绿色节能
的新技术不加区分地堆砌在一个建筑里。一些项目为了“绿色”而绿
色,将一些并无实用价值的新技术累积使用,为保证生活的舒适性和
高水准过分依赖技术系统,建筑设计中忽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措
施,直接导致建筑成本上升,难以市场推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组
织相关专家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之上对我国建筑行业充分调研,编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科技成果推广应
用机制,实现成果转化;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研究,引导发展适合国
情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体系,同时加
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
结束语:在我国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的
引导。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我国有着不同的气候
地带,且经济发展有着差异,结合国情与各地实际情况是我们发展绿
色建筑的重要原则,中国绿色建筑正处于起步阶段,巨大的建筑需求
与资源紧缺的现实,使发展绿色建筑有着广阔的前景。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