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
解答技巧浅谈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答技巧浅谈
摘要:阅读理解现在已成为初中数学考试的一个关键点,掌握
阅读理解题的解决方法,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掌握解题方法的
关键在于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有所欠
缺,本文从分析初中数学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去解决这两
个方面对提高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答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阅读理解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58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理解题在数学试题中的出现频率也
越来越高,阅读理解题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传统常规题的基
础上,难度有所提高。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考查阅读能
力,同时也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阅读理解
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解答阅
读理解题前,应结合题目要求读懂材料,应明确已知和未知,理
清材料和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从而确定正
确的解题方案。
1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题困难难点分析
1.1 基础薄弱,解题信心不足,存在心理障碍
虽说是数学阅读理解题,但其实还是离不开扎实的数学基础知
识,如果语文功底差,对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没有透彻理
解,对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搞清楚,就会在问题
的理解上有所偏差。学生理不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面对非形
式化材料题目时,无从下手,心里产生畏惧,总是担心考试都是
难题而自己不会做题,长此以往就连简单的题目都会出错。
1.2 缺少体验,信息量掌握有限,形成认识障碍
由于长期在校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信息量理解有限,缺乏认
识。阅读理解题目本身就源自于生活当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知识
领域的专业术语,学生对于这些陌生的词汇不知其意,所以就很
难读懂和真正理解题意。如和生产、工作、生活、科技和社会经
贸类息息相关的利润、保险金、利息、折旧率等相关概念,学生
对这些知之甚少,对于涉及这些概念的阅读理解题目就无法理解
并正确解决。
1.3 轻视阅读,理解有所欠缺,形成思维障碍
初中生在校内学习各科课程压力比较大、负担重,对于读书的
积极性不高,导致对文字理解的能力较差。大多学生对于图片和
影像资料兴趣比较浓,而对枯燥的文字就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
热情,因此造成他们感悟相对差一些,对文字的理解和问题联系
不上,尤其是要解决大篇幅的和生产、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时,容
易产生视觉疲劳,理不清要点,抓不住核心的关键词,搞不清楚
数量之间的关系,导致不会解这类问题,这是初中生解答数学阅
读理解题的一个难点。
2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题困难点的解决策略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题困难的解决首先要把握三个原则,即
读题是前提、理解是难点、运用是关键。
2.1 快速阅读把握大意,提炼出关键信息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题在阅读时要留意材料中的数据、情
景、关键语句等细节,对所提问题多加揣摩,理解出题者真正意
图。结合平时练习的题型积累的经验,形成一个初步的解题思
路。在阅读时可以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例如第一遍初步阅读时
可以标记一些关键词,当第二遍再去阅读的时候重点阅读关键词
和关键语句,找出数量和等量关系,将题中所给信息量转化成数
学语言,这在解决数学阅读理解题时显得至关重要。两遍阅读以
后,基本可以将数据建模的问题转化成传统题型,在以后的解题
过程中也会显得轻车熟路。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解题中所含文字
量比较多,信息量也相对比较大,各种量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复
杂,所以,快速正确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学生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2 强化自信心,走出心理阴影
自信心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可以推进一个人的学习动力,也是
未来适应和融入社会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
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在社
会生活中发现数学、发掘数学、创造并运用数学,在此过程中充
分享受丰富知识量所带来的自信心和乐趣。学生在联系身边数学
的时候,真正地感受并领悟到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成功运用
数学,他们在自信心得到满足的同时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越
来越高。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提
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2.3 注重数学思维,加强能力培养
数学阅读理解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发展,阅读
理解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探
究能力。数学教师既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要传
授一些有助于数学阅读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阅
读的乐趣和意义,在兴趣和成功的驱动下,数学阅读的学习积极
性就被调动起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去发现,按
照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去讲解,在相互借鉴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归纳
总结,长此以往既能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又能提升阅读理解能
力,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如《算书九章》中记载“三斜求积术”,
已知三角形各边长,则可计算出面积,而古希腊也有求三角形面
积的海伦公式,问题:若三角形的各边长分别为7、5、8,分别应
用“三斜求积术”和海伦公式计算面积。再由公式“三斜求积术”推导
出公式海伦公式。本题主要是对初中二次根式拓展延伸,既介绍
了中外经典知识,侧重考查了海伦公式求三角形面积的用法,同
时考查计算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助于
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3 结语
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解题能力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
学过程之中,任重而道远,非朝夕可完成。在教学是尽量多关注
社会生活实际问题,应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形成一种学以致
用的意识,增强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提高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
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虹.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例析[j].初中生之友,2010,
(33).
[2]徐志明.例谈中考数学中阅读理解型题型[j].中学数学,
2011,(12).
[3]陈勤君.浅谈初中数学阅读材料的地位和作用[j].新课程
(教育学术),2010,(5).
[4]陈如云.也谈数学阅读理解型问题的解题策略[j].考试(中
考版),2012,(3).
作者简介:王治鸿,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
究方向为数学教育,重庆市江津区白沙中学校,重庆 40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