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辅导中的基本技能

心理辅导中的基本技能


❖询问的注意事项: ❖注意询问的方式,语气要平和、礼貌、真
诚,不能给来访者被审问或被剖析的感觉 。
❖询问的目的是了解情况而不是为了满足自 己的好奇心或窥视欲。特别是对敏感性问 题的询问要注意对方的接受程度,不宜表 现出不当的兴趣。
❖询问的问题要与求助者的问题有关。
❖询问前要思考清楚自己要问的问题是什么 ,不要不着边际,甚至把谈话引到无关紧 要的话题上 。
❖你可以这样反应: ❖你因为轻信别人而批评自己。 ❖听起来因为轻信别人,你觉得很沮丧。
❖2.来访者:我们班xx老师总是训斥我们, 说一些经常迟到、旷课的同学没出息、混 日子。而他自己上课总是迟到,他也不想 想别人为什么迟到、旷课,就会找别人的 问题,真不是个好老师。
❖心理辅导者:你怎么可以这样批评老师, 不管怎么样,他总是你的老师。
、“有没有”等词,回答也是“是”、“否”式 的简单答案。
❖ 功能: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 ❖ 澄清事实; ❖ 获取重点; ❖ 缩小讨论范围; ❖ 当来访者的叙述偏离正题时,用来适当地中止其
叙述,避免会谈过分个人化。
❖封闭式询问的问题: ❖过多使用,来访者会陷入被动回答之中。 ❖导致来访者的不信任甚至反感。 ❖花费时间不得要领。
❖ 1.如何倾听
❖ 倾听时心理辅导者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 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不要做价值判断。
❖ 对来访者讲的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激动或气愤等神 态,而是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
❖ 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对来访者的倾诉做出反应, 如“噢”、“是的”、“然后呢”等,以及点头、微笑、 目光注视等。
❖作用:
❖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回顾、整合自己的叙述 、信息;
❖心理辅导者有机会检验自己理解是否准确 ;
❖协助来访者产生新看法,设定处理问题的 新目标;
❖使面谈有一个暂停喘息的机会; ❖用于转移话题,或进入新的主题。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非言语行为:主要有目光注视、面部表情 、身体状态、声音特性、空间距离、衣着 步态等。
案例
❖一位来访者说父亲反对我大学里谈恋爱 ,我为此很烦恼,书也看不进,晚上常失 眠,不知怎么办好。”
❖在此,可以选择“你不知怎么办好”作为 重复,这样一方面抓住了来访者现状的核 心,理解来访者,另一方面鼓励了来访者 对其困扰的问题作更进一步的描述和分析 。
❖促进来访者言语与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 与现实自我的一致;
❖促进来访者明了自己的资源(能力、优势 );
❖通过心理辅导者的面质给来访者树立学习 、模仿面质的榜样。
使用面质技术时的注意事项:
❖ 要有事实依据。
❖ 避免个人发泄。如:“你一会儿说好,一会儿又说 不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说话怎么可以这样出尔 反尔?”
导者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 心理辅导中常见的矛盾有: ❖ 言行不一致(辅导时言行不一、辅导时言语和辅导外行为
不一致); ❖ 理想和现实不一致(希望成为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不一致
); ❖ 前后言语不一致(前后叙述的事实、表达的情感有矛盾)
; ❖ 意见不一致(对求助者的评价与求助者自评不一致)。
❖面质的目的: ❖协助来访者对自己的深入了解; ❖激励来访者放下防卫心理,面对自己;
❖积极关注
❖对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 ,从而使来访者拥有正向价值观。
案例:你有这样回应过对方吗?
❖1.来访者:我真蠢,我怎么会相信这样一 个人。
❖心理辅导者:嘿嘿,想不到你一向骄傲自 大,如今也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愚蠢,真难 得啊!
❖(分析:用讥讽的口吻刺激来访者,而完 全忽略了他的态度。)
具体化技术
❖ 具体化指心理辅导者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的表 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 及所经历的事件。
❖ 不少来访者所叙述的思想、情感、事件常常是模 糊、混乱、矛盾、不合理的,这些常常是引起来 访者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 心理辅导者可以借助具体化,澄清来访者所表达 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 同时,也可以使来访者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感。
❖1、给予被辅导者情感支持。 ❖2、激励被辅导者摆脱生活困境的信心和勇
气。 ❖3、让被辅导者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 ❖4、让被辅导者学会管理自己,建立良好的
生活习惯。 ❖5、纠正被辅导者的错误观念,提高其对现
实问题的分析水平。 ❖6、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
三、心理辅导的类型
❖心理辅导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据心理辅导的目标和内容可分: ❖障碍性心理辅导:针对有心理障碍、患某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神态、语气、语调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鼓励和重复技术
❖1.鼓励,即直接地重复来访者的话或仅以 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 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 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2.鼓励的功能 ❖促进会谈继续; ❖通过对来访者所述内容的某一点、某一方
面作选择性关注而引导来访者的会谈朝着 某一方向作进一步讲下去。
第四期政工干部培训之
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 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一、心理辅导的含义
❖心理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 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 助被辅导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 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 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 能,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
❖心理辅导需要面质,但使用时需要谨慎、 适当,面质要和支持结合起来。
解释
❖ 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和行 为的原因、实质等。
❖ 解释的目的是:使来访者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 角度来重新面对困扰、周围环境及自己,并借助 于新的观念和思想来加深了解自身的行为、思想 和情感,产生领悟,提高认识,促进变化。
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些什么呢?”
❖ 带“如何”的询问:牵涉到某一件事的过程、次 序或情绪性的事物。“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
❖ 带“为什么”的询问:引出对原因的探讨。“你 为什么不喜欢在寝室里了?”
❖ “能不能”、“愿不愿意”起始的询问:促进来 访者自我剖析。“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 害怕黑夜?”
❖ 2.封闭式询问 ❖ 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
❖教条化:并不真正知道问题所在,刻板地 套用某一理论,不灵活。
❖ 在于澄清问题和启发、引导来访者自我探索。 ❖ 倾听、询问、鼓励和重复技术、内容反应(释义
)、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述、非言语行 为的理解与把握。
❖(二)影响性技术
❖ 对来访者实施干预。 ❖ 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
开放(自我暴露)、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 运用。
倾听技术
❖ 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并妥善运用——是一个优秀 心理辅导者的基本功。
❖ 非言语行为有一定意义,但并不是唯一,其意义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 心理辅导者对来访者的非言语信息要做到看在眼 里,记在心里,先保留看法,不宜马上表现出来 ,即使判断正确,也不要随便表露,否则易给来 访者带来压力和不安。
面质
❖ 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心理辅
四、心理辅导者必备的助人态度
❖尊重 ❖把来访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
活追求、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 对待。 ❖热情 ❖要让来访者感到自己受到了最友好的对待 。 ❖真诚 ❖要让来访者感到自己是一个可信的人,不 虚伪的人。
❖共情
❖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能准确地觉察 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
种心理疾病,并已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 的辅导对象,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心理辅 导来克服障碍、缓解症状、恢复心理平衡 。障碍性心理辅导具有矫治功能。
❖适应性心理辅导:包括正常个体在内的心 理服务,其目的是通过心理辅导,排解心 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 适应性心理辅导具有预防功能。
❖发展性心理辅导:针对所有发展中的个体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圆满地完 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 盾,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开发潜能, 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 倾听时还要细心地注意来访者的言行,注意对方在叙述时 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 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 急于下结论; ❖ 轻视来访者的问题; ❖ 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 询问过多; ❖ 概述过多; ❖ 不适当地情感反应。如果次数过多或程度过重,
❖ 解释被认为是心理辅导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一种 ,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解释与释义的区别
❖释义:是从来访者的参考框架来说明来访 者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解释:是在心理辅导者的参考框架上,运 用自己的理论和人生经验来为来访者提供 一种认识自身问题以及认识自己和周围关 系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
解释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反而会强化来访者的不良情绪。
❖ 一般来说运用倾听:可问可不问时,少问;可说 可不说时,少说。
询问
❖1.开放式询问 ❖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
”、“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 问。 ❖没有固定答案。 ❖带来较多的信息。
❖ 不同的用词可导致不同的询问结果。 ❖ 比如: ❖ 带“什么”的询问:获得一些事实、资料。“你
内容反应
❖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心理辅导者把来访 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 馈给来访者。
❖释义是来访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 ,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 会谈的内容。
❖释义以简明的方式反馈来访者的思想,有 助于来访者更清晰地做出决定。
❖如:上个案例,心理辅导者可释义:“你 认为你和你女朋友彼此相爱,你的母亲也 同意,但你的父亲不赞成,因为他不希望 你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这样吗?”释义 使来访者所述内容更加明朗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