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学 第五章 产业投资的技术可行性分析讲解

投资学 第五章 产业投资的技术可行性分析讲解

( A· Silberston)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
是运用经验分析法的典型例子。
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基本方法 ——线性规划部分组成。

目标函数可以是利润和成本等。 约束则是实现目标的条件,如资源、资金、设备、 原材料、工艺等。

线性规划决策就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达到最 大或最小目标函数值所要求的规模。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 向国内研究机构或企业购买技术 引进国外技术
选择制造技术的分析方法

生产工艺分析方法

工艺成本比较法 总成本比较法

盈亏平衡点法

设备分析方法

分析设备的配套性 分析设备的先进性 分析设备的经济性
第三节 企业投资规模的选择
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基本因素

对产量Q求导数,并求y-c即利润的极大值,求解出Q,则为企业的 最佳经济规模,其表达式为
P 1 V1 Q 2( P2 V2 )
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基本方法 ——经验分析法

经验分析法是依据同类企业生产规模与成本相
互关系的实际资料确定经济规模的方法。

英国人马克西(G· Maxcy)和西尔伯斯通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技术设备的选择 生产规模的确定 厂址选择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意义

一是关系到工程项目投产后能否生产出符合特定规格
和标准的产品,从而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能否适 销对路,影响到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入。

二是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按进度获得这些机器设备,
从而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能否按时竣工投产。 三是关系到企业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及未来的生产经 营成本。

经济规模区的确定

在现实中比较普遍的是成本函数与收入函数呈非线性状态, 总产量、总收入、总成本不成比例变化。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可以设想以二次曲线来表示成本、收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方程则可得到经济规模区间的计算公式:
Q1

P1 V1
2
4 P2 V2 F P 1 V1 2 P2 V2

技术与企业生产规模

技术与其它投资要素影响都会改变企业的生产规模,
而生产规模的变化必然引起产量的变化。 产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



规模收益递增,即产量变化率大于投入生产要素的变化率;
规模收益递减,即产量的变化率小于投入生产要素的变化率; 规模收益不变,即产量的变化率等于投入生产要素的变化率。
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专业化分工水平和协作条件 产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缺口 投资和生产条件

投资费用和生产成本
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基本方法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保本经济规模的确定


保本经济规模是企业达到收支平衡所必需的最小规 模。它可用线性盈亏平衡分析方法求得。 假定:成本函数与销售收入函数都是线性的,总产 量、总收入、总成本按固定比例增长。设销售价格 为P,单位变动成本为V,固定成本为F,企业的保 本规模为Q1,则有:
企业投资规模战略

承包制 一体化与多角经营 化整为零
第四节 企业投资地点的选择
选择投资地点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 原材料供应条件 基础设施状况 工程地质水文状况



技术协作条件 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政策 投资经济效益

产品需求

非经济因素
选择投资地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5章 产业投资的 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 制造技术的选择 企业投资规模的选择 企业投资地点的选择
第一节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研究投资项目在特定的地区能否
顺利建成投产,投产后所生产的产品能否达到企业预 定的规格或标准,生产成本是否合理。

投资地点选择的评价方法
——追加投资回收期

如果一个方案的建设费用少,而经营费用多;另一个 方案的建设费用多,而经营费用少,可以采用追加投 资回收期法进行方案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K 2 K1 T C1 C2

式中:T:一方案比另一方案增加投资的回收期限; Cl,C2:两个比较方案的年度产品成本或经营费用(Cl>C2);K1, K2:两个比较方案的投资额(K2>K1)。
遵循有利于生产力在全国的合理配置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区 充分利用集聚效益,防止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 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建设与经营方面的要求
投资地点选择的评价方法
——费用比较法

完全费用比较
最优方案是费用最低的地点。其计算公式为 F=S+P+T+ZEH F——取得一定年产量的总费用; S——全部原料运到企业的运费 P——年产量的生产成本; T——全部产品运到消费地的运费; Z——建设企业所必需的直接或相关的投资额; EH——投资效果系数。
Q2
P1 V1
2
4 P2 V2 F ( P 1 V1 ) 2 P2 V2
经济生产规模区
当企业的规模小于Q1或大于Q2时,成本曲线均在收入曲线的上方,企 业发生亏损;当企业的规模大于Q1、小于Q2时,成本曲线则在收入曲线 的下方,企业可以盈利。Q1和Q2所界定的区域为经济规模区。
本 成、 收 入
收入曲线
经济生产规模 区
成本曲线
Q1
产量
Q2
最佳经济规模的确定

所谓最佳经济规模,指在该规模下,企业的收入相对最 大,支出相对最小,因而利润最大。最佳经济规模可用 二次曲线函数来计算。设企业的总收入为y,总成本为c, 则有:
2 y c P V Q P 2 2 1 V 1 Q F
产量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产量
规模收入递增 规模收入不变
规模收入递减
劳动、资本的数量
规模收益递增、递减与不变
第二节 制造技术的选择
选择制造技术的原则

可靠。

是选择技术的基本要求 。

适用。

是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的技术经济政 策及企业的现有条件。

经济。

是对所采取技术的综合要求。
技术的来源
F Q1 P V
保本经济规模图

当企业生产规模小于Q1时,总成本线位于总收入线之上,企业 处于亏损状态。只有当企业生产规模大于Q1时,总成本线位于 总收入线下方,企业才可能盈利。
总收入线QP
盈利区
收支平衡点
总成本线QV+F
亏损区
年固定成本F
Q1
产量
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基本方法 ——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