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数据驱动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大数据驱动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0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提出的全新理 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 新境界。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给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着眼于新时期、新形 势,必须深刻明晰“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探究社会治理 研究的新变革,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要求。 1 大数据
大数据的巨大潜力被形象地比喻为未来的“新石油”,通过
作者简介:康争光(1985- ),男,山东枣庄,硕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
- 30 -
第 18 期 2014 年 9 月
江苏科技信息 · 网络与通信
No.18 September,2014
对“新石油”的开采、提炼、萃取,人类可以探寻、创造新的能源 价值。据 McKinsey 估算,“新石油”的应用将给欧洲公共部门 创新 1500~3300 亿欧元的潜在价值。“新石油”正以其巨大的 能源优势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驱动着社会治理研究思 路和方法的变革。 5.1 社会治理研究思路的变革
大数据时代来临的今天,政府作为数据财富的拥有者,掌 握着海量、关键的数据信息。着眼于新时期、新形势,以“4V+C” (Variety、Volume、Value、Vitality、Complexity) 为特征的大数据 对政府部门的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机构和部门 应转变角色,担当大数据的开拓者、推送者、分析者和助力者。 6.1 角色一:大数据的开拓者
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式行为导致了 海量的(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存在的)非结构化 数据的产生。据 IDC 研究表明,数字领域当前存在着 1.8 万亿 GB 的数据,非结构化的数据比例约占 80%以上,并将在 2020 年之前以 44 倍的速度迅猛增长[3]。因此,必须变革社会治理 研究的思路,从结构化的单元思维方式转向非结构化的多元思 维方式,从单维内容的思维方式转向多维内容的思维模式。单 元思维、单维内容分析结构化数据得到的结论仅仅是单向内容 的潜在规律,而多元思维、多维内容分析非结构化数据得到的 结论是与之相关的多向内容以及多向内容间的关联关系。借 助大数据的多向思维、多维内容,探寻多元、多层、多角度特征 的社会治理模式,科学合理的预测社会需求,预见社会问题,全 面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5.2 社会治理研究方法的变革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分析者,辨析数据及数据 关联关系的真伪,让“模糊”数据逐渐“准确”起来。据统计数据 显示,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超过 0.8ZB, 相当于 2009 年全球的数据总量,预计到 2020 年,中国产生的 数据总量将是 2013 年的 10 倍,超过 8.5ZB[5]。大数据带来了 如此巨量的数据样本,同时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数据对象,它类 型繁多、模式多样、关联关系复杂、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用传统 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描述和度量。基于海量且复杂的数 据样本,政府既要担当数据的收集者,又要担当数据的深度分 析者,辨析数据的优劣、真伪,深入分析、挖掘、揭示、度量数据 及数据关联关系,优化公共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 社会和谐稳定。 6.4 角色四:大数据的助力者
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政府、 企业、社会、个人价值都可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得到高度的实 现和提升,如表 1 所示。据麦肯锡预测,未来大数据产品在个 人位置服务市场的应用就将产生 8000 亿美元的价值,未来中 国大数据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57 万亿元人民币,
不仅将给 IT 行业开拓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更将颠覆各行各业 的竞争格局[5]。 8 结语
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搜索设备(图像、视频、文本),设备的操作 系统(操作系统说明文档、操作系统架构模型、操作系统微缩胶 片)、搜索引擎(结构模型、市场份额、利润报表)等。由此可见, 大数据所具有的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社会群体 之间的穿透性,正在颠覆传统的、线性的获取数据信息的模式, 形成面向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的掘取数据信息的模式[4]。 6.2 角色二:大数据的推送者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 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态系统 的深刻变化。在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及产业 界引发了高度的关注,“数据权”运动、“大数据”战略、“数据脉 动”计划、“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等诸多国家级战略性部署相 继涌现。目前,我国相继设立了“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大数据产 业联盟”“大数据实验室”,其目的是借助大量的、核心的、关键 的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整合 大数据资源,挖掘大数据力量,利用大数据优势,制定科学的政 策规章,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与 跨越式发展。 4 大数据“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开拓者,拓宽获取数据的 渠道,让“单一”数据逐步“多元”起来。以简单的互联网信息搜 索为例,可以获取如下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搜索设备(台式电 脑、笔记本电脑、手机、Pad 等)、设备的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Android)、搜索引擎(网页搜索、词条搜索、图片搜索)搜 索关键词(关键词长度,类别)等,大数据可以继续掘取如下非
2013 年 11 月 12 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指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这是党在治国理政 理念升华后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 的总目标的重要环节。《决定》进一步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 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 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 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3 社会治理创新“期盼”大数据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推送者,推进数据信息的 公开,让“休眠”数据逐步“觉醒”起来。IBM 中国开发中心信息 管理总经理朱辉表示“我国大量的数据正在处于休眠或者是半 休眠状态,它们不产生任何价值,尤为突出的是银行、电信、保 险等行业。”大数据技术和业务的兴起,引发了社会对数据开 放的强烈需求,掌握重要数据资源的政府应加大数据开放力 度、深化政府信息资源梳理、强化信息化支撑手段和健全数据 开放工作机制,唤醒“休眠”数据,主动成为开放信息资源的推 送者,从而实现政府治理透明化、社会管理扁平化、公共服务多 元化。 6.3 角色三:大数据的分析者
大数据开启时代转型,对于提高信息数据资源的利用效 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战 略意义。正如硬币的 2 个面,大数据在给社会治理创新带来新 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如何验证大数据的全面性和可 信度,如何实现大数据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如何保证大 数据的安全、隐私等。立足于新时期、新问题,要以提升政府治 理能力现代化为切入点,加强顶层设计,推进规划引导、政策支 持与标准制定,明确政府主管部门责任,加快政府公共信息资 源开放,推动数据立法,重视个人数据隐私,加强数据安全管 理,进一步优化完善大数据发展环境利用大数据为社会提供更 好服务。
当代中国已迈向一个以多元复合型为特征的社会快速转
型的关键时期,多元复合型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 复杂性,也会引发诸如教育不公、贫富不均、生态破坏、环境恶 化等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现阶段,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问题, 对于包括人、财、物、事等在内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管理信息需 求,与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期而遇。
政府机构和部门应担当大数据的助力者,筹措大数据国家 发展重点、空间格局和发展方向,并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大数据立法,重视个人数据隐私,明确政府主管部门责任;强化 政府责任,出台大数据保障措施,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以 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为牵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制定大数 据的规范和标准为牵引,及时整合、组建大数据研究机构;以 国家人才战略为牵引,大力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以 创 新 驱 动 为 牵 引 ,加 快 技 术 研 发 ,选 择 医 疗、金融、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重大应用示范工 程,鼓励和扶持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开展大数据基础领 域研究、自主创新研究;以数据共享为牵引,建立大数据分析 共享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大数据理论、技术 和应用的创新。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政 府全方位治道变革的过程,国家的治理方式也从人治政府走向 法治政府,从统治型政府走向以服务型为宗旨的政府。服务型 政府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是以建议电子型政府为载体,以实现 公共服务为根本目的的。在这种创新模式下,企业、公民作为被 服务的核心要素对象,既是大数据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大 数据的最大受益者。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人是社会的主体,对这 两种主体的行为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必将成为社会治理创新 的强大推力。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无疑给实现这一可能带来了 新的整合、管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5 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方式变革
- 31 -
第 18 期 2014 年 9 月
江苏科技信息 · 网络与通信
No.18 September,2014
7 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实践 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
种手段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指导、 规范、监督,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而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是以掌握治理对象的状况及其外部环 境的数据信息为前提的,大数据技术从理论、方法、实践和效果 评估等方面完全缝合了这一需求,由此,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 的创新应用实践必将成为支持社会治理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 的有效途径。
第 18 期 2014 年 9 月
江苏科技信息 Ji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