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手段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手段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手段改革实施方案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手段改革实施方案2003年6月邹晓玲一、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外语教学模式考虑到我校学生生源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语言学习能力、学习特长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阶段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即最低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根据学生对语言掌握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和与此相适应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依照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并根据不同要求确定学生学习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一般说来,除特殊招生的专业以及来自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预升本、且英语基础确实较差的学生外,其余学生至少应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要求,并通过国家四级统考认证。

学生本科学习期间英语课程至少完成14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2个学分,国家四级统考认证通过后取得最后2个学分。

二、课程设置第一层次(最低要求)课程设置为:基础+综合1+综合2+综合3,第二层次(一般要求)课程设置为:综合1+综合2+综合3+综合4,第三层次(较高要求)课程设置为:综合2+综合3+综合4+英语提高课1-2门,第四层次(更高要求)课程设置为:综合3+综合4+英语提高课1-2门+英语提高课1-2门,综合1-4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英语提高课旨在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专业、市场需求等培养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实用外语和专业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层次:基础+综合1+综合2+综合3 (入学水平1级以下)学期级别学分考试备注1预备3预备级1. 所有课程一旦选定则成为必修,通过者记学分,未通过者第二次以及以后考试则为重修2 13 一级3 2 3 二级4 3 3 三级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学院和任课学院院长签字同意后,向高一级别调整。

二层次:综合1+综合2+综合3+综合4 (入学水平1级)学期 级别 学分 考试 备注1 1 3 一级 1. 所有课程一旦选定则成为必修,通过者记学分,未通过者第二次以及以后考试则为重修2 23 二级 3 3 3 三级 44 3 四级3-842国家4级 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学院和任课学院院长签字同意后,向高一级别调整。

3.国家4级统考通过后记2学分,通过六级和口语考试记选修的提高课程2学分。

三层次:综合2+综合3+综合4+英语提高课1-2门 (入学水平2级)学期 级别 学分 考试备注1 2 3 二级 1. 所有课程一旦选定则成为必修,通过者记学分,未通过者第二次以及以后考试则为重修2.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2 3 3 三级 3 4 3四级4 提高3-4 所选课2-8 42国家4级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学院和任课学院院长签字同意后,向高一级别或低一级别调整。

3.国家4级统考通过后记2学分,通过六级和口语考试记选修的提高课程2学分。

四层次:综合3+综合4+英语提高课1-2门+英语提高课1-2门 (入学水平3级)学期 级别 学分 考试 备注1 3 3 三级 1. 所有课程一旦选定则成为必修,通过者记学分,未通过者第二次以及以后考试则为重修2.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2 43 四级 3提高 3-4所选课程 4 提高 3-4所选课程1-8 4 2 国家4级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学院和任课学院院长签字同意后,向低一级别调整。

3.国家4级统考通过后记2学分,通过六级和口语考试记选修的提高课程2学分。

三、课程内容:综合英语课程以语言技能为主,英语提高课程分外国文学与文化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专业、市场需求等进行选择。

综合英语课程综合英语课程语言基础(输语篇文语言应用写译听说提高英语课程课外:阅读、听力、会话、翻译、写作、课堂:教学指导、电子教案、多媒体自主学提高英语课程外国文学与专门用途散文欣赏、诗歌欣西方文化、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计算机、通讯、信外国语言文化素质实用科技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实行大班多媒体屏幕讲授、小班组织操练与学生网上和多媒体自学中心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综合英语课程1-4课程学时开课形式考试形式及所占比例目的综合语言基础24 多媒体教室,约60人客观题为主45%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英语语言运用24 听、说、写、译(1次小教室,约30人,1次多媒体教室,约60人)主观题为主,其中:听说30%,写译15%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技能自主学习课堂16教师指导下的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网上和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10%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课外40网上或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提高英语课程1,2,3...课程学时开课形式考试形式及所占比例目的提高英语课程外国文学与文化36 多媒体大教室主、客观相结合90%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自主学习36 网上或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网上和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10%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专门用途英语36 多媒体大教室主、客观相结合90%培养复合性能力,为双语教学打基础自主学习36 网上或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网上和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10%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五、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为了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教材应为课堂教学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材料。

教材应注意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处理好知识性与可思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语言典范和时代气息的关系。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自学。

因此,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方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教育部推荐的全国优秀立体化教材,如《大学体验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版大学英语》、《当代大学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并补充一些教辅材料,鼓励学生阅读英语报刊和杂志,收听收看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

六、测试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因此,测试必须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

我校大学英语各门课程要坚持教考分离制度,取消补考制度,每学期期末举行一次全校性的预备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所开提高英语课程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

测试命题以所学内容为基本依据,由专门小组负责出题、审题,以密封卷形式集体流水阅卷、集体登分,杜绝阅卷舞弊现象,提高阅卷的管理水平。

大学英语学生必须参加所选英语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按规定记学分,不及格者重修。

大学英语测试的形式为笔试和口试、客观题和主观题、网上学习和多媒体自学中心自学记录相结合,除传统的考试方式外,还可采用多种测试方式,如综合英语口试可采用朗读、演讲、对话、专题讨论等形式,提高英语笔试可采用写小型论文、读书提要、论文摘要、项目报告、访谈纪要等形式。

七、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应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系统,该系统包括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

教学文件包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描述、教学安排、教学进度表、考试大纲等,这些文件应在新学年开始前上网供学生阅读。

教学管理文件包括:学籍/学分管理,教学考核规范、师资授课基本要求、网络自学管理规范等。

2、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评估制度、新教师试讲制度、院系室领导随堂听课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工作规范,教师业务考核制度等。

3、设立外语教学基金,资助和奖励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

4、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人才,补充高质量的师资,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训现有教师,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英语学者和专家给大学英语教师讲学不少于5次,积极鼓励大学英语教师撰写论文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每年派10名以上大学英语教师到国内外学习进修,学习结束后,承担大学英语提高课程的教学任务。

5、健全教师管理体制: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

健全大学英语教师管理体制,包括教师的招聘、任用、培养、考核以及学科梯队建设等,使其科学、合理、透明,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6、进行外语学习环境建设:在着力抓好第一课堂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开辟、建设第二课堂,建设校园外语学习和训练环境,尤其是外语口语训练基地,营造外语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和提高广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由于教学安排的课堂时间有限,课堂教学更注重教材上的内容,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有限,加之,重庆大学地处西部,外语学习气氛不够浓厚。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创造和建设一种全方位的、全校性的课外英语学习环境,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一开始就让学生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地参与语言学习和语言实际运用的课外活动,有目的地进行语言技能实际运用的训练,把学习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为以后进一步的语言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试点教学模式与手段:1、大学体验英语听说学习系统(局域网)试点对象:2003级入学水平在2级以及以上的学生,共900余人;学习方式:教师大班面授2学时/周+多媒体听说训练1学时/周+教师小班辅导或师生讨论1学时/周;2、大学体验英语网络版(校园网)试点对象:2003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本科生,约300人;学习方式:教师大班面授2学时/周+校园网上自主学习1学时/周+教师小班辅导或师生讨论1学时/周;3、大学体验英语单机版试点对象:2003级计算机学院,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贸易与行政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软件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本科生,约1200人;学习方式:教师大班面授2学时/周+计算机上自主学习1学时/周+教师小班辅导或师生讨论1学时/周;4、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学习系统(校园网和局域网)试点对象:2004级学生;学习方式:教师大班面授2学时/周+多媒体听说训练1学时/周+教师小班辅导或师生讨论1学时/周;教学模式的种类:S — C模式、S — C —S模式、Ss —T模式、BBS模式、Free Learning模式其中:S:代表单个学生;Ss:一定的学生群;C:计算机;T:教师;BBS:表示论坛形式;Free Reading:学生自由学习S — C模式:学习周期:每学期16周,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学习方式:主要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辅佐以教师的监管或技术人员的支持;解决的问题:提高日常口语交际会话能力、矫正发音、提高听力;主要学习软件:大学体验英语听说系统;S — C — S模式:学习周期:每月一次,每次45分钟;教学方式:在监管教师的监督下学生通过计算机就一定的话题进行语音交流,教师设定好相关话题,把相关的信息先放在计算机或局域网上,同时给出相关的语句和词汇让学生进行交流,话题围绕课文开发,根据学生程度不同设定深浅不同的话题,在开始阶段最好采用伙伴形式即学生一对一的形式相互交谈,可以任意交换谈话对象,在后期可以进一步到Ss—C—Ss的模式,但鉴于效果,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可采用二对二或三对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加强学生的交际会话能力,S — C — S模式比S — C模式在交际会话中有更多的变量,需要学生有更多的随机应变能力;S — C — S模式在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内运行,支持语音双工;Ss — T模式:学习周期:每月一次,每次45分钟;教学方式:由达到一定分数值的学生群(10至20人左右)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听说交流,内容和方式可多种多样,可以就一本书、一个话题,一部电影、一种现象等展开,可以是讨论、演讲、表演、辩论、角色扮演等等,由教师组织好学生在多媒体自主教室或普通教室里进行,必要时也可以在户外或特定场所,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解决的问题:消除人机交流带来的枯燥感;增加对话的内容、题材、体裁、方式,增强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更好的使用英语;BBS模式:教学方式:教师轮流主持BBS论坛,定期更换一个主题,内容和方式可参照Ss —T模式,多种多样,可以就一本书、一个话题,一部电影、一种现象等展开,依托局域网展开讨论、辩论等,另有专项的讨论板块,如:学习技巧、考研指导、名师导学、答疑解惑、在线测试、实时新闻动态等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和使用所学的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