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现状及应对措施

建筑节能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析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摘要:现如今建筑节能已成为国家重大的战略问题。随着建筑
业的飞速发展,如何有效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已成为建筑业的一
项重要任务。文章就从建筑节能入手,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对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
现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
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随着社
会的高速发展,在建筑修建和使用过程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
源,减少建筑中能源的散失,从积极意义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
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
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建筑节能正好可提高资
源利用的效率,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其次,建筑节能的范围
包括墙体及屋面楼面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
设备的节能,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
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使得建筑节能成为发展建筑业的
需要;第三,建筑节能可以降低资源消耗,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我国的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其能源利用
效率比发达国家落后很多。所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势在必行,是
当前建筑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非常大。如长江中下游包括四川
省中部与东部大部分人口密集地区多为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热环境
极差,复杂的地域气候条件对节能条例、设计规范的制定提出了较
高要求。大量的既有建筑持续不断地消耗着有限的能源,并且向大
气中排放着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导致自然灾害
频繁发生,人类生活环境加剧恶化,也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提出
迫切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质量
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实施
《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坚决贯彻国家节能
减排方针政策,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明显。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
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由于部分地区行政管理部门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不足,给全面推广建筑节能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和困难。突出表现
在:一些建设单位和部门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着力点不够全面。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存在“重装饰、轻节能,重
景观、轻功能”的意识,不愿意为建筑节能措施增加投入。部分进
入施工现场的墙体、屋面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
照明设备缺乏监管,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
(二)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涵盖规划设计、现场监
理、施工验收、房屋销售和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各部门协同推进
建筑节能工作的力度不够。
(三)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尚未根本改善
一些机关办公建筑及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四川
省东部部分区县为例,其公共建筑耗电量占全区县城镇总耗电量的
10-20%,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5-10倍。
(四)激励优惠政策不够,市场服务体系需要完善
各部门对建筑节能的支持力度还需加大。实践中部分节能技术、
材料不成熟,操作中施工技术滞后,缺乏科学验证,难以满足企业
施工和社会监督的要求。如四川省东部部分区县其节能服务市场仍
处于起步阶段。
三、建筑节能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认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建筑节能的意识和认知程度
当前,资源消耗过大和资源紧缺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意
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议加快建
立建筑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
中来。还要将建筑节能任务分解落实,并进行阶段性的检查考核。
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民用
建筑工程设计要按功能要求合理组合空间造型,充分考虑规划朝
向、建筑体形、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的影响,推广成熟、可靠、先
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并按照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的有关标
准进行验收。通过宣传教育,让市场各方主体按各自的义务实施、
推动建筑节能。
(二)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及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带头示范,逐步建立起节能运行监管体
系。一要争取建立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实现建筑能耗数据远程传输,
对机关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等公共建筑能耗使用进行动态监控;二
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的光源、冷热源进行改造,以提高能
源使用效益;三要向社会公示,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规定,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评
和标识。
(三)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理气候条件等实
际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的建设年代、结构形式、用能系
统、能源消耗指标、寿命周期等组织调查统计和分析,有计划、分
步骤地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
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
造。
(四)严格把关,继续加大对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管和执法力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
规,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探索建立建筑节能
专项检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措施在方案及施工图审核、施
工监督、节能验收等环节落实的操作性和针对性,确保达到节能设
计规范和施工标准要求。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
准,认真落实建筑节能责任制,对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
监理、竣工验收和备案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
(五)加大投入,积极培育建筑节能市场服务体系
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在初步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的基础
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运用金融、税收等激励手段,调动建设
单位、施工企业和开发商等各方责任主体实施建筑节能的积极性。
同时,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筑节能,制定建筑节能
服务市场发展规划,吸引多元投资,培育市场主体,逐渐形成完善
的建筑节能市场体系。促进建筑节能由政府主导向市场机制推动转
变。
(六)典型推动,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
鼓励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型的
建筑结构、材料、设备和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重点发展新型节
能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节能门窗及保温隔热和密闭
技术;节能空调技术与产品;建筑照明、厨卫设施的节能技术与产
品;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采暖、空调系统
温度调控技术与装置;建筑节能能耗检测评估技术等新技术和新产
品。建立一批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材料和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示范工程。
四、结语
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参
与、支持和配合。总的来说,必须从节约能源出发,建立完善的长
效机制,使建筑从设计、施工到使用等各个环节尽可能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及生
活空间,力争实现2020年大部分既有建筑完成节能改造,新建建
筑东部地区实现节能率75%,中部和西部也要力争实现节能率65%
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翔.浅析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9,(6).
[2]贾涛.浅谈当代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
2007,(9).
[3]李海峰,王光辉.建筑节能的意义与节能途径[j].山西建
筑,2008,(3).
作者简介:袁阳(1971- ),男,四川遂宁人,射洪县建筑勘测
设计所建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节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