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导向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导向

2010年第5期 山东省 青少 团校学报 

(总第79期) 年研究 General,No.79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导向术 

刘云山 

[摘要]目前,互联网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深度、广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 

各个领域。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和较为复杂的发展态势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把握当代 

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特点,探讨有效的导向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 意义。 [关键词]青年学生;网络;网络政治参与 [作者简介]刘云山,无锡商业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硕士(江苏无锡 

214153) 

目前,互联网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深度、 广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公民网络政治 参与正以全新的特点、复杂的变化及空前的影响力 

出现在我们面前。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 

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表现出自身特 有的特点和较为复杂的发展态势。因此,深入探讨 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特点及导向问 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特点 

在我国网民中,青年学生占的比重日益增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6月的最新统 计,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4.2亿,其中手机网民 

2.77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 的网民统计分析,从年龄结构上看,1O至l9岁的 

占31.8%,20至29岁的人占28.6%;从学历结构 

上看,高中中专40.2%,大专12.2%,本科11%, 研究生1.1%,四者相加达到总上网人数的 

64.5%。可见青年学生网民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 要主体之一。 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青年学生借助网 络媒介,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它主要 

通过政治信息的网上发布、网上选举、网上评论、网 上讨论、网上信访、网上利益表达、网上民意调查、 

网上协商对话等方式,参与并试图影响政治过程, 

以达到维护和实现某种政治利益的政治行为。当 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1.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便捷性和直接性 

网络政治参与是网络与政治相结合形成的一 种新型的政治参与类型。在我国,只要具备了公民 

资格就可以参与政治,但对青年学生来说,由于受 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参与政治活动的途径还比较 

少。互联网的出现为青年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 提供了一条便捷途径。青年学生只需要一台电脑 和一根联网的网线或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在 

互联网上参与到国家政治活动中,不仅可以在网络 

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政治信息,而且可以通过 BBS、强国论坛、电子邮件、聊吧发表自己的政治意 

见和看法,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理念。青年学生网络 政治参与这种便捷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突破了传 统政治参与的局限,青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平等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09SJD880068)阶段 

性成果。 的政治参与主体的资格加入,面对面地直接参与到 

政府的政策、议案的讨论、监督中去,还可以直接进 行网上投票和选举。 

2.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超越时空的虚 拟性和自主性 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拟性是以互联网的技术为 支撑的。互联网对上网用户的个人隐私具有很强 

的保护功能,网民可以用一组代码、一个昵称等角 

色符号作为自己身份的标识。因而互联网可以对 网民的真实身份、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 信息保密。网民能够以一种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 参与政治活动。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这种虚拟 

隐蔽的特点,可以大大增强政治参与的安全感,青 

年学生网民可以在网络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自主自 愿地关注和了解社会政治问题,平等自由地交流政 

治看法,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从 而有效地参与政治决策,增强政治参与效能。 3.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内容呈多样性 

和群体性 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 

点。在网络发展成为社会信息互通和交流重要手 段的今天,网络的快速性、共享性使信息的交流变 得更为快捷、及时,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发 

展十分迅速。据2009年12月的有关统计,我国网 

站达368万个,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 坛,我国目前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不论是 BBS论坛,还是网络中的公告牌、电子邮箱都成为 

了青年学生发表政治言论、表明自己政治观点的地 方。在“百度”网站,青年学生网民可以随时就国 

家的政策法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热 点、焦点、疑点、难点话题设立专门的论坛,任何对 

此感兴趣的网民都可以到论坛发表言论和图片,平 均每天发布的新帖多达200多万条,几乎每个受网 

民关注的话题后面都有跟帖,热门新闻的跟帖达到 几十万条之多。随着我国“政治上网”工程的有效 

实施,政治信息的公开化,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的渠道又将大大增加。不过,据中国社科院2010 

年2月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地方政府 网站建设不合格。在即时通讯方面,很多青年学生 

网民拥有多个即时通讯账户,特别是QQ,同时在 线用户最高时达到195o万人。博客虽是少数网民 

一2一 的网络媒介,但青年学生网民也有不少人拥有自己 

的博客,并且利用博客就某些社会政治重大事件发 

表自己的观点。据2009年l2月的有关统计,我国 博客账户达到1.8亿个。阅读博客已成为许多青 

年学生了解社会政治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还具有群体性特点。 青年学生是一个社会群体,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力 

是相当强的。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快捷性等特性, 使得兴趣、爱好相投或意识形态相一致的青年学生 

很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或组 织活动,他们往往只链接与自己的政治价值观、政 

治理想、政治利益、政治背景相似的网页或信息,他 们虽然是一些没有组织的虚拟群体,成员之间也相 

互不认识,但他们对于相同政治问题的热情,相同 

的兴趣或对某一事件的共同关注,促使他们走到一 起,表现出独特的、强烈的群体性。但需要注意的 是,不健康或错误的群体性举动会严重威胁到社会 

稳定,而且不利于青年学生独立政治人格的形成。 4.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较强的务实性 与理想性 

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内容尽管多种 多样,但有关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青年学生受个人 利益的驱动,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越来越多地 

表现出较强的务实性。他们只涉猎对自己有用的 政治信息,只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政治讨论,或被动 

地参与网上投票或选举。相当多的青年学生认为, 政治是国家的事,参与不参与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对他们而言,关心政治远不如搞好自己的专业实 际,至于谁执政或执政好坏,都与他们无关。因此, 部分青年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也表现出冷漠、消 

极、片面性。有些青年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动机 

和效果也倾向于评奖、评优、入党和就业等。此外, 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还表现出理想性特点。他 

们强烈希望提高自己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加强自 己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改善网络政治参与的政治 

文化环境,增强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期望按照理 想模式设计、影响和改造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 

况,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民主政治建设的 

关注。 

5.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非理性和非 规范性 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是 

要有真实可靠的客观政治信息。然而,网络信息容 

量的无限性、海量性,与青年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 有限性形成尖锐的矛盾,相当多的青年学生面对网 

络纷繁复杂的信息,在搜索、接受、选择时会陷入真 伪难辨、人云亦云、无所适从的非理』生状态,使自己 

的政治参与在盲从中失去理性。更为严重的是,网 络信息的可操纵性导致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影 

响到信息的可信度、公信力和权威性。网络信息的 

发布者,无论是组织机构或者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 自由发布政治信息,并且从登录到发布都是由服务 

器自动完成的。因此,网络信息的真伪性难以监 控,利用网络制造假新闻、发布假消息、歪曲报道来 欺骗、误导网民的事层出不穷,这造成青年学生网 

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参与趋势进一步扩大,而政治 

参与的理性和效能严重受挫。 网络空间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政治文化和政治 价值观,五花/ ̄l'-J的政治信息造成了整个社会价值 

观的多元化,甚至出现是非善恶标准模糊的情况, 这使青年学生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规范无所适从, 出现许多非规范性政治参与行为。青年学生群体 

中不少人具有很强的反抗和叛逆心理,渴望自主选 择,网络正好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可自由、自主、不受 

束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这势必导致一些青 年学生网民在虚拟空间里完全忽视现实规范的约 

束,放纵自己的行为,随心所欲地进行一些与政治 参与原则和规范相违背的活动。有些青年学生仅 仅出于一时的义愤或一时的冲动而从事反党、反社 

会主义的政治活动,如转帖一些对国家政治决策或 

领导人的恶语中伤,或根据无中生有、道听途说的 传说来指责政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网络上传播 的西方主流政治文化还是民主、自由掩盖下的殖民 

主义、霸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这些思想文 化通过网络灌输给青年学生,造成有些青年学生思 

想意识的混乱,极有可能“分化”、“西化”我们的青 

年学生,使青年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处于无序 的混乱状况。可以说,种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非 

规范性,不仅对党和国家的政治权威构成挑战,也 对广大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原则、规范的形成 

和遵守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导向路径 

积极、健康、有序、高效的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 与不仅是我国民主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且也 

是青年学生自我提高民主政治参与能力和民主政 治素养的重要路径。针对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的种种特点,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积极采取措 施,不但要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知识和意 

识教育,进行政治参与实践锻炼,提升政治参与能 

力,而且还要引导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有 序化和规范化,营造良好的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文化,改善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1.加强网络政治参与意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 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观 

网络政治参与需要具备一些政治参与知识。 

网络政治参与者不仅要掌握有关网络技术和计算 机知识,还要对现有的政治理论有较深入、全面的 了解和把握。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知识教育,是使青 

年学生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树 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观的重要途径。目前,对青 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政治参与观教育的内容,主要 包括阶级观、国家观、政党观、民主观、法制观、权力 

观、利益观、民族观、公民观和价值观等等方面。而 政治参与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民主意识、人权意 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法治 

意识、民族意识、群众意识、全球意识等等。只有让 

青年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的政治参与的理论知识,形 成积极健康的政治参与意识,树立政治参与科学化 

的理念,才能在政治参与中自觉按政治发展规律办 事,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克服政治参 与的冷漠和过热,对各种政治问题、政治现象作出 

客观正确的评价,从而进行理性的思考,从容稳定 地进行政治参与。 

2.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教育,提升青年学生 

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许多网络政治参与的知识、原理、原则、目标要 

求,青年学生不是不知,而是不能为或者不愿为。 

因此,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对青年学生进 行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网络 

3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