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摘要: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
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迫切需要树立教学管理新理念和模式,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实现高校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高校教学管理是指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原则,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调节与控制,使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有序有效的进行,以顺利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逐步从管理型向研究型、教育型、服务型转变。
一是高校教学管理者,在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中启迪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发展,使创造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并形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的氛围。
二是在管理制度上,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和不同项目的目标要求,细化实施办法和组织方式;在教学环节设置上,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学管理新理念,着力新人才培养,理解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三是高校教学管理必须从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的传统封闭式管理模式,向开放
综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富于应变能力,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和途径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高校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不断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管理不仅要搞好教的管理,还要加强学的管理,要在教会学生学习上加大管理的力度”。
比如可以开设学习指导课程,加大学生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度,尤其要帮助大学生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创造的思维方法。
二是建立激励和淘汰机制。
一方面,建立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机制,如推进双专业、第二学位和教改实验班教育,试行优秀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探索本硕连读制度等;另一方面,对学习不刻苦、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实行淘汰。
三是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可及时地提供诸于学校管理、教师施教等方面的反馈信息,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的优化,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三、引进现代管理方法,增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主要是机械性思维同时又是经验性思维,管理者注重的往往是传统的延续、历史的类比、经验的积累、单向的回忆,以及主观的判断和想象等,缺乏对现代新兴管理方式的运用。
新时期倡导的适应性思维则是要求本着一种开放的态度,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在教学和管理中引进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
论、决策科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
同时,可运用网络化手段,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建立决策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监控系统等完善的决策体制,使决策和管理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减少盲目性和经验性。
四、完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高校的教学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实验、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因此,完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至关重要。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课程考试等质量标准,作为监控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同时,建立与教学质量监督相适应的制度,如听课制度、评课制度、考试分析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毕业生座谈会制度等。
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采取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作出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繁琐性、沉闷性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新时期,作为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应努力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的工作环境,除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外,还应提供一些心理咨询服务,多开展一些集体文娱体育活动,帮助教学管理人员释放工作压力;培养教学管理人员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时化解教职员工之间的矛盾,解决其实际困难,使他们能时刻处于一种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中,同事
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毫无疑问会大大提高,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增强。
六、提高教学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其关键是教学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与水平能力。
而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相对教学队伍来说,学历水平低,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知识相当贫乏,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了解,更不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特点,致使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
因此,应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实教学管理理论知识,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使之能正确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自觉主动地探求管理创新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教学工作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决定了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当前,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研究,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
同时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管理上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才能使其逐步完善,并不断走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