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市小麦新品种示范与展示

南通市小麦新品种示范与展示

2019.8试验研究

南通市小麦新品种示范与展示

郭小鸥余聪华薛晓波

(南通市粮棉原种场江苏南通226541)

摘要:为了加快优良小麦新2种示范推广进程,提升优质小麦产业化水平与农民种植效益,对引进 的10个优良小麦新2种进行了大区试验示范与展示o结果表明,扬麦25号、扬麦20号综合表现较 好,熟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结构协调,产量水平较高,稳产性好,可作为南通及沿江地区优良主

体2种推广。关键词:小麦;新2种;示范;展示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滨江临海,具有得天独厚

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是江苏乃至全国最大的优质弱

筋小麦主产区。小麦作为南通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常

年种植面积16万hm%左右°为了筛选适宜南通及沿 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南通市粮棉原

种场以“江苏省现代农业%稻麦&综合示范推广%南 通)”基地建设为契机,通过在示范基地内开展小麦

新品种试验、示范与展示,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 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2017年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江苏里下 河地区农科所等小麦育种单位引进小麦新品种 10个(见表1),分别为镇麦10号、华麦8号、亿麦 9号、宁麦22 、宁麦23号、镇麦12号、扬麦25号、 扬麦23号、扬麦20号和扬辐麦4号。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g[SXGC(2015)107]o作者简介:郭小(1982-),女,江苏 ,硕士, 农艺师,主要从事稻麦种子生产与示范推广工作

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是水稻高产区之一[3]o津巴布韦

与我国云南地 ,在引种上可以考虑选择

适合云南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同时又因为津巴布 基 设 , 稻种植以 为主,在引种 以

考虑选 稻。

%3) , 稻种植 的策, 农民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目前津巴布韦的稻种植面积 为 1 250 hm2, 最高年3.5万hm2,也不到玉米种植面积的1/4,小麦种植面

积的1/2。 稻研究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优良的水稻品种。津巴布韦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仅有Mhara 1-4和Blue Bell,已审定的旱稻品种只有 Nerica 1,3,7,总共8个品种,且相应的栽培技术滞 后。因此, 技队伍建设,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进,是迫切需要的。加强探讨配套的栽

培措施,使良种配合良法,才能取得品种的最佳增产

潜力。参考文献[1] 廖伏明b罗闰良,万宜珍•杂交水稻国际推广的现状与策略[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2):178-183.[2] 孔令聪,成兴广,林柱,等. 粮食生产的困境与出路[J].西亚非洲,2010(11):29-33.⑶徐迪新.中国 稻在赞比亚的试种报告[J].杂交水稻,1995(4):23-26.

-210

-试验研究2019.8

1.2试验方法小麦新品种示范与比较试验设在南通市粮棉原

种场试验田,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品种示范面积 5亩。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砂壤土,灌溉便利,土壤肥 沃,肥力均匀。前茬为水稻, 田,采用

950大型拖拉机深旋耕灭茬埋草。全部示范品种均采

用机械宽行条播,11月13日播种,播量12 kg/亩。基肥:45% 肥25 kg/亩;苗肥 肥:尿素

表1供试小麦品种及来源

序号品种名称来源1镇麦10号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2华麦8号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3亿麦9号安徽绿亿种业有限公司4宁麦 22 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5宁麦 23 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6镇麦12号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7扬 麦 25 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8扬 麦 23 号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9扬 麦 20 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0扬辐麦4号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魁WL

20 kg/亩;拔节孕穗肥:45%三元复合肥15 kg、尿

素 10 kg。折合纯 N 19.8 kg/亩、P2O5 6.0 kg/亩、 K#O 6.0 kg/亩。其他田 大田生产。I. 3性状测定田间调查记载生育期、苗情动态、抗病性和抗倒

性,成熟期收获并进行室内考种,测定株高(cm)、千 粒重(g)、容重&g/L)、穗粒数(粒/穗)。2018年6月 8日用小型 机 , , 面积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进程与生育期2 , 品种

显,其余生 。各品种全生育期在201~208 9。其中,扬麦23和扬麦25生育期较短,全生育

期均为201 9;镇麦12号生育期最迟,全生育期为 208 9;镇麦10号、华麦8号生育期也比较迟,全生育

期均为207 9。2.2苗情动态10 小麦品种 3。

明,10个品种的平均基本苗为13.48万株/亩,变幅为II. 17万~17.61万株/亩,其中亿麦9号基本苗最多,

表2不同小麦品种生育进程

品种播种期 (月/日)出苗期(月/日)三叶期(月/日)分簾期(月/日)拔节期(月/日)齐穗期(月/日)成熟期(月/日)生(9)

镇麦10号11/1311/2112/512/113/164/156/7207

华麦 8 号11/1311/2112/512/123/164/176/7207

亿麦 9 号11/1311/2112/512/103/174/196/3203宁麦 22 号11/1311/2212/612/103/164/246/3203宁麦 23 号11/1311/2212/612/103/164/196/2202

镇麦12号11/1311/2212/712/123/174/196/8208

扬麦 25 号11/1311/2312/612/123/184/206/1201

扬 麦 23 号11/1311/2312/812/133/184/216/1201

扬 麦 20 号11/1311/2312/812/133/184/216/4204

扬辐麦 4 号11/1311/2212/712/123/174/216/5205

为17.61 /亩; 为 51.59 /亩,

为45.50万~56.00万株/亩,其中华麦8号高峰苗最高,

为56.00万株/亩;平均有效穗数为29.23万穗/亩,变

幅为23.06万~33.67万穗/亩,其中镇麦10号的有效

穗最咼,为33.67万穗/亩。2.3抗逆性田间重点调查了小麦示范品种的赤霉病和抗倒

性。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见表4),镇麦12号和扬麦 23号田间赤霉病中等发生,其余品种无赤霉病发生。

抗倒性鉴定结果表明,宁麦22号、宁麦23号的抗

-211

-2019.8试验研究叙Wil

表3不同品种群体动态化(单位:万/亩)

品种基本苗高峰苗有效穗

镇麦10号13.3353.0633.67

华麦8号14.0056.0032.95

亿麦9号17.6153.5028.00

宁麦22号12.5652.1733.11

宁麦23号13.5050.5631.06

镇麦12号13.5648.3928.83

扬麦25号12.7250.5031.45扬 麦 23 号11.1745.5023.06

扬 麦 20 号12.1750.2827.00

扬辐麦4号14.2255.9523.17表4不同品种赤霉病抗性与抗倒性鉴定结果

品种赤霉病抗倒性

镇麦10号无好

华麦 8 号无中

亿麦 9 号无中

宁麦22号无差

宁麦 23 号无差

镇麦12号中等发生中

扬麦 25 号无好

扬麦 23 号中等发生好

扬麦 20 号无好

扬辐麦4号无好

性较差,华麦8号、亿麦9号和镇麦12号抗倒性中 等,其余品种的抗倒性均较好%

2.4株高、产量结构及产量

如表5所示,所有品种平均株高为81.22 cm,变 幅为71.32 ~ 97.00 cm,其中华麦8号株高最矮,其

次为扬麦23号(74.10 cm",宁麦23号株高最高;平

均千粒重为42.42 g,变幅为39.05 - 49.37 .,其中镇 麦12号千粒重最高,镇麦10号次之(45.88 g",扬幅 麦4号千粒重高低;平均容重为803.67 g/L,变幅为 753.00~827.63 g/L,其中华麦8号容重最高,扬麦25

号次之(827.21 g/L"扬辐麦4号容重最低;平均穗粒 数为40.365粒/穗,变幅为29.75 ~ 53.50粒/穗,其中

扬麦20号穗粒数最高,其次为扬麦23号(49.2粒/穗), 镇麦12号穗粒数最少;平均产量为382.2 kg/亩,变

幅为338.4 ~ 437.1 kg/亩,其中华麦8号产量最高,

其次为扬麦25号(403.3 kg/亩),镇麦10号产量最低。

表5不同品种株高、产量及产量结构

品种株高(cm)千粒重(g)容重(g/L)穗粒数(粒/穗)产量(kg/亩)

镇麦10号80.3145.88807.4138.58338.4

华麦 8 号71.3242.92827.6339.36437.1

亿麦 9 号75.3640.21785.7135.77344.8

宁麦22号80.3045.09788.6038.00391.5

宁麦 23 号97.0041.92808.8846.60396.7

镇麦12号84.6749.37794.0729.75391.0

扬麦 25 号81.6740.18827.2131.81403.3

扬麦 23 号74.1039.40827.0849.20362.4

扬麦 20 号84.0240.21817.4953.50396.7扬辐麦 4 号83.6739.05753.0041.08364.9

3结论

综合分析10个小麦品种的生育期、苗情动态、 抗逆性及产量相关性状,扬麦25号、扬麦20号综合 表现较好,熟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结构协调,产量

水平较高,稳产性好,可作为南通及沿江地区 .主 体品种推广%华麦8号产量最高,但是生育期较长, 在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生产模式下,可与生育期较短

的水稻品种搭配种植,以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高效的

目的%

-21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