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码垛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码垛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码垛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口芮执元 口刘涛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兰州 730050 与 真 

摘要: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属有色冶金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以铝锭连铸生产线专用型层码垛机器人为研究对象, 

设计开发了一台4自由度关节型码垛机器人,并采用D—H法对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进行研究分析,对机器人运动进行 

正运动学求解,得到了各关节变量与末端位置运动方程,并应用ADAMS软件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 

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为以后机器人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做参考。 

关键词:码垛机器人运动学ADAMS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998(2010)04—0007—04 

码垛技术是物流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门新兴技 

术,特别是机器人码垛技术以其在机械结构、适用范 

围、设备占地空间、灵活性、成本以及维护等方面的优 势使其应用渐为广泛,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机器人运 

动学分析的目的是分析机器人是否能够满足工作的要 

求,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D—H法、回转变 

-k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重大扶持项目(编号:ZGS047一A52—001—0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61LIZA099) 收稿日期:2009年l1月 换张量法、矩阵法等。华南理工大学的王浩、周青松等 

人采用D—H法建立了6自由度喷涂机器人的运动学 

模型,并在VS.NET平台上用组件技术实现仿真,结果 

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武汉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安辉等 

人运用矩阵法对球齿轮机构的机械手进行运动学分 

析,并用Pro/E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仿真曲线。华南 

理工大学的曾华森、谢存禧等人运用回转变换张量法 

建立了6自由度喷涂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利用消元 

法简化了运动学逆解的求解过程,并用ADAMS进行 

4结论 

1)利用Pro/E参数化建模方法,使得建模更加快 

捷,且利用Pro/E与ANSYS的专用接口,使得模型的 

导入更加方便、准确,可以看出ANSYS进行有限元接 

触分析的是非常精确,为齿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 

参考。 

2)利用以上设置,ANSYS在求解接触问题时能 

获得更精确的解,利用ANSYS通过静力分析来完成 

对连续啮合动态过程的仿真,缩短计算时间,节省成 

本。 3)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齿轮所受接触应力的变化 

规律,可以看出,接触应力在单齿啮合阶段是相对较 

大的,且在节线靠近齿根的部分接触应力达到最大 

值,在远离节线的齿顶部位,接触应力相对较小,这就 

是为什么点蚀一般发生在节线附近靠近齿根的部位 

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朱金波编著.中文版Pro/ENGINEER Wildfire 3.0工业产品 设计完全掌握[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7. 

机械制造48卷 第548期 张朝晖主编.ANSYS11.0结构分析工程应用实例解析[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杨小兰,刘极峰,陈施.基于ANSYS的有限元法网格划分 

浅析【J].煤矿机械,2005,26(1):38—39. 

卜忠红,刘更,吴立言,等.基于线性规划法的齿轮啮合刚 

度与载荷分布计算的改进方法[J1.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 27(11):1365—1368. 

F.L_Litvin,I.Gonzalez—Perez,A.Fuentes,eta1.Design, 

Generation and Stress Analysis of Face Gear Drive with Helical— 

Pinion[J].Comput.Methods App1.Mech.Engrg,2005,194: 

3870—3901. 

F.L.Litvin,A.Fuentes,I.Gonzalez—Perez,eta1.Handsc— 

huh,Modified Involute Helical Gears:Computerized Design 

Simulation of Meshing and Stress Analysis[J].Comput.Meth— 

ods App1.Mech.Engrg,2003,192:3619—3655. △ (编辑 凌 云) 

2010/4 1j 1J 1J

 运动仿真。 

高速重载码垛机器人属有色冶金领域关键共性技 

术,其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铝锭连铸生产线是有色 

工业电解铝生产中的主要关键设备,它一次完成铝锭 

铸造、冷却、堆垛、捆扎打包和成品运输等生产工序, 

是集机、电、光、液、气于一体的自动化成套冶金装备。 

铝锭堆垛机器人技术属铝锭连铸生产线关键核心技 

术,国产铝锭连铸生产技术长期受制于铝锭堆垛机器 

人技术的发展。本文以铝锭连铸生产线专用型层码垛 

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台4自由度的关节型码 

垛机器人,并采用D—H法对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进 

行研究分析,x,l-机器人运动进行正运动学求解,得到 

各关节变量与末端位置运动方程。然后运用Pro/E三 

维软件对机器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利用Pro/E和 

ADAMS软件的接口将简化后的机器人模型导入 

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机器人各个关 

节变量以及末端位置的相对关系曲线和末端速度变 化曲线。仿真结果可验证机器人运动学理论推导的正 

确性,为后续的机器人静、动态特性分析研究打下基 

础。 

1 机器人的设计模型 

铝锭连铸生产线码垛机器人的工作要求:机器人的 

层码垛速度为8 s/循环,码垛重量为300 kg,垂直到达距 

离为2 500 mm,水平到达距离为2 300 mm。码垛机器人 

的层码垛速度为8 s/循环,码垛机器人在初始位置时机 

器人夹具到铝锭层的距离为1 000 mm,在机器人的一个 

工作循环中,机器人首先从初始位置下移1 000 mm,然 

后抓取铝锭,接着返回初始位置,腰部关节以2 300 mm 

为半径旋转180。,然后下移1 000 mm,摆放铝锭,最后 

返回初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末端的总位移为 

11 222 mm,夹紧铝锭为0.5 s,摆放铝锭为1.5 s,机器 

人的移动速度就应该达到1 870.33 mm/s。结构图如图 

1所示。 本文设计开发的4自由度的关节型码垛机器人, 

它主要由底座、腰部、大臂、小臂、手腕5部分组成,包 

括4个旋转自由度分别是腰部旋转关节、大臂摆动关 

节、小臂摆动关节、腕部旋转关节。根据机器人的工 

作要求,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参数如表1。 

2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可以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建立机器人的连杆坐 

标系,如图2所示,关节1的轴线为铅垂方向,关节2、关 节3和关节4的轴线水平且平行。建立连杆坐标系的规 

则如下: 1)连杆n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n+1关节轴线 

2010/4 上,是关节//,+1的关节轴线与/1,和T/,+1关节轴线公 

垂线的交点。 

构件 转角范围/o 长度(高度)/mm 底座 l85 腰部 ±180 695 大臂 +90/一45 1250 小臂 +l5.5/一l20 1400 

手腕 4-180 250 2)z轴与n+1关节轴线重合。 

3)X轴与公垂线重合,从T/,指向n-t-l关节。 

4)Y轴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其连杆参数如表2所示,其中: 为连杆转角,即关 

节变量; 一 为连杆扭角;n 为连杆i一1的长度;d 

为两连杆距离。 表2机器人的D—H参数 

连杆i 变量 /。 n 一1/。 0 一1/mm /mm 关节转角范围/。 

1 90 O 0 0 ±180 2 90 —90 o1:270 0 +90/一45 3 O O 口2=l 250 0 +l5.5/一120 

4 0。 90 0 d4=1 400 ±180 码垛机器人的4个关节全部都是旋转关节,利用广 

义连杆变换齐次矩阵通式 ,为: 

机械制造48卷 第548期 = cO —sO 

sO COl。一l cO COl 一1 

sO s f—l c 岱 l一1 

0 0 0 

一S0 一1 C0 —1 0 i一1 一disoLf—l 

d‘COL —l 

1 (1) 

式中:s =sin0 ,col=cOSOi,i=1…2 3 4。 

根据式(1)和表(2)所示的连杆参数,可求得如下 

各连杆变换矩阵: 

。T1= 

。 = Cl—S1 

S1 Cl 0 O 0 O 

C3 一 3 

S3 C3 0 O 

O O = 

: C2 一S2 0 l 

0 0 1 0 

一S2一C2 0 0 

0 0 0 1 

C4—54 0 0 

0 0—1一以 

S4 c4 0 0 

0 0 0 1 

式中:S =sin0 ,C =COS0 ,i=1、2、3、4。 

T3=。T3 = 

死= = C3一 3 0 n2 

S3 C3 0 0 

0 0 1 0 

0 0 0 1 

C3一C3 S4 S3 

3一S3 S4一C3 s4 c4 0 

0 0 0 

C2 —52 0 01 

0 O 1 0 

一 2一c2 0 0 

0 O O 1 

C2C3—52 3一C2C3C4+S2S3S4 

84 C4 

一S2C3一C2S3 S2C3 4+C2S3 4 0 O 口2 

一c3d4 

0 

1 

C3一C3 S4 S3 口2 s3 一s3 4一c3一C3d4 

s4 C4 0 0 

0 0 0 1 

C2s3+ 2C3 C2口2+ 2C3出+口 

一C3 — 2S3+C2C3 O 0 

—0252+C2C3 d4 

1 

各连杆变换矩阵相乘,可得码垛机器人手腕末端 

到基础坐标的变换矩阵 ,即为关节变量0 的函 

数: 

。T4=。Tt(0z)。 (02) (0 ) ( ) 

=。Tt(0,) ( ) 

n Ox 

Oy 

,k o: 0 0 

n =Cl C4C23+S1 4 

n =S1 C4C23一C1 54 

n2:一C4¥23 0 p 

口y Py 

oz pz O 1 

机械制造48卷 第548期 (2) O =一C1 S4C23十S1 C4 

Oy=一S1 S4C23一C1 C4 

O =¥23 S4 P :Cl。1+C1¥23d4 

P =S1¥23d4+nl St 

P =C23d4+。2s2 其中: =sin( + ),C =COS(0 + ),i=1、2、3。 

矩阵o 描述了机器人手腕末端连杆坐标系{4} 

相对于基坐标系{0}的位姿,是机器人运动分析和综 

合的基础。在该矩阵中,n、O、。表示了手腕末端相对 

于基坐标的姿态,P代表了手腕末端相对于基坐标的 

位置。为了校核所得。 的正确性,计算当0 =90。, 

0:=90。,03=0。,0 =0。时变换矩阵 的值,计算结果 

为: 

。 = 0 1 

0 0 

1 0 

0 0 0 

0l+d4 

O;2 1 与图2所示的情况完全一致,证明了运动学方程推 

导的正确性。 

根据以上推导过程可知,手部末端的3个位置元素 

为: 

- + 出 ,、 {Py=s1 s23d4+口1 S1 (3) Ip : :, +口: : 

手部末端的速度方程可由式(3)中的P 、P 、P 坐 

标分量对时间t的一阶导数求出,即: 

, =s-口-+(s,s:,+c-c:,)d4 

{ y=(C1 23+ I c23)c玉+el口l I 

: d4+。 : 根据关节变换矩阵。 可以得出机器人的最大到 

达距离: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 

当关节1处于初始位置: :0。、03=60。、04=0。 

时,机器人的水平到达距离可达2 732.43 mm;当关节1 处于初始位置:02=90o、03=60。、04=0。时,机器人的 

垂直到达距离可达2 830 mm。 根据以上的推导过程可知,研究开发的机器人在 

运动学上可以满足铝锭连铸生产线的工作要求。 

3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分析 

ADAMS软件可以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但 

其实体建模的功能比较薄弱,因此在文中,首先利用 

Pro/E三维软件建立码垛机器人的三维实体模型,然 

后在不影响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简 

化,最后将机器人的整个装配体保存为抛物面(★.x_t) 

格式,利用ADAMS与Pro/E之间的接口将生成的文 

2010/4 0 0 0 1 ∞0 0 1 0 O 1 O O O 1 O 

O d 0 l 0 — 0 0 s O O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