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矿床深部矿体预测方法及措施
以构造地质研究为基础,选择合理有效途径与方法是正确开展深部矿体定位
预测的关键,建立构造控矿模型、矿化空间分带模型和矿体空间定位模型是成矿
预测的有效方法途径,确定矿体的含矿间隔、矿体侧伏、矿床剥蚀度和矿体赋矿
标高是开展深部成矿预测的基础。
标签:金矿床 矿体预测 方法途径 措施
目前我国现有金矿山系统的地质勘探工作由于勘探技术和成矿理论的限制,
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矿床浅部的资源前景尚不能完全掌控,因此,目
前急需在先进成矿理论和有效找矿技术方法的帮助下扩大矿山储量,延长矿山寿
命。
1开展深部成矿预测的定位
工业矿体主要受构造特别是断裂的控制,并定位于特定的构造部位。许多含
金断裂均具波状起伏的特征,走向上呈曲线状,横剖上呈“S”状或反“S”形。这类
构造无论作逆冲运动(或压扭走滑剪切运动),还是作伸展下滑运动,沿走向或
倾向都能产生局部引张扩容构造(或构造虚脱部位)。这些引张构造为吸入矿液
及矿质沉淀提供了空间条件,其形状决定矿化体的空间分布。
多数受断裂控制的矿体均具有一定的侧伏,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一条断层
往往是多种性质构造活动的复合,正或逆断层常常伴随有左行或右行剪切作用的
性质,从而形成左行正断层或右行逆断层矿体的侧伏受断裂两盘相对运动过程中
产生的张性空间控制,并具有一致性,张性空间的形成与断裂的性质及运动方式
有关。如果正断层上盘相对左行滑落或逆断层上盘相对右行逆冲时,矿体向左侧
伏;如果正断层上盘相对右行滑落或逆断层上盘相对左行逆冲时,矿体则向右侧
伏。侧伏角取决于构造运动方向与断裂面总体走向的交角,交角大时,侧伏角也
相应较大,反之亦然。查明矿体的侧伏方向及侧伏角的大小,对开展深部找具有
指导意义。
2开展深部成矿预测的方法途径
2.1构造控矿模型
控制成矿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岩浆、构造和岩性(地层)因素,岩浆是矿液
的来源和物质基础,但构造提供了矿液运移的通道和沉淀的空间,决定了矿床的
空间分布和矿体的产状。构造变形特别是深断裂作用是区域成矿作用的核心,因
为岩浆活动、岩石变形变质都是在构造作用驱动下进行的,而成矿作用的发生和
发展与构造、岩浆及变质作用等均有密切的联系。构造作用作为地质过程的重要
组成部分,不仅为地壳深部或以下的含矿岩浆热液提供上升的通道,也为含矿溶
液提供搬运、沉淀、矿化、富集的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矿的物理、化学
环境和成矿元素的活动性,直接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及成矿演化。
因此,研究和建立构造控矿模型可为矿床的深部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2矿化空间分带模型
2.2.1围岩蚀变分带
矿体边部一般均不同程度地发育围岩蚀变,其类型及发育程度对矿体矿化程
度和规模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而围岩蚀变的有序分布可为矿床的深部成矿预测
及隐伏矿床的寻找提供可靠依据,围岩蚀变常常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围岩蚀变
的水平和垂直分带无论在石英脉型或蚀变岩型金矿化类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
现,以蚀变岩型金矿的水平分带明显。
2.2.2矿物组合分带
由于成矿过程中矿物的结晶顺序不同,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的组合分
带。统计表明,金矿床矿物组合分带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大多数岩金矿床一般
划分为4种矿物共生组合,即黄铁矿—石英、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
物、碳酸盐。由于成矿期断裂的脉动性导致成矿热液在断裂中的脉动性充填,发
育晚阶段矿物共生组合穿切早阶段组合的现象。不同阶段矿物组合发育程度及在
空间上的分布则取决于断裂活动的强度及断裂的部位。因此,根据矿物组合分带
可以预测矿体的深部矿化变化情况。
2.3矿体空间定位模型
对大多数热液金矿床(体)来说,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规模等都
直接受断裂的控制,开展热液矿床(体)深部定位预测研究,其实质就是对断裂
的研究,尤其是对有利成矿的具体构造部位的预测,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热液矿
床(体)的定位预测就是判断深部最有利的成矿与赋矿部位。
3开展深部成矿预测采取的措施
(1)确定新的找矿思路 新的找矿思路是找矿突破的关键,重新认识老矿山
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分布和变化规律,结合新的成矿理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
其他信息提取技术,对老资料进行二次开发,提取更深层次的找矿信息,确定新
的找矿思路,有可能找到新的矿体。
(2)确定含矿间隔 有助于判断已知矿体深部的找矿前景及矿体定位预测,
主要是确定成矿在垂向的上、下限范围。从指导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意义出发,
确定矿体之间的含矿间隔,并利用这一规律,进一步把找矿注意力集中于重点区
段。
(3)确定矿体侧伏 矿体侧伏是矿体存在的普遍现象,与控矿构造的性质有
关,当正断层上盘相对右行滑落或逆断层上盘相对左行逆冲时,矿体向右侧伏;
当正断层上盘相对左行滑落或逆断层上盘相对右行逆冲时,矿体则向左侧伏。受
同一构造控制的矿床(脉),矿体侧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4)确定矿床剥蚀程度 矿床或矿体的剥蚀程度是解决危机矿山的重要问
题,尤其是危机矿山的深部找矿中,确定矿床剥蚀程度就显得更具意义。研究一
个矿体的剥蚀程度,通常运用找矿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确定目前的勘
探工程已控制矿体的具体位置、属于矿体部位,确定深部找矿前景。
综上所述,开展金矿床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研究要以成矿地质条件为前提,以
扎实的地质工作为基础。世界上没有2个完全相同的事物,金矿床(体)的深部
定位预测本身就是一件难度大、风险大且十分复杂的工作,因此,我们不能套用
他人的理论和观点,更不能受前人成矿模式的限制,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思路和方
法途径,有步骤、有目的、系统地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参考文献
[1]高秋斌,范永香,曹新志等.1999.论内生金属矿床深部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的建立.贵金属地质.
[2]高秋斌,范永香,王可勇等.1998.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的主要途径.黄金地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