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案例选编2015
现蒸发冷凝水罐(106T0032 )导淋管线有漏点,单元长李某安排先将罐 倒空后,再进行处理。 12月6日14时,该罐排空。因双休日规定不准动火作业。 12月7日白班,单元长安排现场操作工徐某联系负责保全业务的承包 商处理。 13 时 10 分,保全人员开始办理 动火作业手续。
14 时 23 分,在动火分析结论尚
口发生爆炸。
二、事故分析
1. 爆炸位置
爆炸发生在井口附近的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事故现场迹
象显示,井口大四通发生粉碎性破坏,重达 49.3 公斤的套管头
(底法兰及套管短接)被抛出99.4米远,爆炸后油管上行约6米, 油管顶部约 1.2 米段产生严重挤压变形,但采油井井口周围 1 米外
的其它设备完好。经分析,爆炸冲击波沿井筒向上发散,因此确
2010-2-12 2005-3-29
2005-10-12 2006-2-20
中毒类
2006-2-4
2006-3-25
井喷类
2006-12-26
辽河油田分公司
“12.3”滩海陆岸采油井爆炸事
故
时间: 2009年12月3日 地点:辽河油田分公司海南2号站海南23-21井
2009 年 12 月 3 日,浅海石油开发公司海南作业 区海南2号站发生一起采油井井口爆炸事故,造成3
直接参与施工的人员全部撤离警戒区外后,施工单位开始带压换阀
作业。 16:22分,当施工单位现场操作人员拆卸完与大四通连接法兰 的螺帽时,突然发生套管堵塞器和 2 号阀门冲出,造成施工单位两 名人员当场死亡,三人受伤。
一、事故经过
川中油气矿现场人员立即汇报至潼南作业区和川中油气矿,并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为控制事故危害,立即安排相关人员抢
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和
要求。蒋总、廖总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必须始终不 渝地遵循安全环保是硬指标、是第一要求,一定要保持 清醒头脑、克服麻痹思想。
泸州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
磨208井井口隐患作业事故
时间: 2010年2月8日 地点: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磨208井
一、事故经过
定爆炸发生在井口附近的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
二、事故分析
2. 爆炸物
根据辽河公(刑)勘(2009)115号结论(见附件2),排
除人为破坏和使用火药爆炸物的可能。从爆炸痕迹判断该爆炸
属于井内可燃气体爆炸。根据施工过程和现场生产情况分析, 在密闭井筒空间能发生爆炸的只能是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二、事故分析
“安全生产月活动”
事故案例汇编
集输大队筹备组
二〇一五年六月
2009-12-3 2009-12-7
爆炸类 2005-6-3
2006-1-20
2010-2-8
辽河油田分公司“12.3”滩海陆岸采油井爆炸事 故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12.07”闪爆事 故 泸州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磨208井井口隐患作业事故 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中央处理厂“6.3”爆炸事 故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输气管理处仁寿富加输气站 “1.20”天然气管道爆炸着火事故 玉门油田公司“2.12”硫化氢中毒事 故 长庆盛源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3· 30”一氧化碳中毒事 故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10.12”硫化氢中毒事 故 大庆石油管理局化工集团甲醇分公司“2.20” 氮气窒息 事故 辽河油田黄26-34井井喷着火事故 西南油气田罗2井“3.25”井喷事 故 塔里木油田塔中823井井喷事故
处存在泄漏现象,立即上报了川中油气矿。
由于该处泄漏位于井口装置无控部位,且井口压力高,存在较
大的安全隐患,川中油气矿为了尽快处置地震造成的隐患,确保春
节期间安全,立即安排与泸州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签订施工作业 合同和HSE合同,并进行井口带压换阀作业。
一、事故经过
2月4日,川中潼南作业区和施工单位泸州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
(二)间接原因
4. 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
在本队气举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没有及时离开现场,致使伤亡人 数增多。
四、事故教训
1. 必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安全生
产投入,积极引进新技术,从技术和装备上保障本质安 全。 2. 加强设计管理,提高设计水平。进一步明确设计、 审核、审批程序,完善设计内容,开展标准适应性评价, 提高设计针对性和适应性。
未下达前,保全工就开始在室外导 淋管线处使用电焊进行补焊作业。 14时30分发生闪爆。
三、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1 号工业污水管线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通过导淋管线,在冷凝 水罐的抽负作用下,窜入罐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在动火补焊作业时发生闪爆。
2、间接原因:
一是承包商在动火分析结论尚未下达前,就开始动火、违章作 业,导致闪爆。
二、事故经过
12月3日 ——12 :00开始气举降液面作业,用压风机2 台,从套管反打 压,压力由0MPa逐步升至13MPa, ——18:30气举结束,共返出液量23方; ——18 : 50 欢喜岭工程技术处作业队队长张某按规定通知海 南作业区调度气举完毕,请求确认是否进行下道施工工序; ——19:00海南作业区调度安排测试班两人进行液面测试; ——19 : 50 使用回声仪测量液面,在击发空爆弹的瞬间,井
死亡1人、轻伤4人,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死亡1人,直
接经济损失7.9万元。事故过程中未发生环境污染等次生事故, 生产未受到影响。
一、工艺概况
事故发生部位为公司乙醇厂饲料单元蒸发工序蒸发冷凝水罐, 位号为106T0032,其工艺流程是:离心清液经四效蒸发产生的二次废 热蒸汽由换热器冷凝后得到蒸发冷凝水,经泵送入该罐。该罐中的凝 水经106P0015泵,一部分去脱胚制浆单元作胚芽洗涤用,其余去污水 处理厂。
06A蒸发装置工艺流程图
发生事故罐体
一、工艺概况
06A蒸发冷凝水罐示意图
放空(DN150)
自P7泵 清液DN100
自P8泵 蒸发冷凝水DN100 去P15泵 蒸发冷凝水DN250
人孔
11号污水管线
动焊点
该罐导淋管通过阀门与11号污水管线直接连通
二、事故经过
2009年12 月5 日早8时白班接班后,乙醇厂饲料单元现场人员王某发
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
一、事故背景
海南23-21井是属于辽河油田海南2号站的一口滩海定向采油井,用于 开 发 东 营 组 地 层 的 油 气 藏。 完 井 时 间: 1998 年 5 月 12 日 , 完钻 井 深 : 2522.37米。 该井于 2000 年 3 月在 602 米井深位 置的生产套管上实施了套管补贴,此
3. 爆炸气体来源
空气来源:空气气举降液面时由空压机压入井筒的空气。
天然气来源:套管外游离天然气从套管补贴段进入井筒。 2000年3月在600-615米井段的未封固套管曾进行套管补贴作业。补
贴处承受的气密封性能指标为0.5-0.6MPa。在停止气举并释放掉井口压力
后,井筒液面低于套管补贴位置,管外与管内的压差约6MPa,远远大于所 承受的气密封性能指标。
装2号阀门,16:56一次性获得成功,使井口处于受控状态。
二、事故原因
根据事故现场初步勘查分析判断,由于套管堵塞器失效, 导致套管堵塞器及2号阀门冲出,造成事故发生。
玉门油田公司
“2.12”硫化氢中毒事故
时间:2010年2月12日 地点:玉门油田公司炼油化工总厂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
“12.07”闪爆事故
时间: 2009年12月7日 地点: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
引
言
2009年12月7日,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承
包商检修作业闪爆事故,造成2人死亡、4人轻伤。
其中,承包商江苏三兴建工集团公司吉林市北大湖分公 司(该公司负责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的部分保全业务)
依据爆炸专家的判断:该井能产生如此严重破坏程度, 其天然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应不少于500~600米管柱长。
二、事故分析
4. 点火源
点火源是回声仪小声弹击发产生的火花。
三、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套管外游离天然气进入套管内与气举时的空气混合,达到爆
炸极限,在空爆弹击发时发生爆炸。
三、事故原因
(二)间接原因
管、以罚代管”的问题,对于承包商的作业监管不到位,
致使承包商的检维修作业有时游离于企业安全管理之外。
四、事故教训
第二,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着抓重点、抓关键,忽视
一般风险和危险源的严重倾向。该公司是危险化学品生产 单位,但是在安全生产中,并没有把燃料乙醇生产和炼油
化工生产同等对待,没有从生产工艺整体流程和运行机理
二是对承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特别是临时检维修作业程序控
制上不到位、不严格,存在着监管漏洞。
四、事故教训
第一,对承包商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不严,存 在着严重的监管漏洞。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多次强调,必 须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管。而从这起事故来看,没有按照 安全环保部要求把承包商真正纳入企业管理之中,没有做 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对承包商管理仍然存在“以包代
试油结束。测试产气1.08万方/天,产水4.3方/天。11月7日交川中 油气矿潼南作业区管理,因该井产量低且产水,同时远离嘉二气藏 主产区不具备投产条件,作为观察井使用。该井H2S含量0.35mg/m3, 关井最高压力53MPa。
一、事故经过
பைடு நூலகம்2010 年 1 月 31 日,磨溪 5.0 级地震发生后, 2 月 1 日潼南作业区在 排查地震影响时,发现位于震中附近的208井二号阀门与大四通连接
能性,没有考虑到组合工艺系统的安全性。
设计、审核、审批层层把关不严,没有从源头把住安全关口。
三、事故原因
(二)间接原因
3.现场施工监管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