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药物转运及转运体PPT

第二章 药物转运及转运体PPT


离子障(ion trapping):非离子型(分子型
)药物极性低,亲脂,可以自由透过生物膜,
而离子型药物则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H+
H+
HA
A-
B
BH+
HA
A-
H+
B H+
BH+
例:水杨酸(弱酸)pKa=3.4,在pH=1.4的胃
液中及pH=7.4 的血浆中,解离型与非解离型 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
特点:①不需要载体 ②不消耗能量 ③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④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⑤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保持在动态稳定水平
被动转运的方式:
(一)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二)滤过 (三)易化扩散(passive diffusion)
Ka =
[H+] [A-] [HA]
[A-]
pKa = pH
log
[HA]
10pH-pKa
[A-] =
[HA]
当pH = pKa时,
[HA] = [A-]
pKa 即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 解离时的溶液pH值。
• 例:丙磺舒的pKa=3.4
胃液pH=1.4
pH1=07p.H4-pKa=
[离子型] [非离子型]
简单扩散的规律:
1.弱酸药在酸性体液中,或弱碱药在碱性体液中的 解离度小,药物易通过生物膜扩散转运; 2.当生物膜两侧pH值不等时,弱酸药易由较酸侧进 入较碱侧,弱碱性药则易由较碱侧进入较酸侧。
弱酸药(巴比妥类、阿司匹林)可由胃中转运到 较碱的血浆中去,而弱碱药(吗啡、利血平)则很 少自胃中吸收。
(三)膜动转运
• 1.胞饮(pinocytosis) • 2.胞吐(exocytosis)
二、药物转运体
转运(Transport):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与排泄等过程。
当药物代谢对药物体内过程影响较小 时,转运成为药动学特征的重要原因 。 药物转运多是药物的透膜位移过程。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基因多态性
[离子型]
101.4-3.4= [非离子型]
1
[离子型]
100 = [非离子型]
10pHpKa=
107.43.4=
10000 =1
血[离液子型]
[非离子型] [离子型] [非离子型]
[离子型] [非离子型]
➢苯巴比妥(弱酸性药物)误服中毒, ➢碱化尿液? ➢酸化尿液?
苯巴比妥(弱酸性)pKa=7.4 根据10pH–pKa=[A–]/[HA],当尿液为碱性时, pH值大于pKa,[A-]增多,即[解离型]多, 重吸收减少,药物排泄加快,中毒时碱化尿液。
简单扩散的规律:
3.细胞外液(pH=7.4)较细胞内液(pH=7.0)为 碱,所以弱酸药在细胞外液中浓度高。
碱化体液后,可加速弱酸药由细胞内液向细胞 外液扩散,有利于解除弱酸药中毒(巴比妥类)。 4.碱化尿液可使弱酸药在肾小管的被动重吸收减少 ,有利于弱酸药经肾排泄。
(二)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胃液中:10 1.4-3.4
=
[ A- ] [HA]
= 10 -2 =1/100
[ A- ]
血浆中:10 7.4-3.4 = [HA]
= 10 4 = 10000/1
胃中: 酸性药物,[A–]少,[HA]多,药物易于从胃向 血液转运。 血中:酸性药物,[A–]多,[HA]少,药物不易于从血 液向胃中转运,所以吸收多。
毛细血管内皮孔 道约40Å ,除蛋 白质外,血浆中 的溶质均能通过
无需载体 无饱和性 无竞争性
简单扩散的特点:
转运速度与脂溶度(lipid solubility)成正比; 顺差转运,不耗能;
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 ;
转运速度与药物解离度 (pKa) 有关。
药物有解离型(离子型)和非解离型(分子型)两 种互变形式:
简单扩 散
膜孔滤过
载体转运


影响跨膜转运的药物理化性质:
(1)分子量 (2)溶解性 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 (3)解离性
离子障(ion trapping) 是指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离子型
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1.滤过(filtration, 水性扩散): 小分子药物可直 接通过生物膜的膜孔(水性信道)而扩散。
MRP2
药物
组织分布
细胞内浓度
MRP3 OCT2 OAT1 OAT2 OAT3
肾小管细胞
O-2ABT1P O-1AAT2P OCT4 MDR1 MRP2 MRP4
肝脏摄入
小肠吸收
胆汁分泌
肾脏排泌
药物转运体在体内的分布
(一)转运体分类
根据对底物的转运方向,主要可以将转运体分为 摄入转运体和外排转运体: 摄入转运体负责将外源性物质摄入细胞内,包 括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家族(OATP)、有机阴 离子转运体家族(OAT)、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家 族(OCT)。 外排型转运体主要是P-gp蛋白,多药耐药蛋白 (MD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 癌耐药相关蛋白(BCRP)以及胆盐分泌蛋白( BSEP)等。
是药物以载体及需要能量的跨膜运动,不依赖 于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药物可以从低浓度的一侧向 高浓度的一侧跨膜转运。
载体对药物有特异的选择性,且转运能力有饱和 性。
1)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2)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体
药物靶点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药物效应和毒性个体差异
循环系统
OATP1B1 OATP1B3 OATP2B1
OCT1 OAT2 MRP1
MRP3 M-4R/5P
MDR1 MDR3
CYPs BCRP BSEP
MDR3
肝脏细胞
小肠细胞
OATP2B1
MDR1 BCRP
CYPs
MRP1 MRP3
第二章 药物的转运及转运体
主要研究内容为两部分: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转运体及其功能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间血
消化道
隙液
皮肤




皮下 肌肉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二)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三)膜动转运 (cytosis)
解离型药物,极性高,脂溶性小,较难扩散; 非解离型药物,极性低,脂溶性大,易扩散。
简单扩散的条件:脂溶性、解离度、浓度差 。
绝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均有解 离型与非解离型,后者脂溶性高。
弱酸或弱碱药物的 解离
•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以弱酸药物为例
Ka HA
H+ +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