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三家小学 李娟
摘要:然而在我国农村,相当多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美
术教学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美术教育没有应有的地位,不能
发挥相应的培养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成了教育界十分
紧迫的任务。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
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
不可否认,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
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
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那
些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 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匮乏
如今的农村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镇相
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农村中小学,有的学校附近除了一望无
际的田野,没有任何与美术相关的公共设施。再加上农村本身
经济落后,地方无力对教育有更大的投入,从而直接造成了农
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匮乏。
其次,美术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不会对升学造成影响。这样,在学校和
家长看来,也就更不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增加投入。
(二)师资不足,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由于地处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要说优秀的教师,就连刚毕
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去,这必然会导致师资严重不足。无条
件吸引师资,所以根本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中小
学在教学上基本是实行包班制,部分老师兼语、数、外与美术教学于
一身。
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认为美术课并不重要,经常把美术课改为体
育课和自由活动课,或者干脆布置作业变成作业课。这种对农村孩子
美术熏陶和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农村孩子的美术修养和城镇孩子相比
差距越来越大。
从以上分析得知,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受到当地经济条件、师
资水平和地域观念的限制,很多学校缺少基本的美术教学设施和设
备,学生在审美感知和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孩子差距很大。在这
种情况下,怎样取长补短、发挥地域优势,推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
也就显得十分急迫了。
三、 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拥有着许多城市学校无法比拟的可供美术
教学的自然资源。其中,丰富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是学生学习绘画
的好题材。如田野、溪流、农舍、树木都各具特色,教师可以根据教
材组织学生学习。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会了大自然的
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再者,针对美术教学教具不足的情况,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就地
取材。比如:手工书上要求用彩泥等综合材料,而彩泥就不好准备,
我们就可以换成用水坑里的石子及树叶、泥巴和野果这些在校园里、
校周围能找到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
加强了他们的材料感知能力和形式创造力。
联系农村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积极引
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体验身边的环境资源,摄取身
边美的因素,表现社会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才是农村美术
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美术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实施,而教
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方式和理念是否得当。目前我国
农村中小学的专职美术教师较少,且大都缺少教学经验,教学方法陈
旧。使美术教学出不了成绩,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要改变这些状况就必须尽快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各方面的素质。
首先可以针对农村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交
流的机会,教师也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各方面的文化素质,这样教
师就会有更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更强的审美感知能力。其次对青少年的
审美心理和感知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
另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的教学条件在具体教学环节可就教具的制作,教
学的内容进行改革。笔者曾经看过一个报道是农村教师得到项目资
助,进行因地取材,制作教具的交流活动。
总的说来在农村中小学,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
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以及美术
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
(三)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它独特
形式的刺激。学生只有对美术产生了独特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
知渴望。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营造独特氛围,培养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的资
源,因地制宜,通过部分典型示例,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潜能和制作的
方式;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
力。
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大自然
的美,并尝试在作品中呈现出来,对艺术手段可以不必限定。
另外,在美术教育中,鉴赏教学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内
容及其广泛,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故可以让
教师对美术教材上的名画进行分析。针对农村艺术教学中的对材料使
用的多样性,鉴赏课上可以强调作品的形式分析。同时,可加强部分
现当代作品、民间作品和一些原生作品的鉴赏;另外,就学生中创造
性强的作品进行讲解和鼓励。除此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览,发挥学
生的各种才能,让他们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这样,也促进了校园文
化的丰富多彩。
总之,根据农村的条件,联系当前美术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
采用多种手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
这是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