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展定位解1
———————————————————————————————— 作者:
———————————————————————————————— 日期:
内蒙古发展定位解读
今年3月1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
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深入学习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扎实做好我区各项工作,提出
了“8337”的发展思路。“8337”发展思路,贵在“实”上,亮
在“新”上,无论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还是工作重点、主要
任务,既切合实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
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8337”发展思路,符合党的十八
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符合中央对内蒙古的—贯要求,符合自
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
性;“8337”发展思路,着眼于在我国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抓住了内蒙古
推动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要遵循。
“内蒙古何以选择‘8337’”、“‘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
“‘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三个设问出发,对“8337”发
展思路进行解读———
特殊的时间,常因特定的事件而让人难以忘怀。
对于内蒙古人而言,2013年3月就是这样—个月份。就在
这个月,与区情实际进—步接轨的内蒙古发展定位高调推出。
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
出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色金
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成绿色农畜产品
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
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
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
的沿边经济带。
与八个发展定位形成呼应的是“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与发展定位息息相关的是七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
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体化;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改革
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发展思路关乎行动,行动关乎前途与命运。
沿着“8337”这—凝聚着科学发展智慧的思路,事关内蒙古
发展前途的三大命题发人深省———
内蒙古何以选择“8337”?
“8337”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
“8337”对内蒙古意味着什么?
发展愿景召唤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催生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这是内蒙古的发展愿
景。
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内蒙古的发展目
标。
而实现目标,必然要有深谋远虑的发展思路。
从五个基地、两个屏障到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从“三
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到七项重点工作,“8337”发展思路
既立足于内蒙古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愿景,又着眼于
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回应了全区人民过上
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俊说:“‘8337’发展思路,
既切合实际,又提出实招,既体现了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又回应
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自
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抓
住了内蒙古科学发展的突破口,是符合区情实际的发展思路。”
这里的区情主要指:
我区资源型产业已形成规模,但初级产品居多。
我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但产业低端化特征明显。
我区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位居西部第一,但两项收入均未达
到全国平均水平。
我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任务艰
巨。
我区生态建设已见实效,但生态脆弱的现状没有改变。我区
草原文化内涵厚重,但体现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却亟待做大。
我区已拥有1.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但外贸依存度只有
4.4%。
我区非资源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产业结构单一
的瓶颈亟待突破。
我区的县域国内生产总值虽已占全区总量的59%,但全区还
有约一半左右旗县的经济总量未达到百亿元,旗县财政收入不到
10亿元的还有52个,全区尚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6个自治
区贫困县。
我区东西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和
城乡一体化的最大障碍,县域经济、非公经济亟待发展壮大。
…………
毫无疑问,欠发达是内蒙古的最大区情。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的话语重心长:“必须立足欠发达的基
本区情,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紧紧扭住科
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松劲,进一步找准发
展定位。”
当前,中国已进入深度转型期与改革深水区。而转型与改革
靠的是思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于是,“8337”发展思路沸腾出
炉。但是我们更应该考量清楚:“8337”出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
因: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缓解国家能源供
需矛盾和提高我区资源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选择“8337”,是内蒙古借助科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推
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迫切要
求。
选择“8337”,是保障国家粮食和农畜产品安全供应、促进
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的客观需要。
选择“8337”,是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和培育新
经济增长点、深化改革开放、发挥“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作用的
迫切要求。
选择“8337”,是保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良好
局面的现实需要……
无疑,只有选择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才能推开发展机遇之
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
这比什么都重要。
内蒙古选择“8337”,凭的是什么?
沿着“8337”思路所划定的方位,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内蒙古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风电装机容量、
外送电量、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实现连年丰产,牲畜存
栏量稳定在了1亿头(只)以上,这是我区确定“8337”发展思路
的资源保障。
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此同
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原崛起战
略、中俄蒙经贸合作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内蒙古产品走出区门提
供了广阔的市场舞台,我区通过取长补短优化资本结构的时代已
经到来,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市场保障。
内蒙古已形成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化工等
六大主导产业,煤电一体化深入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并掌握
100多项煤炭加工专利技术,拥有五大类国家重要的煤化工战略
储备项目,我区已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条件,这是内蒙古确
定“8337”发展思路的产业基础与保障。
随着富民强区进程的加快和国家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内蒙
古正在突破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的制约,惠民增收、减负增收、
产业化增收的格局初步形成,全区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
意谋发展的信心倍增,这是内蒙古确定“8337”发展思路的群众
基础。
“这些基础与保障充分证明,内蒙古的‘8337’思路是继往
开来的科学谋划。”自治区统计局科研所所长张晶说。
而继往开来的思路,必然伴随远大的发展抱负。“8337”发
展思路将给内蒙古带来什么?
点击与“8337”思路密切相关的内容,一句句承载着全区人
民梦想的“内蒙古承诺”为我们作答:
“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大力
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改善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激发发展的动力活力,进一步夯
实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基础。”
“推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
居持续取得新进展,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努力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努力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不断加快我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进程。”
…………
“8337”发展思路直指一个目标: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
富裕、和谐美好!
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2012年,我区人均GDP已突破1
万美元,内蒙古迎来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先行工业化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进入这一阶段,一个地区
往往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年的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发出这样的
声音:“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
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毫无疑问,正因为内蒙古的决策者们早已敏锐地洞察到了
新阶段的发展特征,‘8337’发展思路才最终走向前台。”内蒙古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杭栓柱说。
对内蒙古而言,“8337”发展思路意味着新的责任与使命,
是引领内蒙古走向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号角。在这铿锵有力
的号角声中,我们期待着内蒙古的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