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5期 2011年1O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V01.26 N 5 0cL 2011
浅议破产管理人的民事诉讼地位
吴 兴 武
(河南迭兴律师事务所,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2007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首次引入破产管理人制
度,对于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意义重大。但是,由于立法及相应的司法解释对管理人的法律地位没有具体明 确的规定,造成《企业破产法》实施以来,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究竟以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参加各类诉讼,在理 论和实务中都存在较大分歧。因而以破产管理人的民事诉讼地位为题,讨论在破产程序常见的诉讼类型中管理
人具体的诉讼地位就很必要。
关键词:破产程序;管理人;诉讼地位
DOI:10.3969/j.issn.1674—5035.2011.05.014 中图分类号:D922.29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35(2011)05—0052—03
2007年6月1 Et起实施的《企业破产法》与
国际接轨,首次引入管理人制度,以利于破产实务
的市场化运作。管理人制度的引入对于完善我国破
产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立法及相关
的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再加上理论上对管理人
的法律地位有代理说、职务说、信托人说和财团代
表说等不同的认识,造成《企业破产法》实施以
来,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究竟以什么样的身份地位
参加各类诉讼,在理论和实务中都存在较大分歧。
笔者以破产管理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为题,分析
在破产程序常见的诉讼类型中管理人具体的诉讼
地位。
1管理人在涉及债务人的民事诉讼中
诉讼地位的一般情形
管理人在破产程序开始后,负责破产财产的接
管、处分、变价和分配等事项,并决定债务人的内
部管理事务,决定债务人的日常开支和其他必要开
支等管理人应当履行的职责。这些在《企业破产
法》第25条中有明确规定,其中第1款第7项明
确规定管理人“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
他法律程序”。这可以说是《企业破产法》对管理
人在涉及债务人的民事诉讼中诉讼地位的一般规
定。在破产程序开始后,在涉及债务人的诉讼中,
收稿日期:2011—07—23
作者简介:吴兴武(1969一),男,河南偃师人,律师,主要从事
与商事、破产等相关的法律实务工作. 债务人作为当事人(原告或被告),管理人作为法
定代表人,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
律程序。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企业破产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
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自人
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至企业被注销要经过较长时
间,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歇业、撤销或被吊
销营业执照后,当事人地位列明的有关会议纪要、
企业法人人格在被注销之前仍然存续,故债务人仍
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
其二,破产程序中民事诉讼是围绕破产财产展
开的,其目的在于使争议财产回归破产财产或消减
破产财产,债务人是真正的利害关系人。而管理人
只是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对债务人的财产具有管理
权,管理人实际上取代的是债务人的经营管理层,
其地位应列为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
但是,在法律实践中,由于破产程序中管理人
履行职责的多样性,破产管理人不仅代表债务人的
利益,还可能涉及到债权人、破产职工、破产管理
人自身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管理人在相关
的民事诉讼中并非都是代表债务人, 《企业破产
法》第25条第1款第7项的规定只是针对管理人
在涉及债务人的民事诉讼中诉讼地位的一般情形,
并不能涵盖管理人在履行职责涉及到其他利益相关
者的民事诉讼中诉讼地位的所有情形。下面对管理
人在涉及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同时涉及其他利益相
关者)中诉讼地位的特殊情形和涉及管理人在执行
职务的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分别进行讨论。
第5期 吴兴武:浅议破产管理人的民事诉讼地位 53
2管理人在涉及债务人的民事诉讼中
诉讼地位的特殊情形
在破产程序中,债务人参加的诉讼种类诸多,
在相关民事诉讼中并非均由破产的债务人作为诉讼
主体,有时也可能以管理人为当事人。笔者主要就
以下几种情形进行讨论。
2.1管理人根据《企业破产法》第31条、
第32条的规定行使破产撤销权提起
诉讼
破产撤销权是民法上债权人撤销权的延伸,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规定的债权人的撤销
权出于同一立法意图,具有相同的民法理论基础。
只是在破产撤销权中,根据《企业破产法》第3l
条、第32条的规定,法律将撤销权的行使主体赋
予管理人,而不是债务人(破产人)的债权人。
因此,在撤销权诉讼中,管理人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没有异议。但对于谁做为破产撤销权的被告,在理
论和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法释[1999]19号)有关债权人撤销权
的规定,债权人提起撤销权诉讼应以债务人为被
告,受让人或受益人为第三人。这一司法解释在理
论界一向颇有争议。由于对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有
请求权说、形成权说和折衷说的不同认识,理论界
认为对债权人撤销权诉讼的被告不应仅限于债务
人,而应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同样,在破产撤销权
诉讼中,谁为被告也有不同认识。笔者认为,不管
对破产撤销权的性质如何界定,在破产撤销权诉讼
中,如果只涉及到对债务人行为的撤销,如撤销财
产担保,不存在财产追回问题,则可仅以债务人为
被告,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
讼。如果在行使撤销权的同时还涉及对已经转移财
产的追回,如撤销无偿转让财产行为,则需要增加
受让人或受益人为共同被告,否则判决效力不涉及
该当事人,无法对其采取追回财产的执行措施。
2.2管理人根据《企业破产法》第33条的
规定提起无效诉讼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33条的规定,债务人
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为逃避债务而虚构
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债务的,管理人可以提起无效
诉讼。此类诉讼与上述破产撤销权诉讼类似,管理
人为原告,债务人为被告或者债务人和受让人(或
受益人)为共同被告。 2.3职工根据《企业破产法》第48条的
规定提起诉讼
职工根据《企业破产法》第48条的规定,对
管理人记载的有关劳动债权的清单有异议,向人民
法院起诉的,应以谁为被告?有观点认为,应以管
理人为被告;也有观点认为,应以债务人为被告,
以管理人为法定代表人。笔者认为,应以债务人为
被告,以管理人为法定代表人。因为此类诉讼虽是
因职工对相关劳动债权清单记载有异议,要求管理
人更正而管理人不予更正所引起的。但职工与债务
人之间的劳动债权以职工与债务人之间的劳动关系
为基础,债务人才是真正的利害关系人,管理人只
是行使债务人的经营管理层原本应该履行的劳动债
权的登记管理职能而已。
2.4债务人、债权人根据《企业破产法》
第58条的规定提起诉讼
债务人、债权人根据《企业破产法》第58条的
规定,对管理人编制的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向
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当事人诉讼
地位的确定,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形分别进行讨论。
(1)债务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有异议提起
诉讼
《企业破产法》第58条规定债务人可以对债权
表记载的债权提出异议,此时债务人作为原告可以
确定,但法律未对由谁代表债务人提出异议作出规
定。如果仍由管理人代表债务人进行诉讼,则将使
管理人陷于自己审查确定的债权又由其自我否认的
矛盾境地。所以,笔者认为,在债务人对管理人审
查编制的债权表所记载的债权有异议、债务人作为
原告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应由债务人的原法定代表
人代表债务人进行诉讼。至于被告,应以被异议的
债权的债权人为被告,因为被异议的债权的债权人
才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
(2)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有关己方债权
有异议提起诉讼
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有关己方债权有异议,
债权人作为该债权的直接利害关系人,理应作为该
诉讼的原告。而该债权的相对方为债务人,债务人
理应作为该诉讼的被告,管理人应作为债务人的法
定代表人参加诉讼。
(3)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有关他方债权
有异议提起诉讼
在该情形下,异议诉讼将会涉及三方主体:债
权人(异议人)、被提起异议的债权的债权人和管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6卷
理人。在这三方主体中,异议人作为原告毫无争
议,但是被告是确定为被提起异议的债权的债权人
还是管理人,或是将两者列为共同被告,在实践中
也有争议。笔者认为,针对该情形,应当仅列被提
起异议的债权的债权人为被告,而不应当同时将管
理人列为被告。异议人对他人的债权提出异议时,
其目的就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一个不利于被告的结
果,而这个结果和被提起异议的债权的债权人的利
益息息相关,和管理人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3管理.人、在涉及管理人执行职务的民事
诉讼中的诉讼地位
《企业破产法》第130条规定,管理人未依照
本法规定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可
以依法处以罚款;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造
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本条规定表明,在
破产程序中,可能因为管理人执行职务存在过错而
导致损害赔偿诉讼。对此类损害赔偿诉讼,诉因是
管理人执行职务存在过错并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
第三人造成损害,管理人应为该诉讼的被告,原告
为遭受损失的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这是没
有争议的。
不过在这类诉讼中,应由谁代表债务人提起诉
讼?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何在?与前文提到
管理人对自身进行诉讼不可行一样,此时应由债务
人的原法定代表人代表债务人进行诉讼。至于管理
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企业破产法》第24条第
1款规定,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
成的清算组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
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律师
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由于其本身具有独
立的财产,自然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企业 破产法》第24条第4款规定,个人担任管理人的,
应当参加执业责任保险。因此,个人担任管理人和
社会中介机构担任管理人一样,具有承担赔偿责任
的财产来源。但清算组作为管理人,由于清算组组
成人员的特殊性,清算组并不具有相应的财产,更
不可能参加执业责任保险,没有承担赔偿责任的财
产来源。不可否认这一问题是我国破产制度特有的
制度缺陷,需要统一认识,找出解决方案。
4结语
在破产程序中,管理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理论上对管理人的法律地位有不同的认识,而
相关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又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在诉
讼中对管理人的民事诉讼地位没有统一的认识。笔
者针对管理人参加诉讼的不同情形对管理人的民事
诉讼地位作了相应讨论,以期实现在诉讼中管理人
诉讼地位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冯兵,朱俊伟.论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的构建[J].西南 政法大学学报,2004,(5). [2]李曙光.新破产法的管理人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4
—07—30(3). [3]王卫国.破产法精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王欣新.破产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7. [5]李季宁.管理人若干问题[J].人民司法,2008,(1). [6]王欣新,尹正友.破产法论坛(第二辑)[M].北京:法律
出版社,2009. [7]胡冰.破产管理人制度研究——以中关法律比较为中心 [D].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2010. [8]车晶林.论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J].北方经贸,2010,
(12).
On the Position of Bankruptcy Administrators to Civil Suits
WU Xing-WH
(The Law Office of Henan Daxin,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the system of bankruptcy administrator was brought in by The PRC Enterprise
Bankruptcy Law(Bankruptcy Law in short)which was mken effect in 2007.This syste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erfection of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but due to the lacking of necessary corresponding specific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to the law,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nkruptcy Law,there has been a divergence as to what
is the proper status for the administrator to stand in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cases in the bankruptcy procedure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So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position of these bankruptcy administrators in the civil suits
frequently appeared in the bankruptcy procedures.
Key words:bankruptcy procedure;administrator;litigant position (责任编辑陈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