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艺 2013年第9期
毛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周桃龙
(河南省淅川县林业局,河南 淅川474450)
毛竹又名楠竹,具有生长快、繁殖强、成材早、用途广、产 量高、见效快、收入高等特性,为优良速生用材、笋用品种,是 建筑、家具、农具、编织和造纸的优质原料,深受山区广大竹 农的青睐,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毛竹速生丰产栽培技 术进行总结。 1 生长条件和生态特性 毛竹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 排水良好的山地阴坡,适生区平均气温15~20%,年降水量 800~1500mm,酸性或沙壤土,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 2 栽培技术要点 2.1选地与整地 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山腰地带为造林地,如果是 荒山,要先炼山。 整地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全面整地,适用于平坦的地方, 采用机耕或全面深翻20em后挖坑。②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 较陡的地方,带宽1.5~2m,将带内土深翻20em后挖坑。③块 状整地,即直接在造林地上挖种植坑。 2.2密度选择 毛竹移竹造林每667m2密度20~35株;株行距可用 5m×6m或4m×5m。 2.3育苗 2.3.1播种育苗。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 害。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形平坦、避风向阳,排灌容易、疏松肥 沃的砂质壤土,多采用点播方法,将贮藏后的种子用0-3%的 高锰酸钾浸种消毒3—4小时,稍干后即可播种。播种沟沟距 25cm,深lOem,宽15em,沟中施基肥。每沟播5穴,穴距厚 20em.每穴播种10~l5粒。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 草淋水,保持地表湿润,每667m 播种量2kg,出苗后要经常 除草松土,干旱时要适时灌水,雨后要及时排水,适当施肥。 2.3.2压杆育苗。3~8月份期间在竹苗丛周围,把出土不 久尚未展叶的分蘖苗,向外压倒并埋入土中,梢部留外。埋压1 个月后,入土苗节能生根,剪去梢部,促进土中各节抽枝成苗。 2.3.3分株移植育苗。将1年生播种苗挖出,分成每小丛 2~3株,移植在苗床上。尽量少伤萌芽和根系,加强管理,株 行距为40em×40em,1年后每丛能分蘖10株以上,第2年即 可造林。 2.3.4埋鞭育苗。实生分蘖的竹鞭,再生繁殖能力强,在 成年竹林中,挖取3~4年生的健壮竹鞭,砍成15~25em长
的1段。在苗床开沟埋鞭,施基肥,将竹鞭平放于沟中,鞭芽
向两侧,盖细土盖草、淋水,保持湿润。第2年春后可出圃造
林。
2.4造林季节
毛竹造林的良好季节是冬季和早春。
2.5造林方式
2.5.1竹苗造林。一般选择直径lem以上的1~2年生竹
苗,将苗带土成丛挖起,剪去部分枝叶,用稻草包扎好根部,
将小苗分成4~5株为1小丛种植。竹苗放进穴内,覆土厚
6—8em,踏实,表面再铺1层松土。
2.5.2母竹造林。选择2~3年生、直径3~4em健壮竹株
作母竹,沿母竹竹枝生长方向确定来鞭和去鞭,在来鞭30era
和去鞭60em处砍断,将母竹连竹鞭和旧土挖起,切断竹梢,
留2~3盘枝叶,竹枝留2~3个节即可。用稻草绳将竹鞭和
旧土包扎好,运往造林地。种植时竹鞭向山坡水平方向伸展,
覆土15em厚,踏实,表面覆盖松土。
2.5.3埋竹鞭造林。选择深黄色、具光泽、有鞭芽的健壮
竹鞭,带土挖起,切成1m长,用稻草包扎好,保湿运往造林
地。竹鞭平放人穴内,鞭芽向两侧,覆土15em厚,踏实,表面
覆盖1层松土。
2.6抚育管理
2.6.1除草松土。新造林每年要除草松土2次,以改善土
壤物理性质,防止水分蒸发,防止灌木、藤蔓等影响竹鞭生
长,第1年可在苗周块状垦复lm×lm,以后每年垦复面积逐
渐扩大,垦复深度不伤竹鞭为宜。
2.6.2施肥。竹林施用肥料以厩肥(牛、猪粪)、堆肥、人粪
尿等为宜,不宜施用磷质和碱性肥料,时间应在4月份以前
进行,坡地沿水平开沟,平地可撒施,也可结全松土施入。
2.6.3培土。竹园成林后,最后每年在林加盖1层客土,
可消灭害虫卵块,减少杂草生长,抑制害虫繁殖,同时也减少
水分蒸发,使表土疏松,有利于鞭根生长。
3 病虫害防治
3.1毛竹虫害
毛竹主要害虫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笋夜蛾、笋蝇、竹象
虫等。前3种虫吃竹叶,以致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
不良,竹笋产量减少。后3种虫为害竹笋,幼虫蛀入笋内,轻
则抑制竹笋生长,重则造成腐烂。可喷敌百虫杀灭,或敌敌畏
作者简介:周桃龙(1976.8一),男,林业工程师,安徽枞阳县人,2001年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在河南省浙川县林业局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已在
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论文200多篇。
一
56—
2013年第9期 现代园艺
白皮松育苗技术浅析
吕淑静 程国栋
(1平顶山市鲁山县林场,河南 平顶山4670002平顶山市园林处,河南 平顶山467000)
摘要:从选地、选基质、抚育管理、移苗定植等方面谈白皮松育苗技术,为适应现代园林绿4 ̄--x-程用苗需要。本文
从常规育苗谈到容器育苗,以期培育出优质白皮松壮苗。
关键词:白皮松;容器苗;育苗
由于城市特殊的生境,白皮松在近年的城市绿化中受到
越来越多的青睐,白皮松是优良的造林绿化树种。采用容器 袋育苗,是为了避免白皮松苗期易感染猝倒病,采用白皮松 种子常规育苗,是为了避免由于圃地选择不当,苗期管理不 善,造成的育苗失败。本文采用白皮松容器袋育苗,则可以大 大提高育苗成功率。同时,还因为容器袋育苗的根系发育良 好,起苗时不伤根,减少了苗木因起苗、运输、假植等作业时 对根系的损伤和水分的损失,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采用容器袋育苗的移栽成活率可以达到 85%以上,为了满足市场供应,尽快培育出优质的白皮松壮 苗、大苗,则最好选择容器袋育苗。 1 育苗地的选择 1.1选地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势平坦、 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为好。白皮松根系具有菌根菌 共生,菌根菌对促进苗木生长具有良好作用,即可以促进苗木 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苗木的抗旱、抗病能力,因 此,白皮松育苗地宜连作。在选择苗床时,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一是白皮松怕水湿,因此,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 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的风口处。二是白皮松 苗期需经常喷水、喷药,因而育苗地附近应有充足清洁的水源。 三是白皮松苗期易患猝倒病,前作是马铃薯、瓜类、大豆、烟草、 棉花、茄科等感病植物,均不宜用来作育苗床。
1.2整地
首先是整平育苗地,清除杂草。整地前每亩撒施lOkg硫
酸亚铁粉末,翻人土中进行杀菌消毒。白皮松容器袋育苗一般
采用低床育苗,根据容器袋的规格来决定床的深度与宽度。一般
挖深12cm、宽80em的育苗床,使容器袋装土后排放在苗床内刚
好与地面平齐。同时,修平并拍实苗床底部,苗床四壁要垂直,做
成南北向畦田,畦埂高25cm,畦宽lm,2个苗床之间留40era宽
的步道,育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以lOm为宜。
2 选基质装袋
2.1育苗基质的选择
基质的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壤和肥源,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既经济,又合理。常用来配制营养土的材料有林中
腐殖质土、泥炭土,未经耕种的山地土、稻壳、蛭石等,最好选
用经过火烧或高温消毒过的土壤,可以消灭病虫害及杂草种
子。如选择草皮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按3:1比例配制育苗基
质,除去草根、石块等杂物,充分拌匀,有条件的地方,此项工
作最好在1年以前进行,并最好选用五氯硝基苯对营养土进
行消毒。
2.2装袋
烟剂熏杀。对竹夜蛾和竹象虫要及时挖除受害的竹笋,杀死
幼虫。冬季松土除草可消灭躲在草中和土中的害虫。 3.2毛竹病害 毛竹的主要病害有枯梢病、竹丛枝病、竹杆锈病防治等。 3.2.1防治枯梢病。该病危害为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 7月上旬在主梢或枝条的某l节叉处首先出现棕红色小斑 点,并扩大成舌状或梭形有淡褐色病斑,后颜色逐渐变成深 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展,病部以上的枝叶开始萎蔫,叶逐步变 黄、纵卷,直至枯萎脱落,枝梢枯死、且不再萌生新叶,形成枯 枝、枯梢。防治办法:清除并烧毁病枯枝(株),严禁从疫区和 疫情发生区调出带有该病原的竹苗、母竹等移植到新区。对 病区的竹材及制品采用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1000倍 液仔细地喷洒或禁止调运竹材出境。对病区竹林于5月下旬 至6月中旬幼竹展枝放叶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50%苯来特 可湿性粉剂1000倍用同样的方法喷洒新竹。
3.2.2 竹丛枝病俗称竹扫帚病、雀巢病。发病枝不断长
出侧枝形似扫帚或鸟巢。主要防治办法:①加强抚育管理,及
时松土施肥,提高抗病力;②清理林地,砍除重病竹。③3、4月
之前,剪除林内所有丛枝并烧毁。
3.2.3竹竿锈病。多发生在竹竿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
枝上也发生。夏季、冬季病部产生黄色的病菌,竹竿被害后,
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发病重的竹子可能枯死。被害
重的竹林,生长衰退,发笋减少。防治办法:①加强抚育管理,
保持合理立竹量。②冬季,清除林内重病竹。③3月底之前,人
工刮除黄色病菌及其周围部分竹清,注意不跳刀、不遗留。
(责任编辑张芝)
一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