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重点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重点

复 习 第一章 :我国水资源和水利电力建设概况 1. 按照所承担的任务,水利工程的分类(新书P3) 1) 河道整治与防洪工程 2) 农田水利工程 3) 水力发电工程 4) 供水和排水工程 5) 航运工程 2.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以及解决我国水资源面临问题的途径(新书P2、ppt) 水资源特点: 1) 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2) 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 3) 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平衡 4) 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布局不相适应 5) 水土流失严重 6)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解决途径: 修建水利工程,在时间上重新分配水资源,在空间上调配水资源,并且拦截水土。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工程措施(找不到,自己总结的) 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第二章 水库、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 1. 水工建筑物的特点(PPT、新书P16) 1) 工作条件的复杂性 水工建筑物工作条件的复杂性主要由于水的作用。水工建筑物要抵抗静水压力、浪压力、冰压力、动水压力,还要解决防渗和渗流控制的问题,除此外,还要解决高速水流可能带来的问题,做好消能防冲设计。 2) 施工建造的艰巨性 施工导流的问题,开挖地基和地基处理,工期较长遇到洪水期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问题。 3) 设计选型的独特性 水工建筑物的型式、构造和尺寸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形、地址、水文条件密切相关。 4) 工程效益的显著性 5) 环境影响的多面性 6) 实施后果的严重性 2. 不同级别水工建筑物的不同要求主要体现在(新书P29) 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以及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分,主要体现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和治涝等水利水电工程,拦河闸工程还根据其过闸流量的大小确定工程等别;灌溉、排水泵站的等别,应根据其装机流量和装机功率确定。 3. 水利水电工程的等级(新书P30)

综合利用的水电枢纽工程,当其水库总库容、装机容量分属不同的等别时,工程等别应取其中最高的等别。 1) 永久性建筑物: 主要建筑物:坝、泄洪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电站厂房 次要建筑物:挡土墙、导流墙、工作桥 2) 临时性建筑物:导流建筑物 4. 水库的特征水位与库容的意义和关系(新书P40) 特征水位:

1) 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设计蓄水位) 意义:水利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了满足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该蓄到 的水位,它是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投资、淹没、水电站出力等 指标的重要因素。

工程等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Ⅰ 1 3 Ⅱ 2 3 Ⅲ 3 4 Ⅳ 4 5 Ⅴ 5 5 2) 防洪限制水位(汛前限制水位) 意义:水库在汛期允许行李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使 得起调水位。 3) 设计洪水位 意义:水库遇到大坝的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4) 校核洪水位 意义: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是水库在正 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 5) 防洪高水位 意义:是指水库遇下有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6) 死水位 意义: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特征库容: 1) 总库容: 最高水位以下的水库经库容,一般指校核水位一下的水库容积,表示水库工程规模的代表性指标,可最为跨分水库等级、确定工程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 2) 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3) 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4) 兴利库容(有效库容): 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5) 公用库容(重复利用库容): 当防洪限制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时,正常蓄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汛期用于蓄洪、非汛期用于兴利的水库容积 6)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 第三章 挡水建筑物 1. 重力坝、拱坝和土石坝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荷载(新书P40,41;P52,P58) 1) 重力坝 工作原理: 重力坝利用坝身自重在坝基面上产生摩擦阻力来抵抗水压力,满足抗滑稳定要求;依靠坝体自重在水平界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有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作用荷载: (1) 自重:包括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的重量 (2) 水压力:包括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浪压力、扬压力 (3) 冰压力:包括经静压力与动压力 (4) 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泥沙压力 (5) 地震力:包括建筑物惯性力和水的激荡力 (6) 温度变化 2) 拱坝 工作原理: 水平拱系统和竖直梁系统共同作用,拱坝利用筑坝材料的抗压强度和两岸拱座的反力来维持稳定。 作用荷载: 1) 自重荷载:薄拱坝不考虑自重荷载,不考虑扬压力; 中厚拱坝和重力拱坝要考虑自重,考虑扬压力; 2) 水平径向荷载:静水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冰压力 3) 温度荷载 3) 土石坝 工作原理: 土石坝利用坝身自重在坝基面上产生摩擦阻力来抵抗水压力,满足抗滑稳定要求;依靠坝体自重在水平界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有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利用防渗体来满足防渗、构造、施工和防裂等方面的要求;利用排水设备和反滤层降低浸润线,使坝体下游经常处于干燥的状态,增加坝体的稳定性,防止下游坝坡及地基土壤产生管涌和流土等现象。 作用荷载: 1) 自重荷载 2) 水平径向荷载: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浪压力,冰压力,泥沙压力 2. 重力坝的两项设计要求(旧书P13) 1) 在任何一个截面上,必须满足抗滑稳定的要求 2) 坝内各点,一般地说,均应满足强度要求 3. 重力坝地基处理的措施(新书P50,51) 1) 坝基开挖和清理 将坝体置于坚固、稳定的地基上 2) 坝基加固处理 固结灌浆:提高坝基的整体性和强度,降低低级的透水性,减少变形 断层破碎带处理: 软弱夹层的处理:设置混凝土塞、设混凝土深齿墙、钢筋混凝土抗滑桩 3) 坝基防渗和排水 帷幕灌浆:降低渗透水压力,减少渗流量,防止坝基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 坝基排水:一般在防渗帷幕后设置排水孔帷幕和辅助排水孔幕 4. 拱坝的地基处理措施(新书P69) 1) 坝基开挖 高坝开挖至新鲜或微风化岩体,中底坝开挖至微风化或弱风化岩体,整个坝基利用岩基面的纵坡平顺无突变。 2) 固结灌浆 坝基进行全面的固结灌浆,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强度 3) 接触灌浆 提高接触面上的抗剪强度,防止接触面渗漏。 4) 帷幕灌浆 防止渗漏损失 5) 坝基排水 设坝基排水孔和排水廊道,充分降低两岸岩体内的地下水位和坝基扬压力。 6) 断层破碎带处理 开挖回填、混凝土塞或传力强等工程措施 7) 垫座 设置在坝体岩基间,坝体更规则 5. 土石坝防渗排水的基本原则 前堵后排(上游堵下游排),减小扬压力 6. 土石坝的基本坝型(新书P66,67) 1) 均质坝 绝大部分由俊逸的透水性较弱的黏土填筑而成 2) 土质心墙坝和斜墙坝 防渗体采用渗透性较弱的粘性土料,坝壳采用透水性较强的砂石料。防渗体设在中央或稍偏向上游;上游面或近上游面 3) 人工防渗材料心墙坝和斜墙坝 防渗体采用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其余部分土石料构成 4) 多种土质坝 5) 土石混合坝 7. 土石坝的设计原则和要求(新书P67) 1) 不允许水流漫顶,要求坝体有一定的超高; 2) 满足渗流控制要求:渗流量大,影响水库效益,还引起渗透变形 3) 坝体坝基稳定可靠:确保抗震破坏能力 4) 抵抗其他自然界的破坏作用,避免有害裂缝 5) 安全使用前提下,力求经济美观 8. 支墩坝的分类(新书P85) 平板坝(平面盖板)、连拱坝(拱形盖板)、大头坝(支墩头部扩大) 9. 面板堆石坝的组成部分:(新书P85) 堆石体、面板、底座(趾板)、垫层、过渡层、下游护坡 10. 不同坝型的超载能力(上课讲的笔记) 拱坝 > 重力坝 > 面板堆石坝 > 土石坝 11. 重力坝拱坝分缝的异同点(新书P49,62) 1)相同点:由于温度控制和施工的需要都设置了横缝和纵缝 2)不同点: 重力坝:横缝有永久缝和临时缝两种,纵缝都是临时缝,温度正常后要进 行接缝灌浆; 拱 坝:横缝和纵缝都是临时缝,当坝体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用水泥浆 将伸缩缝封填,保证坝体的整体性 12. 碾压混凝土坝的优缺点(旧书P34,35) 优点: 1) 运输浇筑均可实现机械化 2) 单位水泥用量及用水量少 3) 水化热、温升及干缩率小 4) 采用普通薄层浇筑,一般不设纵缝,节约模板、接缝灌浆费用 5) 工程造价低 缺点: 1) 含砂率高 2) 防渗、抗冻、抗裂性差,易形成渗流薄弱环节 3) 要求剖面结构尽可能简化 13. 渗流、管涌、流土的概念(新书P73,74) 1) 渗流:土石坝挡水后,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水流将通过坝体、坝基 和两岸坝肩自高水位侧向低水位侧运动,形成渗流场; 2) 管涌:渗透坡降足够大时,坝体或坝基中的无粘性土细颗粒被渗透水流 带走并形成渗流通道的现象 3) 流土:渗透坡降足够大时,在渗流作用下产生的土体浮动或流失的现象。 第四章:泄水建筑物 1. 泄水建筑物的分类和适用条件 泄水建筑物的按功用分类: (1)泄洪建筑物。用来宣泄水库容纳不下的洪水,(溢洪道、泄洪隧洞) (2)泄水孔(或放水孔)。用来放泄一定的流量供给下游的需要;检修枢纽建筑物时放空水库;在洪水期兼泄一部分洪水,同时还可以冲淤,(中孔、深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