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13 页)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六县(市/区)一中联考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高三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连城一中 永定一中 武平一中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均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阿以旺民居是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一种常见的民居,这种建筑历史悠久,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读图1,据此完成1~2题。
图1 1.下列有关该民居建筑特征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气候干热,无排水需求,屋顶平坦 B.山脉众多,房屋的墙体材料以石头为主 C.开朗好客的民族风情,庭院和户外活动空间多 D.风沙天气多,墙体开窗少且小,居室较封闭 2.该民居中特有的功能室是 A.宽敞庭院 B.种植庭院 C.养殖庭院 D.冬、夏居室 南设得兰群岛是南极洲的火山群岛,它处于一个岛弧的地质环境,早期基本上和南极半岛连在一起,后来群岛逐渐与半岛分离,形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图2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13 页)
据此完成3~4题。 3.判断图示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 A.海底地貌类型 B.深海钻探探测 C.地震波速度变化 D.潜水实地观测 4.图中四地 A.①处为海底盆地 B.②处海平面较高 C.③处大洋地壳较②处薄 D.④处海水深度最大 图2 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追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螺旋状地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图3为某区域冬季某时刻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图3 5.图中所示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最大差值是 A.14.9℃ B.13.9℃ C.12.9℃ D.9.9℃ 6.甲地未来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 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 2018年11月30日21时-12月1日12时,乌鲁木齐地区天气骤变,出现大范围降雪,白色的雪层上覆盖着土黄色尘土,被网友戏称“提拉米苏雪”。图4为乌鲁木齐30日21时—1日12时的气温变化图(甲)和风向变化图(乙)。据此完成7~8题。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13 页)
图4 7.影响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及降水的时间是 A.冷锋 2-4时 B.冷锋 4-6时 C.暖锋 2-4时 D.暖锋 4-6时 8.乌鲁木齐降下“提拉米苏雪”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雪后,偏北风带来准噶尔盆地沙尘,风力减弱,沙尘沉降 B.降雪后,偏南风带来塔克拉玛干的沙尘,遇天山阻挡沉降 C.先后两场冷锋过境,先降雪,后降尘 D.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冷锋过境带来沙尘 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冰川国家公园的圣克鲁斯河河中生物很少。阿根廷是“一带一路”延伸拉美的重要支点。我国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的CC/LB水电站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建设的最大电力项目。图5示意CC/LB水电站及其附近等高线。据此完成9~10题。
图5 9.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水温偏低 ②海水倒灌,河水时淡时咸 ③营养物质少 ④过度捕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LB水电站与CC水电站的坝址相距较远的原因可能是 ①增加水库容量 ②避免工程干扰 ③提升通航里程 ④地势落差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口湖,湖面海拔2189米。天池所在区域的水量平衡状况表现为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13 页)
P-R-E=0(P为多年平均降水量,R为多年平均径流量,E为多年平均蒸发量)。图6为长白山天池及周边地理事物状况。读图6,据此完成11~12题。
图6 11.监测发现,天池所在区域水量出现P-R-E<0时,天池水位仍保持稳定。据此推断,对天池水量起补偿作用的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 B.地下水 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12.若天池发生火山活动,冰雪融化或积水溢出天池会引发泥石流,最容易出现此现象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受突发灾害影响,某河道两个观测点的横截面水深发生骤变(如图7所示),左图为较上游观测点一,右图为较下游观测点二,这两点距离较近。灾害发生一段时期后,两观测点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据此完成13~15题。
观测点一 观测点二 图7
13.引发该河段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A.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B.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14.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该河段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15.此河道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前,该河段下游地区应 A.清理河道淤泥 B.迁离沿岸居民 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道引流
2020年10月下旬上午10时(北京时间),张亮在华北地区某市一公园内游玩,图8中的甲图为公园内
十字路口附近的游览图,乙图为张亮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据此完成16~17题。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13 页)
图8 16.据图推测张亮往甲图中洗手间的最近路线应选择乙图中的 A.A线路 B.B线路 C.C线路 D.D线路 17.此时 A.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与4月下旬基本相同 B.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与2月下旬基本相同 C.张亮远在英国伦敦上学的姐姐正在晚自习 D.全球与北京在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范围大于二分之一
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22°57′S,43°12′W)的球场正式开始,直播期
间电视台播放雕像(位于山顶,高30米)拥抱太阳画面成功抢镜(图9左图为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直播画面),据此完成18~19题。
图9 18.图中直升飞机航拍的可能拍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应选择 A.12月1号前后 B.9月1号前后 C.6月1号前后 D.3月1号前后
图10为加蓬共和国水文图。据此完成20~22题。 20.加蓬每年有两个旱季,5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大旱季,12月中旬到次年2月中旬为小旱季。其旱季的
形成原因是
A.信风影响,空气干燥 B.受寒流降温降湿影响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13 页)
C.处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D.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21.图中港口建港的优势气象条件是 A.大气能见度高 B.淡水资源充足 C.昼夜温差较小 D.全年风力微弱 22.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图中洋流的成因为风海流 ②将甲河泥沙带到港口沉积 ③使沿岸地区形成荒漠景观 ④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渔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11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据此完成23~24题。
图11 23.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 A.都是空气 B.都是二氧化碳 C.空气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空气 24.实验效果 A.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 B.阴天比晴天好 C.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 D.早晚比中午好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13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一)必考题(共4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木兰溪(如图12所示)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干流总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天然落差784米。该溪历史上曾是著名的洪灾之溪,多次兴修水利试图化解水灾均以失败告终,直至1082年木兰陂的修成,水患才得以缓解,但并未得到彻底根治。兴化平原地处木兰溪下游的南北两岸,海拔5至7米,属冲积—海积平原。
材料二 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频繁,解放初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木兰溪水患再度猖獗,下游河段尤为严重。为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建国后曾经有过5次规划、2次可行性调研、3次即将上马,却一直未能开工。上世纪90年代末,经国内权威水利专家多轮探讨和实验论证,终于用“软体排”技术解决了木兰溪下游水利工程建设难的困境。木兰溪下游治理1999年开始施工,2011年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工程累计投入50亿元。经过综合整治后,莆田市经济、生态健康持续发展。
图12 (1)试分析木兰陂修筑前人们只能对着兴化平原“望原兴叹”的原因。(4分)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三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 13 页)
(2)试分析解放后木兰溪下游水利工程建设开工难的原因。(8分) (3)简述木兰溪的综合整治对莆田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4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飓风是形成于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和地转偏向力是飓风形成的关键条件。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和登陆后,势力有显著变化。图13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
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