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平衡移动PPT

化学平衡移动PPT

2NO2(g) (红棕色)
编 号
N2O4(g)△H<0 (无色)
1
冷水
实验2~7
2
热水




红棕色变浅
红棕色变深
结论: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3、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V V(正)
V吸热
V放热
V V(正) V放热
V(逆)
0
V(逆)
V吸热
①升高温度
t
0
②降低温度
t
判断压强变化是否引起平衡移动的思路:
压强变化是否引起浓度变化?
若浓度改变则引起速率的变化
速率变化后,若导致V正 ≠V逆时平衡移动
若V正 = V逆时,则平衡不移动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V正=V逆) 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正催化剂能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
从以上表格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可逆反应,在其它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 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②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 强平衡不移动。
从本质上分析平衡是否移动,若移动,向哪儿移动?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有变化的可逆反应)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可逆反应
V V(正) V正= V逆 V V(正) V正= V逆
V(逆)
0
V(逆)
⑤增大压强
t
0
⑥减小压强
t
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速率-时间图像 mA (g) + nB(g)
⑴当 m + n > p + q时:
pC(g) + qD(g)
⑵当 m + n < p + q 时:
请画出(1)、(2)、(3)的速率-时间图像
【思考讨论】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N2(g) +3H2(g) 2NH3(g),在一定条件下已达 化学平衡。 (1)保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充入一定 量的He,化学平衡怎样变化? 不移动 (2)保持气体总压和温度不变,充入一定 量的He,化学平衡怎样变化? 逆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 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
450°C时N2与 H2 反应平衡时生成NH3的实验数据 1 压强Mpa NH3/% 2.0 5 9.2 10 30 16.4 35.5 60 53.6 100 69.4
425°C时I2与 H2 反应平衡时生成HI的实验数据 压强Mpa HI/% 1 10.1 5 10.1 10 10.1 30 10.1 60 10.1 100 10.1
注意:改变压强相当于改变气体的物质的量浓 度;而浓度的改变只有导致了V正≠V逆,才会 引起平衡的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事项:
(1)恒温恒容,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化学 平衡不发生移动。 (2)恒温恒容,充入气体反应物,化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充入气体生成物,化学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恒温恒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化学 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V
V( 正 )
V(大)
V
V( 正 )
V(小)
V( 逆 )
V(小) V( 逆 ) V(大) t2 t3
0
t1
t2
t3
t0t1tFra bibliotek①增大压强
②减小压强
V大>V小 平衡向气体 V小>V大 平衡向气 结论:增加压强可使平衡向气体减小的方向移动 ; 减小压强可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 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例 】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 是否移动?若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 (1) 2NO(g)+O2(g) 2NO2(g) 正反应方向 (2) H2O(g)+CO(g) CO2(g)+H2(g) 不移动 (3)H2O(g)+C(s) CO(g)+H2(g) 逆反应方向 (4)CaCO3 (s) CaO(s)+CO2(g) 逆反应方向 (5)H2S(g) H2(g)+S(s) 不移动
V
速 率
V ′ V′ 正 逆= V
速 率
V正
0
V正 0 V逆 ′ V′ 正 逆= V
V逆
加入正催化剂
t时间
加入负催化剂
t时间
[总结]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 温度、或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 变的方向移动。
注意: ①是“减弱”这种改变,不是“消除”这种改变 ②平衡移动原理只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但不能 用来判断建立平衡所需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