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军事战略调整

日本军事战略调整


三、印度将中国作为重 要防范对象和潜在对手, 军事战略的外向性、东向 性突出。
四、越南、菲律宾不断拉拢区域外 大国,增强军事实力,加大在南海 问题和地区事务上战略博弈与军事 对抗的筹码。
大国战略调整的直接影响 因素变化的复杂反应
那我国要怎样应对来维护国家 的安全呢?
首先,我们要密切关注日本借助美亚太军 事战略调整谋求扩大海洋权益这一行为。 密切关注日本借美亚太军事战略调整推进 海上军力建设,谨防其在海洋问题上谋求 不正当利益。


随着战略形势变化、国家实力提升、国家 利益拓展和大国战略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新的战略态势正在形成。 未来十年,既是国家实力持续上升的爬坡 阶段,是维护领土权益、处置周边问题、 化解霸权压力、整合国内力量的关键时期, 也是塑造国际、周边与国内战略态势的重 要机遇。
为了使主观指导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 实,我国需要正确认识战略环境的新 问题、新挑战,重新审视战略要素的 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实施军事战略 调整,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
其次,正视日本国内的政治现实。
由于日本战后民主是在美军占领下构建的, 这种特殊性加之日本民族的单一性,决定 了日国内民族主义容易走偏、走极端,有 必要予以适当的关注。
再次,深化经贸合作,以中日“经济纽带” 平衡日美“安全纽带”。 深化中日经贸合作、增强相互依存度,不 仅是维护中日关系的基础,也是防止两国 安全战略走偏的惟一有效、可行的方法。
那日本军事战略调整对我国安全可 能产生的什么影响呢?
一、美国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对手, 加快实施“再平衡战略”,通过制 定作战构想、调整兵力部署、增进 军事关系、借用军事基地、强化军 事存在等方式,加大对我国的遏制 围堵力度。
二、日本将中国作为现实威胁和 重要作战对象,通过兵力调整和增 强监控等方式,推动主要战略方向 向西和西南方向转移,军事战略的 外向性和指向性不断增强。
(四)扩大军事力量的职能范围,由内 卫型的“自卫队”向内外结合型的“国 防军”转型。
• 承担“保卫日本”的三大职能:一是应付源于国家 间冲突的威胁,二是应付源于非国家主体的威胁, 三是应付大规模灾害。 •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的军事力量便逐 步开始走向海外参与的道路。
• 日本防卫当局分别与各亚太地区各国及一些欧洲 国家或举行安全磋商或进行军事交流,此举提高 了自卫队在地区及国际军事领域里的地位。
(一)强调“多元威胁”,建立全 方位防御体系
• 关于中国。设想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 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并为应付此种“事态” 制定了作战计划。 • 关于朝鲜。日本将“朝鲜有事”视作重大“周 边事态”,确定将与美国共同应付,并为此 制定了代号为“5055”的日美联合作战计划。 • 关于远东俄军。俄远东地区仍“部署有地面 部队约11万人,舰艇约280艘,作战飞机约 650架”
1 2
(二)加强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策 应军事战略向外向型转变
• • • • • 一是加强政策协商和信息交换。 二是加强军事力量运用方面的合作。 三是完善物资与劳务相互提供机制。 四是加强装备技术上的相互交流。 五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美军顺利驻 扎。
(三)强调“先发制人”,注重防 止危机于未然
与以往的“集体防御”、“专守防卫”和“前方阻止”军 事战略相对比,日本现行军事战略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 它摒弃了以往的“危机反应”战略,开始注重强调 对危机的先期预防与慑止,其手段运用上的“先发 制人”及行动范围的无限扩张无不充分表明,日本 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将具有更加浓重的主动干 预色彩。
日本军 大脚小组
日本军事是 如何调整?
冷战后,日本开始对军事战略进行大 幅度调整,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 主要阶段: 一是1996年之前的务虚阶段; 二是1996年以后的实质性操作阶段。 其明显的标志便是1996年起开始执行 的《防卫计划大纲》和随后出台的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展示结束 谢谢观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