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1.1 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PG县养老院老年人公寓(2)地理位置:南宁市PG县(3)建筑概况:楼层数3层,建筑总高度13.200m,室内外高差0.300m。
(4)温度: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平均气温13°,最热月平均气温28°。
(5)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6)水文条件:地下水无侵蚀性,在地表以下6m。
(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0kpa.(8)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防,抗震构造措施提高一度。
(9)材料使用:混凝土:柱采用C30级,梁板采用C25级。
钢筋:梁柱受力筋为HRB400,箍筋HPB335墙体:煤渣砖门窗:铝合金门窗1.2 目标及要求目标: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受实际工程设计的锻炼,通过实践工程的结构设计,初步掌握其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并获得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各部分所规定的任务。
要求:对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进行定性的分析比较,手工完成各层结构布置、梁板柱等结构截面初选,楼板荷载计算及一块楼板配筋设计,手算完成第J—1/D轴一榀框架板梁柱荷载(手算,结构内力及采用PKPM)及绘图(纵剖面法),PKPM整体建模(含全部楼层、梁柱配筋按平法),完成基础平面图及所计算框架柱下内力及配筋计算(手算),并绘制5b-5轴基础大样图,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结构与施工设计说明书编写。
第二章结构布置2.1 结构选型多层及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巨型结构。
根据工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和设计任务要求,综合各种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建筑工艺要求,确定建筑结构体系,对其进行总体结构布置,尽量满足安全、经济。
适用的要求。
各自的特点如下所列:1、混合结构混合结构的特点为:主要承重用砖或砌块砌筑;造价低廉,施工简单,保温隔热效果好;但砌体强度较低,利用砖墙承重时,房屋的层数受到限制。
一般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楼房,如住宅,办公室,医院等民用建筑及中小型工业建筑都适用混合结构。
2、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组成的杆件体系,节点全部或大部分为刚性连接,由梁、柱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墙仅起分隔维护作用。
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竖向承重结构,其具有以下优点:整体性和抗震性较混合结构和内框架承重结构要好,而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框架结构可分为板、梁、柱体系和板、柱体系两种形式。
现浇板、梁、柱体系的结构整体刚度大,构件断面可以比较小;对空间净高的影响也小,因而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
施工较为方便,较为经济。
特别适合于在办公室、教学楼、公共性与商业性建筑、图书馆、轻工业厂房、公寓以及住宅类建筑中采用。
3、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有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在承受水平荷载作用时,剪力墙相当于一根下部嵌固的悬臂深梁,因此其结构刚度较框架结构大,空间整体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适用于开间较小、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大的建筑,如住宅和旅馆。
4、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既具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广泛应用于高层办公室建筑和旅馆建筑中。
本工程为六层仓库,有裙房和主体,开间较大,建筑造型有特色,不规则。
参考以上各种结构体系的分析,本工程适宜使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1)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2)屋面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3)楼面结构:2.2 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应满足以下原则:(1)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地与建筑的平、立、剖面划分相一致;(2)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能有效地进行;(3)结构应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4)妥善地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因素对建筑的影响;(5)施工简便;(6)经济合理;本工程平面工程结构布置图详见附图。
2.3 结构竖向布置由于本建筑层数少,竖向荷载比较小,地质条件良好,可以将各层柱子截面尺寸统一布置,上下层柱子截面尺寸不变。
2.4 变形缝设置由于本建筑分前后两部分,故需要在施工工程在其相交处设置沉降缝,减少两个建筑沉降的影响,位置为1/D双柱之间,缝宽为100mm 。
本建筑按7度抗震设防,抗震措施提高一度,不设抗震缝。
2.5 梁截面尺寸估算2.5.1 梁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梁按①连续梁 l h )121~201(= ②简支梁l h )101~151(=确定截面高度,按h b )32~21(=确定截面宽度,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与梁截面高度比不小于4。
①跨度为6000mm 框架梁KL1(主梁)截面估算:l h )121~201(==)121~201(×6000=300~500mm,取mm h 500= 则)32~21()32~21(==h b ×500=250~333mm, 取mm b 300=。
②跨度为4200mm 框架梁KL2(次梁)截面估算:l h )121~201(==)121~201(×4200=210~350mm ,取mm h 300= 则)32~21()32~21(==h b ×300=150~200mm ,取mm b 200= 。
③跨度为2500mm 梁KL3(二级次梁)截面估算:l h )101~151(==)101~151(×2500=167~250mm ,取mm h 250= 则)32~21()32~21(==h b ×250=125~167mm ,取mm b 200= 。
④ G 、J 、E 、1/D 轴截10轴处梁KL4截面估算:与主梁相连,宽度不变,h ×b=300mm×300mm 。
2.5.2 柱截面尺寸估算柱截面尺寸一般由满足抗震要求的柱轴压比确定:[]c cc c f h b N μ≤ 公式中,c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 :柱中轴向力,可按N =(1.1~1.2)V N 计算;V N :柱支承的楼面荷载面积上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求V N 时,可近似将楼面板沿柱轴线之间的中线划分,恒载和活载的分项系数均取1.25或近似取12~142m KN 进行计算。
C μ:柱轴压比限值,按抗震等级确定。
根据建筑设计总说明,本教学楼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高度13.2m,属于多层框架结构,属于乙类建筑,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建筑为地上三层框架,所以本建筑抗震等级为三级。
可知轴压比为0.85。
框架柱选用C30混凝土,查表得c f =14.32m KN 。
(1)框架梁KZ11/D 交11轴处柱有最大受荷面积S=(1500+2100)×(3100+2450)=19.622mK N =n S P K ⨯⨯1=14×20×3=840kN N=1.28×840=1075.2kN柱混凝土强度为C30,c f =14.3N/2mm23884573.1485.0102.107585.0mm f N bh C =⨯⨯=≥,mm 4.297bh = 又柱最小截面尺寸不小于400mm (抗震规范2010 6.3节)所以取柱子截面尺寸为mm mm 500400⨯。
(2)走廊外梁KZ21/D 交11轴处柱有最大受荷面积S=4200×900=3.782mK N =n S P K ⨯⨯1=14×4×3=168kNN=1.28×168=215kN柱混凝土强度为C30,c f =14.3N/2mm23176883.1485.01021585.0mm f N bh C =⨯⨯=≥,mm 133bh = 又柱最小截面尺寸不小于400mm (抗震规范2010 6.3节)所以取柱子截面尺寸为mm mm 400400⨯。
2.5.3 板尺寸估算根据规范,板的厚度按板短边251~351估算,即⨯)(401~3013500=100~140 mm ,因此板厚度统一取120mm 。
2.5.4 校核框架柱截面尺寸是否满足构造要求(1)按照构造要求,框架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宽度不宜小于400mm 。
(2)为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柱净高与截面之比宜大于 4.取较小层高3.3米来进行验算。
KZ1:,46.65.03.3>==h Hn 则KZ2也满足要求。
2.6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1所示。
取轴1/D-J 所在的框架进行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轴心之间的距离。
建筑立面图中,一层楼板顶面与000.0±齐平,室外地坪标高-0.300m ,每层层高3300mm 。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楼楼面,基础顶面伸入地面的距离取为500mm ,,即3300+500=4100mm,由此可汇出框架梁的计算简图。
图1 轴1/D-J 框架计算简图2.6.1 梁柱线刚度计算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
在框架梁两端节点附近,梁受负弯矩,顶部的楼板受拉,楼板对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影响较小。
而在框架梁的跨中,梁受正弯矩,楼板处于受压区形成T 形截面梁,楼板对梁的截面抗弯刚度影响较大。
在工程中为简便起见,仍假定梁的截面惯性矩I 沿轴线不变,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O I I 2=,边框架取O I I 5.1=。
轴1/D-J 框架为中框架,因此取为O I I 2=。
(1)梁线刚度计算(混凝土等级C25)左跨梁300×300m KN m m KN l EI ⋅⨯=⨯⨯⨯⨯==3427104.85.4m 3.0121108.222i )( 中跨梁300×500m KN m m m KN l EI ⋅⨯=⨯⨯⨯⨯⨯==43271092.26)m 5.0(3.0121108.222i右跨梁m KN m m KN l EI ⋅⨯=⨯⨯⨯⨯==33271095.98.3)m 3.0(121108.222i(2)柱线刚度计算(混凝土等级C30级)中柱底柱400×500m KN m m KN l EI ⋅⨯=⨯⨯⨯⨯==43271005.31.4m)5.04.0121100.3i (边柱底柱400×400m KN m m KN l EI ⋅⨯=⨯⨯⨯==44271056.11.4)m 4.0(121100.3i中柱余柱400×500m KN m m KN l EI ⋅⨯=⨯⨯⨯⨯==44271079.33.3)m 5.0(4.0121100.3i边柱余柱400×400m KN m m KN l EI ⋅⨯=⨯⨯⨯==44271094.13.3)m 4.0(121100.3i令中柱余柱0.1i =,则其余各杆杆件相对线刚度为 边柱余柱51.01079.310941i 44=⋅⨯⋅⨯=m KN m K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