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人民大学匡文波

网络暴力研究(上)主讲人: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同志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主题是“网络暴力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发展(一)网络暴力的定义什么叫网络暴力呢?网络暴力和现实的暴力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首先看暴力,暴力这个词,规范的解释是指强制的力量、武力,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力量叫暴力。

网络暴力跟现实暴力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一种强制的力量,但是与现实暴力有所不同,网络暴力主要指的是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和视频的行为,跟现实暴力有所不同的是现实暴力更多的是一种肢体的暴力,网络暴力更多的是一种言论上的暴力。

这是网络暴力和现实暴力的异同。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网络暴力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叫纯恶意攻击,即完全是恶意的,对其他人造成人身攻击,编造虚假的信息。

第二种比较复杂,叫伪道德谴责。

我们等会会讲一些网络暴力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会发现网络暴力的施害方打着道德的旗帜,对被害人做出了很大的精神和人身伤害。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网络暴力的危害很多,首先对当事人导致了名誉上的损害,而且打破了道德的底线,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的侵权行为。

网络暴力需要用教育、道德、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同时网民也要担负起维护文明道德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客观。

网络暴力的产生,除了道德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健全之外,还跟网民的从众心理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群网民人云亦云,对事实真相并不了解,很快的下是非判断,从而对被害人或当事人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

所以网民的从众心理和某些网民理性的缺失,也是导致网络暴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网络暴力之所以产生并产生一定的危害,也和网民的匿名性有关。

在网上发帖子,包括一些博客,很多信息是匿名发布的,匿名性导致了责任心的降低,降低了人们的是非约束力。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虽然网络上大家是匿名的,但是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跟踪。

比方说上网的时候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查出IP地址的,如果拿手机上网,是可以追查到上网的手机号码的,所以说虽然是匿名发布的,还是能够追踪到本人,因为上网的终端IP地址,手机号码可以被跟踪,所以还是可以查得到的。

同时整个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存在一定的道德规范缺失,从而导致了网络暴力的泛滥。

除此之外新媒体,比如门户网站为了吸引眼球,对网络暴力事件产生一种推动作用。

新媒体的报道,很多传统媒体尤其是一些商业化的都市报,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进行传播,为了吸引眼球,从而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扩大。

(四)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暴力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网民对没有经过证实或者已经证实的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的、煽动性的、侮辱性的失实的言论,造成当事人的名誉的损害,造成名誉的损害,这是第一。

第二侵犯隐私权,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的隐私。

第三,对当事人,或者对当事人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言语的侵扰和行动的侵扰,导致其人身权利受到了损害。

(五)网络暴力的参与者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涉及到信息的发布者,第二是跟帖者,跟帖者有一些是属于真正的讨伐者,打着道德的旗号,第二种是盲目的跟风者,第三类是无意识的参与者,第三类就是网络看客,他们只是看信息,但也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参与者。

(六)网络暴力的案例研究1.姜岩事件我们这里讲几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就是非常有名的姜岩事件。

这个事情是2007年12月29日,有一位白领女子叫姜岩,从北京远洋天地24层家中跳下身亡。

在她死的前两个月,关闭了MSN、空间,她的死亡日记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丈夫的出轨。

在自杀前的两个月里面,在名为“北飞的候鸟”网站博客里记录了她的心路历程,并暗示要自杀。

这个博客很快被网友转载到各大网络论坛,引起极大的关注。

网络论坛上,迅速上演了一场道德审判,网友们纷纷对她的丈夫王菲以及第三者进行谴责,出现了很多极端的言论。

得知姜岩自杀的消息以后,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很快查出了王菲还有第三者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双方父母的电话和住址,部分网友甚至于打电话给王菲及第三者的单位,打电话给王菲的父母,甚至在王菲父母的家门口涂上“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的标语,王菲本人也被迫辞去了工作,再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暴力,最后王菲及其家人因担心网友采取过激行为,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后选择将北飞的候鸟、大旗网、天涯三家网站告上了法庭,认为三家网站侵犯了他的名誉权和隐私权,要求支付经济赔偿。

这是当时影响比较大的网络暴力事件。

这个事件本身从好的方面来讲,网民的道德水平比较高,尊重生命,同情弱者。

但是另一方面王菲个人的隐私也应该予以尊重,而且他的婚外情还需要进一步核实,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人们是没有权利无限度的去干扰别人的生活的。

姜岩事作为受害者是不幸的,但是另一方面网民对王菲的人身攻击也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这是第一个案例。

2.后妈虐童事件第二个案例就是后妈虐童事件。

2007年的7月中旬,网络上出现了《历史上最恶毒的后妈打断女童6块脊椎》的网帖,网帖中还配上了小慧被打的口吐鲜血,全身是伤痕,被打的大小便失禁等极具震撼力的照片。

这一网帖立刻得到网站和网络论坛转载,网友在网络上谴责这个禽兽不如的后妈的同时,还来到她的住所,对她进行指责和谩骂。

但是这个事件是未经证实的,很快医院和警方证实小慧的伤并不是后妈虐打所致,而是因为小慧本身患有血友病导致的正常病理反应。

但是这位遭受网友们咒骂的后妈,却因为无法承受是非舆论的压力,多次提到的自杀。

这场闹剧实际是一个新闻炒作,目的是希望通过炒作使小慧得到社会的关注,这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

这个案例是一个网络信息真实性的问题,网民们疾恶如仇,极力声讨这种可恶的行为,但是真相大白以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面对这种虐童的事件,我们是不是不应该盲目跟帖?如果确有这样事情,应该先向公安机关报案,待核实以后再进行声讨,这是一个例子。

3.高跟鞋虐猫事件第三个网络暴力的案例是高跟鞋虐猫事件。

高跟鞋虐猫事件是指黑龙江鹤岗市的一个镇上,一个名山岛的公园里拍摄的女子以高跟鞋虐杀小猫的视频,并且在2006年的2月在网上公布。

网帖是这样的:2006年3月4号12点,一个叫“浪漫夜风”在猫扑上发言,确认了“我不是沙漠天使”的证词,还补充了一些情况,并且说“视频中的女子叫王珏,是黑龙江省鹤岗人,年龄40岁左右,工作单位在萝北县人民医院,据说和老公感情不和,举动异常,前些年从楼上摔下来过。

而拍摄“虐猫事件”的地点正是黑龙江省萝北县的名山岛。

到这个时候,“虐猫事件”的三个嫌疑人基本确定,距离一个叫“碎玻璃渣子”在网上贴虐猫组图不过6天的时间,效率可能比警方的破案速度还要高。

但事实上,黑龙江媒体证实,这个女子是萝北县的一名药剂师,而有关图片来自于其朋友李跃军,是替他拍摄用于私下出售视频光盘的一部分,虐猫事件的拍摄地点是名山镇的名山岛公园。

李跃军在东北论坛上发布公开检讨书,黑龙江萝北县人民政府公布了一个踩猫女致广大网民和市民的一封公开道歉信。

信上说不需要同情,但希望得到公众的理解,并称因此她自己和亲友受到了很深的伤害。

这就是一个网上帖子的虐猫事件,她的很多朋友看到这个片子,认为她心理变态。

而事实上这些视频材料的组织是很严密的,她自己也无法再一次找到相关的联系人。

这个虐猫事件也是当时在网上影响比较大的一个网络暴力事件,对当事人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网络暴力的平台——新媒体我们刚才讲了网络暴力的概念、特征、案例。

我们讲第二部分,网络暴力离不开它的平台,因为网络暴力之所以兴起,跟平台是密切相关的。

网络暴力的平台是什么呢?是新媒体。

有人说网络暴力的平台是互联网,这个不是很准确,因为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智能电视等。

很多信息的传播,其实并不是借助于传统的有线互联网传播,而是借助于手机媒体的传播。

我们要研究网络暴力,首先要研究他的平台。

平台有什么特征呢?到底什么叫新媒体?这个概念我们简单的解释一下。

目前我查到了新媒体的100多种定义, 90多种定义都是采取所谓的列举定义,比如说有人说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等。

但是,列举式下定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子项要相互排斥,很多人给新媒体下定义,把互联网跟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相提并论,这个不是相互排斥的,所以这是一个错误。

第二列举法下定义,子项的和要等于母项,也就是说你列举了很多项,这些项的和要等于母项。

我举个例子,很多人给新媒体下定义,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搜索引擎等,最后加一个等,这些是子项之和小于母项,这样下定义逻辑上是不严密的。

那应该怎样去理解新媒体呢?新媒体其实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严格的说是数字化的、互动式新媒体。

从技术上来讲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换句话说,数字化和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是不是新媒体首先要看是不是互动的,如果没有互动,这不叫新媒体。

第二,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新,不能以过去的标准和未来的标准去衡量。

比方说100年前啃报纸、期刊也属于新媒体,50年前啃广播电视也是新媒体。

这个新旧不能以过去的标准去衡量,也不能以未来标准去衡量。

因为未来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发展是无法预测的。

我们2年前谁也没有想到诺基亚会破产,10年前谁也没想到苹果公司会去做手机,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柯达会破产。

所以技术的发展是很难预测的,我们只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新旧。

新媒体还有第三个原则,必须是国际标准。

新媒体的认定必须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标准为依据。

我们给新媒体下的定义,什么叫新媒体?新媒体就是借助于计算机传播信息的载体。

新媒体的一个特点是使用终端必须是电脑,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只有使用终端是电脑,借助于计算机传播信息的载体叫新媒体。

目前的新媒体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主要指的互联网,包括搜索引擎、网络电视、网络报纸,各类的网站社会化媒体等,这是网络媒体。

第二大类是手机媒体,比方说彩信、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微博、微信等属于手机媒体。

目前真正符合新媒体标准,符合本质特征的,就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

还有一种媒体叫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也是下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新媒体。

智能电视的发展,就像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样,很快会改变整个电视业以及电视制造业,因为智能电视已经表现出了这个规律。

上网的时候,我们肯定要用到电脑,可以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以及一体机以及平板电脑,总而言之上网必须要用电脑。

目前的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也是电脑的一种形态。

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预测10年以后新媒体是什么样子,有一条预测是这样,我认为10年以后,电脑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可能不复存在。

今后的智能终端多样化,比如说手机也是电脑,智能电视也是电脑,是电脑的一种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