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6期
一、背景现状分析
1.“三集五大”体系及其实施背景
“三集五大”是在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中提出的,要实施两
个转变: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按照集约化运作、
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简称“四化”)要求,实施人
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
修、大营销(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期间,随着特高压骨干网架总体形成和智能电网全
面建设,国家电网生产力水平将实现质的提升,对提高大电网驾驭
能力及加强专业化、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三集五大”
体系建设是公司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构建新型
电网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实践;是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
理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迫切需要。
2.存在的问题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一场革新运动。它变革组织架构,创
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五大业务模式,统筹公司内部资
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总部管控能力,压缩公司管理层级,缩
短管理链条,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权责清晰、流程顺畅、管理
高效的“五大”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变革在
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的同时,势必触及和动摇原定的固有模式,在机
构设置、资源分配、人员安排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影响,从而引起人
员思想波动,产生不稳定因素。主要影响包括三方面:机构重组后,
面临地域差异的适应问题;人力资源配置中会出现相关富余人员,
如何做好消化和调配工作是一个问题;变革过程中,职工思想可能
产生不稳定因素。
3.青年职工的困惑
为了更好地把脉青年职工的思想动态,面向青年职工开展了思
想动态调研,共有62人参与调研,召开1次座谈会、重点访谈12人,
涵盖了各岗位和各学历层次的职工。问卷调查参与人员共62位,其
中男职工48位,女职工14位;大学本科及以上52位,大专9位;中共
党员19位,共青团员27位。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参与问卷调
查的人员年龄、岗位、工种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青年员工的实际思想动态。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电力行业的新形势下,大部分人都能支持国家电网公司的改革,对企业的未来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寄予厚望。
能够冷静应对已有的变革,并开始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
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调查显示,对国家电网公司的总体评价,60人
认为“思想解放、锐意进取、决策有力”,51人认为工作值得肯定;面
对公司发展变革,积极主动适应的有53人,顺其自然的有9人;对于加
快构建“三集五大”管理体系,有48人坚决支持,14人总体上支持;对
于国家电网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有44人充满信心,18人比较有信心。
对于工作、生活方面,29人认为自己很幸福,26人认为比较幸
福;最关注的问题选项排列依次为收入福利、工作压力、个人发展
空间、公司发展改革前景、教育培训;在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扰选
项排列依次为日常生活支出比较大、心理上感觉疲惫、缺少休息娱
乐时间、赡养老人和教育子女负担重;“当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
时,最愿意找谁倾诉”的选项排列依次为朋友、家人、同事、单位领
导或党组织负责人、心理咨询师。
经过调查,当前青年职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是:
(1)关注个人发展空间,关注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
现。尤其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背景下,面对变革,青年职工希望
能够有机会和通道能发挥自身特长、才华,能够改变当前在某一岗
位上长期坚守的单一局面。
(2)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实行“集中监控、分散操作”后,一方
面是资源配置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对职工的素质、知识、技能等方
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压力也随之而来,青年职工迫切希望企
业能够提供更多提升技能的机会。
(3)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物价上涨,工资福利的增长速度跟
不上,对于青年职工而言,成家、购房等经济压力很大。
(4)运行工作的倒班特殊性使得部分运行人员作息不规律,对
家庭、子女的照顾力不从心。
二、工区整体情况和青年工作室概况
1.工区整体及青年情况
变电运维工区原名变电工区,成立于1995年,是变电运行管理
的专门机构。按照“大检修”工作的统一部署,工区积极行动,主动
作为,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扎实做好人员配置、制度建设、流程调整
和职责交接等工作,全面保证生产安全和队伍稳定。2012年4月27日
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机构和人员调整,正式揭牌更名温“三集五大”中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曾记雨 孙 斌
摘要:“三集五大”改革的逐步深入影响到员工的思想,特别是影响到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通过对领导与职工“一对一”交流沟通体制的研究,前瞻性落实好“五大体系”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青年职工是企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在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及时对这部分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把握,不断修正“一对一”沟通体制,对员工思想动态前瞻性的把握,将为企业改革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关键词:企业;改革;三集五大;青年职工;一对一作者简介:曾记雨(1972-),男,浙江温州人,温州电力局检修公司变电运维工区,政工师;孙斌(1986-),男,新疆塔城人,温州电力局检修公司变电运维工区,助理工程师。(浙江 温州 325000)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24-02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36.014人资视域总第259期
州电力局检修公司变电运维工区。
2.青年工作室的成立及主要概况
(1)团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1)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呈现弱化趋势。这种吸引力、凝
聚力集中表现为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知、信任和需要。具体表现
为,对团的一些工作(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需
求程度在减弱。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团员青年
的需求层次也有了新的提升。而团组织当前的工作理念、方法手段
和资源能力已明显不能满足青年需求发展的要求。
2)团的运行机制在新形势下的不适应性。一是团的活动机制
问题。当代青年个性突出,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很难有一种活动形
式、活动内容能让全部或者绝大多数团员青年喜欢和满意。二是团
的队伍建设机制暴露出一些问题。团干部逐渐走上了重要的岗位,
团建工作出现断层现象,许多团建基础工作变得“青黄不接”。三是
团员青年队伍的建设基本还是延用传统机制,思想活跃和个体差异
给团员青年队伍建设机制带来新的问题。
3)团建工作缺乏新载体和新手段。一直以来,团组织总是不断
寻求新的工作领域和空间,很多“青”字号品牌被党政和其他组织
所采用,这种机制推动着团组织不断寻求新载体和新手段。但是企
业在体制、机制建设上逐步突破和完善,当前团员青年中出现的一
些新情况、新问题多数是由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客观现实所造成
的。这类问题在过去遇到的比较少,团组织自身还没有多少比较成
熟或值得借鉴的办法。
(2)青年工作室成立背景和经过。随着外籍职工的不断加入,
工区的青年声势也在不断壮大,这批青年大部分来自国内“211”工
程大学,他们普遍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
诉求利用“三班倒”工作的休息时间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渴望拥
有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
针对团建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经过缜密的调研和多次与青
年职工的交流沟通,创新项目“青年工作室”应运而生。青年工作室
定位为长效青年志愿机构,以参与各类青年工作、辅助党团组织开
展各类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团员青年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展
示形象的舞台,又全面增强团建工作的成效和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
吸引力,使团组织和青年职工实现“双赢”。
(3)青年工作室的运作。工区现有职工320人,其中28周岁以下
青年团员有86名。青年工作室积极奉行“技能领航、成长领航、生
活领航”的工作宗旨,引领青年人成长、成才。
1)技能领航。青年工作室始终坚持将技能引领作为工作重点,
以青年导师团为平台,组织展开各项技能引导,助推青年员工技术
水平提高。根据青年人之间易于沟通且可以形成比、学、超、赶的良
好氛围,通过积极整合工区内部的优秀资源,精心选取在各类技术
比武、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年轻职工担任导师,并通过考试遴选学习
积极努力的学员。
2)成长领航。随着外地职工的增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及对
职业生涯的迷茫使得远离亲人的他们在温州的生活比本地职工更
多了份艰辛。为切实增强青年职工在温州的幸福感,青年工作室致
力于通过员工关爱、志愿服务两方面工作使青年职工更好、更快地
融入温州生活,在温州安居乐业。先后积极开展员工关爱活动,在
工作生活上给予引导;组织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3)生活领航。通过组织策划一系列贴近生活的主题论坛,通过
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将青年人组织起来,丰富变电职工倒班后相对
枯燥的业余生活。还针对工区外地职工较多、温州方言难以理解的
情况,青年工作室在工区长期开展“学习温州话”活动。此外,还先
后开展了外籍职工新春联谊、野外穿越、户外拓展等活动,不断丰
富青年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引领他们加速融入温州,乐享生活。三、“一对一”思想引领工程
1.实施设想和目的
新近几年的大学生大多数毕业于“211”高校,素质普遍较高,
工作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活跃、有较好的领悟力、期盼实现
自己的愿望是他们的特点。因此,思想动态工作不能简单地拘泥于
填鸭式的说教方式,而要了解青年员工的真实需要,倾听他们的心
声,才能更好把握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在生活、工作中以及他们
的职业生涯规划上起到实实在在的引导作用,并因人制宜地对他
们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这些青年员工来自于全国各地,地域上的
差异使得在温州的生活面临很多沟通上的困难和文化差异上的困
惑。要让他们能在温州安居乐业,适应温州的生活、工作环境,力所
能及地解决遇到的困难。
现正值“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时期,模式的变革、资源的配置
整合、人员的变动都可能引起不稳定因素。基于许多因素,工区以
此为课题,致力于行之有效地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员工思想动态平
稳,保障“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以此为出发点,工区建
立“一对一”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前瞻性落实好“五大体系”建设中
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以青年工作室为平台,组织开展青年职工和
领导“面对面”活动,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
2.实施具体方案
针对个性差异和主观能动性要求,青年工作室策划组织了“面
对面”活动。活动形式采取了“一对一”或者“一对二”形式,即一位
或者至多两位谈话者对应一位人员。选择谈话的人员主要包括工区
领导、工区机关人员,也可以由员工自己提出诉求,选择入职多年、
具有突出工作、技术经验,甚或是具有丰富生活阅历的年长职工。
青年工作室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搭建沟通的桥梁,为青年人邀请谈话
的人员,为领导与青年职工之间的沟通提供一个畅通的渠道。
谈话的内容可以让青年人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不设主题,可以
是青年人心中的疑惑、困难,抑或是人生发展、职业规划,也可以是
日常生活上的琐事等等。谈话人员从企业发展的方向、变革形势进
行疏导,对再教育、技能提升等方面提供职业发展意见和建议,也
对青年人工作、生活上的需求给予帮助、及时解决。对于青年人来
说,每一位谈话人是领导,是长辈,也是知心朋友。
活动实施以来,8月28日“面对面”第一期座谈交流邀请工区
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培毅与2011级新职工陈星、田福余进行“一
对二”谈话,先从青年职工职业规划、“三集五大”对一线职工的影
响、在职研究生等方面请前辈进行指引,新职工针对最需要的工作
证、饭卡等琐事向领导提出了诉求;9月31日,第二期座谈邀请了工
区副主任兼党委副书记曾记雨与唐昊、段充沛在工作和生活方面进
行全方位的交流沟通。“面对面”活动按照青年人数和入职时间等
方面因素进行了总体安排,根据时间表顺序定期开展活动。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