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项目建设合同示范文本

农业项目建设合同示范文本

农业项目建设合同示范文

In order to solve or prevent disputes, through establishing certain legal relations and realizing some common interests and wishes, all parties to the cooperation reach an agreement after consultation, and all parties signing the agreement have legal effect and are bound.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农业项目建设合同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协议资料应用在解决或防止纠纷,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关系并实现某些共同的利益和愿望,合作的所有方经协商后达成协议,签字的所有方具有法律效力并受约束。,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项目名称:_____

合同编号:_____

委托单位:(甲方)_____

承担单位:(乙方)_____

签订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起止时间: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合同双方协商,

就“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签订本合同。

一、立项背景及理由

二、主要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

三、项目实施地点、进度和规模

四、主要措施

五、经费预算及效益

在项目实施期内,甲方向乙方补助项目经费万元,乙方配套万元。

1.具体经费预算:

2.预计效益分析:

六、参加单位及任务分工

七、其他条款

一、工作职责和协作事项

(一)项目主管单位:

(二)项目委托单位(甲方)的职责:

1.按时向乙方提供项目资金。

2.组织专家对项目执行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项目结束后,应乙方的申请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并作出鉴定;对验收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三)项目承担单位(乙方)的职责:

1.按要求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订并认真执行。

2.负责项目经费预算,并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项目补助经费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入、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等,不得挪作他用。

3.提供省级农垦主管部门的开户银行、账号等信息。

4.项目结束后,向甲方提供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总结及验收申请报告。

二、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三、合同正式文本共叁份,甲方持两份,乙方持一份。

四、本合同自签之日起生效,项目验收结束后失效。

以上是小编为打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现代农业新技术答案

现代农业新技术答案 作业一 1、随着人的总称社会形态的不断成长,人口持续增加和对农产物的要求不断提高,全球性的资源和生活习性环境问题一天一天地走向紧张,如何协调人的总称社会形态经济成长与生活习性保护的抵牾,已经慢慢成为可持续成长的核心问题,作为直接以有生命的物质和富源环境进行再生产的农业,其可持续成长的问题更加剧要。只有在扩大承载面积,减轻单元面积承载的压力,才有可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对农产物不断增加的需求。总之,通过有效的手眼和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益水准,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2、现代农业新技术可分三大类: 一是探索研究型技术:主要是生物技术。 二是应用性实用性技术:是最近制订颁布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 三是组装型技术:主要指适应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所采用的技术集成,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所采用的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发展节本高效农业采用的省工免耕技术等。 3、(一)取得新成就 1.粮食增产粮食播种面积在2004年达到1038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超过年初确定的4550亿千克的预期目标,达到了4695亿千克,比2003年增长了9%左右。 2.农民增收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超过了年初预定的5%的增长目标,实际增长幅度达到6.8%,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3.深化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4.转移农民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大约有5亿多,目前仍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5.扶贫开发扶贫开发取得明显进展,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和幅度的下降均为近5年之最。 6.公共事业农村公共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二)面临新矛盾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我国水土资源相当紧缺,土壤、河流等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土壤沙化等生态破坏的现状都比较严峻。 2.城乡差别依然明显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使我国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社会”的格局。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是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产业化程度低。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国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少,灌溉设施的老化失修;土地被重金属污染;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于农业专业化生产需要,农业良种繁育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一些基础性技术保障体系还比较滞后。 5.农业科技支撑不足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只有40%-45%,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我国农业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推广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充实、调整以实现新的发展。 6.金融体制亟待调整各大商业银行基本不面向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在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体系,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融资需要。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则 1.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 文安县益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3、项目类型 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 隶属于文安县兴隆宫镇夏村管辖,规划总占地面积为2500亩。位于夏村106国道南侧,小白河堤北。 合作社土地来源全部为集体土地,由益农农业种植合作社与村委会签订了2500亩租期10年的租赁合同。 5、建设目标 ⑴总体目标 通过现代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文安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设施园艺核心区2500亩,建成现代化的文安设施蔬菜产业园、蔬菜净菜加工中心,科研培训中心,使园区成为文安县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农业

生产的样板区。 ⑵产品方案 重点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西甜瓜等专用品种,适宜春、夏、秋等不同季节露地栽培的白菜、萝卜、结球甘蓝、菠菜等系列品种,适合出口、加工的番茄、胡萝卜、洋葱等专用品种,适应不同市场和饮食文化需求的芥菜、莲藕、食用菌等特色蔬菜品种。支持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紧密结合,推进育繁推一体化。 ⑶具体目标 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500亩,共规划为五个功能分区。即:精品蔬菜区1500亩、观赏园艺区500亩、蔬菜良种繁育区300亩、净菜加工贮藏配送区100亩、科技服务区100亩 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科研高端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品牌化、交易现代化以及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系列化、功能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产业生态化的示范样板。 6、设备购臵 为更好地实施规划,改善合作社基础设施,提高合作社生产能力,本规划购臵相关设备如下:新增100KVA变压器4台,高压线路27000米,地下电缆17000米;为满足水资源的需求,打400米深井4眼,同时为节水、减少室内雾气,降低湿度增强光照,铺设地下节水管道20500米,采用PVC-0.25mpa-2.5-4型号规格管材,共计投资250万元。 7、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实施方案,规划区建设温室225座,每座占地4亩,共占地900亩,每座投资10万元,225座总投资2250万元。建设春秋棚75座,每座占地8亩,共占地600亩,每座投资4万元,75座总投资300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标准 一、小麦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冬小麦示范园集中连片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有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标准,实现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滴灌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标准包括:选用优种及品种搭配技术、滴灌技术、氮肥控释肥技术、有机沃土培肥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复播油葵两熟制技术、灾害性气候预警和灾后管理技术等集成配套综合技术。 (四)管理机制标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场企业为载体,建立现代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整地施肥、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种粮大户(100亩以上)或合作社(千亩以上),配备相应数量的农艺工,并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小麦长势均匀,平均亩产量达到450

公斤以上。 二、玉米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三)技术标准:选用高产、耐密紧凑型优良品种,集成地膜栽培、精量点播、缩行增株、节水灌溉等与良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确保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实现品种、整地耕种、肥水管理、防治病虫、机械收获“五统一”管理模式,耕地、播种、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四)管理机制标准:建立现代经营模式,大力培育专业化生产合作社(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00亩以上)及植保专业联防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或档案。 (五)产量效益标准:农区玉米平均亩产900公斤以上,牧区玉米平均亩产连年稳定在700公斤以上。 三、棉花示范园 (一)规模标准:种植集中连片,面积在1万亩以上。(二)工程措施标准:田间工程措施完善,达到田、林、路、渠、机、电、井、滴灌“八配套”。 (三)技术标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品种,统一供种,优种率达到100%,全部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滴灌技术、

智慧农业合作协议

智慧农业合作协议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盛锐丰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农业”建设与发展 战略合作协议 二〇一五年六月

甲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乙方:武汉盛锐丰科技有限公司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经途径和重要战略,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做好现代农业项目的示范,充分发挥甲乙双方科技和资源优势,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实现院企智慧农业开发战略合作目标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宗旨 本着“信守承诺、真诚合作、立足发展、面向未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按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保市场供应和农民增收为总体目标,甲乙双方创造条件,共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二、合作目标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加强双方沟通,扩大合作范围,甲乙双方将共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实现杂交水稻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的现代化建设、科学种植和信息化管理,共同推广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科研成果,共同建设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共同分析和研究杂交水稻大数据、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三、合作内容 (一)甲方将乙方纳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服务体系,乙方为甲方提供智慧农业相关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支撑,为突出重点;确保实效,甲、乙双方各自建立专业团队进行对接、沟通、交流和服务。

(二)甲方为乙方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实施所需的场地、资金,乙方为甲方提供智慧农业系统解决方案,甲乙双方共同推动相关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与智慧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 (三)以“超级杂交稻攻关计划”为合作契机,实现长期合作机制,甲方为乙方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技术推广提供长期的平台支持,甲方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大数据信息服务、物联网应用和设施农业服务方面以乙方为优先合作方。 (四)共同建设杂交水稻大数据服务平台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示范基地“杂交水稻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是通过物联传感网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试验示范基地与研究中心之间的信息化管控通道、水稻种植过程数据收集通道、大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的综合智慧农业信息平台。甲乙双方通过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建设“杂交水稻大数据平台”,具体建设内容、协作方式以及资金筹措、系统运维、知识产权等条款,见附件“杂交水稻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发展合作协议”。 (五)合作推广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 SFO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是“杂交水稻大数据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试验示范基地安装物联网监测系统后,监测数据将自动接入研究中心的杂交水稻大数据平台,“基地”和“中心”通过平台可以监测杂交水稻种植局部区域的气候环境、土壤墒情等实时和历史数据以及预警信息,形成汇聚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品种、日期以及产量等相关种植信息的电子档案。SFO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将由甲方和乙方优先在“超级杂交稻攻关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现代农业新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学生姓名:孙化 学号: 1551204458852 指导教师:鲁泽冰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年级:15秋 学校:黔江广播电视大学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现代农业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围绕农业新技术需要创新,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来探讨我国农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农业技术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技术;现状;趋势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此,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农业科技新技术在改革创新中快速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农业对科技新技术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但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连年减少、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情况。因此,把农业科技作为推动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地,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将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 农业新技术的实质要求就是“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业结合、生产生态协调”,这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农业新技术路线的体现[1]。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对农业领域的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反映了我国致力于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农业技术则是基础之基础,发展农业新技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只有造就坚实的技术基础,才能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做一全面的探讨很有必要。 二、农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在农业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主要农业新技术需要创新、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新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围绕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园区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农业财政项目申报标准文本项目名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园区建设

一、项目基本信息 单位:万元 1.项目名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园区建设 2.行业类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公共平台建设 3.项目属性农业信息化项目 4.总投资 其中:申请财政补助 1).中央财政- 2).省级财政 3).市地财政- 4).县及县以下 财政 - 5.项目单位 名称: 地址: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电话: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单位:万元 1.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1)项目概况 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9年被省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园区将加快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和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支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转型,建立一套一体化的智慧农业园区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精准控制,打通农业供应链的全程管理,有效扩展园区农业信息化应用的广度,避免新的信息孤岛的产生,服务园区农业生产、监管的多个用户群体。 本项目着眼于以平台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管理和服务平台。打破现有农业信息化各类产品“烟囱式”的建设模式,构建横向有效融合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和功能复用;以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SaaS、PaaS等最新的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新的“平台式”信息化服务模式,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可扩充性,降低信息化的建设成本和用户的使用成本。 平台以政府相关监管机构、农户和农业企业等生产者、农用物资供应商和农产品分销渠道商、农业专家、最终消费者等五类用户为目标用户,通过园区服务中心、生产服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市场服务中心和产品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来实现园区的智慧化管理,满足现代信息管理、智能化生产管理服务和农产品产后服务等要求。 2)项目单位概况 江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9年被省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目前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省农机局等高校科研单位相继落户,园区入驻农业龙头企业已近20家,参与园区建设的农民达6000多户,形成了黑莓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园区示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实行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成为都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带动”的原则;二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

位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1、扩面增量:围绕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特经种植等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千亩连片特色种植、千栋连建设施栽培、万头以上生猪养殖、一百万只以上家禽养殖、百头以上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小区。2010年全市发展各类特色种养小区380个,较上年341个增长11.4%。打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群体,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2、规提升:在全市341个特色农业小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百园提升”工程战略。园区集中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集成;集中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集约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中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中产业发展、示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推进、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效农业集聚区、

中国联通承建国内首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落户“菜乡”

中国联通承建国内首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落户“菜乡” 7月1日,作为向建党95周年的献礼,由联通承建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该基地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主题,将农业产业链中的选种、育苗、种植、流通、销售各环节纳入云数据和物联网管理,并与现代企业管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应用结合,直观地向农业开发企业、农民进行演示和培训交流。 示范基地从5月17日“电信日”开始筹建施工,以智慧农业演示温室大棚为主体,搭载了寿光联通与北京云洋数据共同推广的农业大数据智能精准采集与农业可视化平台。依托联通网络整合了空气温湿度采集、土壤温湿度采集、智能放风控制、智能卷帘、光照远程感测、二氧化碳检测、智能水肥控制、远程监控等十多项最前沿的信息化应用。 同时,智能温室围绕低碳、节能、环保的建设标准,在国内首次使用高密度、防火和保温性能优越的EPS新型空腔模块材料,采用更加节省土地资源的建设工艺,可较以往大棚提升35%的耕种面积。智能演示温室以信息化平台直接将大棚蔬菜的产、销两端整合到高智能化、高自动化的物联网管理系统中,是目前国内信息化应用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演示大棚。 拥有多项大棚技术专利的山东省农业技术专家彭忠田对笔者说:“基地的智能温室个头虽不大,但通过完善的模块化数据采集和管理,为农业生产端提供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为市场端提供了完整的产品追溯信息,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2015年底,中国联通与农业部在北京签署了“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这一战略潍坊联通以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发源地寿光为试点,结合当地土地“两改”和蔬菜大棚换代升级进行智慧农业信息化推广,收到了积极的市场响应。潍坊联通负责人张志辉称:“我们通过信息服务搭台让农民兄弟当主角唱好农业戏,与当前电商换市战略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和淘宝村推广产生了共鸣。建设期间吸引了来自河北、辽宁等全国各地包括农业专家、企业及政府部门负责人在内的众多学习参观者前来交流,推广效果非常明显。”(人民邮电报)

现代农业科技成就

个人收集整理-ZQ 广东省农科院周年庆推出了一批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展出地另类蔬菜、花卉和农业设施科技让人大开眼界. 彩色辣椒抢滩花卉市场 平时,我们看到地辣椒不是青色就是红色.在展览上,紫色和黑色地辣椒很是新鲜,开着紫色小花地迷你紫色辣椒在花盆中种着,看着就像一盆漂亮地花.农科院地专家告诉记者,辣椒地品种很丰富,中国就有多种,农科院收集地辣椒品种也有几百种.辣椒地色彩和形状多样,都是由辣椒地基因决定地.辣椒本身含有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茄红素等,不同时期有一种色素占主导,于是就出现了五颜六色地彩色辣椒.比如,花青素占主导就是紫色.因为长相妩媚,不少花卉市场也有这种彩色辣椒售卖,打理起来也很方便,整个冬天都能开花结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紫色大白菜能预防高血压 彩色辣椒地旁边是一盆娇艳地“紫玫瑰”,不过,仔细一看标签,品名却是大白菜.和普通白菜不一样,这种紫色大白色叶片一片卷着一片,像漂亮地木耳边,每片叶子上还有小小地锯齿,叶片稍硬而且厚实.据介绍,这是省农科院自主研发地新品种,之所以是紫色,是因为青菜颜色地基因出现了变异,并且将遗传基因传递了下去.与普通白菜相比,这种大白菜含有更多地花青素,具有预防高血压、缓解肝功能障碍以及一定地防癌抗癌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南瓜公斤,两人抱不过来 南瓜算是整个展览中地大个头.各式各样地品种,千奇百怪地造型,让人感慨大自然地鬼斧神工.其中,一只公斤地巨型南瓜,两个人合手也抱不过来,而最小地南瓜只有鸡蛋大小.西瓜也同样让人大跌眼镜,最大地公斤,最小只有冰淇淋大小,一口一个.记者了解到,这都是省农科院观光农业研究所研究出来地观光蔬菜,大个头地西瓜和南瓜都属于巨无霸农产品,生长速度极快,几乎每天都能长两三公斤左右,个头和重量是普通地果蔬品种地十倍甚至数十倍,但它们地口味却不怎么好,有地甚至不能食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红薯空中吊着长 眼下冬天,红薯是很多家庭地最爱,熬粥、烘烤,都别具美味.但大家所熟悉地红薯都是生长在土中,果实也在土中,而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却开发出了水培树式红薯,它们能在空中结果,而营养成分就是像水地营养液.整个红薯地生长过程一目了然.专家解释说,这种技术能让红薯根系地生理功能加以分工,做到吸收养分地细根和储存养分地红薯快根系有效分离,让红薯想长在哪儿,就长在哪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 / 1

智慧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编写 智慧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规划》 核心提示:智慧农业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智慧农业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智慧农业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智慧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智慧农业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智慧农业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智慧农业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智慧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乙、丙)级资质 中投信德——专业编写各类商务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贷款融资、环评、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 【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批地、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行业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 庄发展规划 xinxiang City Modern Tourism Leisure Farms Development Planning 项目建设单位:新乡市xxx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人:园艺园林学院园林104班王雪丽 编制日期:2012.12.12

新乡市现代旅游休闲农庄建设组织 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项目顾问: 三、技术顾问: 四、实施单位:

目录 一、项目提要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1)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1) (五)项目建设地点 (1)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1)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1) (八)经济效益分析 (2)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2) (十)运行机制 (2) 二、项目区概况 (3)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3)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3)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3) (二)自然资源概况 (3)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4)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4)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4)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4) 1. 规划水平年度 (5)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5)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5)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5)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6)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8)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8) 1、有机蔬菜生产区 (9) 2、花果苗木种植园 (9) 3、畜禽养殖区 (10) 4、水产养殖区 (10) 5、农产品加工园 (10) 6、休闲观光旅游区 (10)

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方案

智慧农业项目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项目建设需求 (3) 1.1建设背景 (3) 1.2建设原则 (4) 1.3建设目标 (4) 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 (6) 3.项目建设内容 (8) 3.1指挥调度系统 (8) 3.2农业物联网系统 (11) 3.2.1 气象监测站 (11) 3.2.2 果园物联网采集装置 (12) 3.2.3 GPRS-LED显示屏 (12) 3.2.4 虫情测报灯 (13) 3.2.6 物联网云平台 (13) 3.3远程视频采集管理系统 (17) 3.3.1高清网络录像机(NVR DS-8664N-I8) (18) 3.3.2 300万高清球机(DS-2DF7296-NPW) (19) 3.3.3 300万高清枪机(DS-2CD5A32WD-IZ ) (20) 3.3.4 WIFI服务系统 (21) 3.3.5无线网络方案设计 (22) 3.3.6无线认证设计 (23) 4.项目设备清单与报价(见附件) (25) 5.中国x农业信息化产品孵化基地简介 (26)

1.项目建设需求 1.1建设背景 ●行业政策背景 2015年11月,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江西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规划(2015-2025年)》的通知,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种养技术充分结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种植、畜牧、渔业、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领域的应用。逐步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探索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及推进路径。 鹿心社书记在省农业厅考察智慧农业建设情况时强调:“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融合发展,各地市要加快建设智慧农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从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智慧农业的覆盖和延伸,为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农业作为中国最基础的核心产业,其发展壮大对经济社会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理念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的热潮掀起,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将新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产前预测、产中智能决策管理、产后销售的各个环节,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速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业智能化管理、创新农产品流通及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提升政府监管决策水平、带动农民创业增收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正在大步迈向4.0时代。 ●临川区园区情况背景 临川是个农业大区,有农业人口75万人,耕地83.6万亩。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兼有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柑桔、红薯、玉米、绿豆等经济作物,农特产品有临川西瓜、临川菜梗、青泥柑桔、七里岗生姜、莲源茶叶等。临川形成了以黄栀子、西瓜、花卉、蔬菜为四大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黄栀子面积达6万亩,西瓜22万亩,花卉1.5万亩,商品蔬菜10万亩。“田露”牌西瓜、“安石”牌菜梗、“老农”牌葛粉、“华茂”牌蜂蜜等10余个产品在江西崭露头角。临川还是江南最大的黄栀生产基地,全国四大西瓜之乡之一。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赵川镇2021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商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的文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运行机制灵活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达到“三个先进”,即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集成;达到“三个一流”,即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三个一体”,即园区集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规

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分布性相融合的原则,与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统一。 三、目标任务 突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园区化建设,围绕我市优质粮油“十百千万”工程和特色种养“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工程建设,在目前全市拥有千亩以上特色种植、万头以上生猪、100万只以上家禽和百头以上奶牛等257个特色种养小区范围内,2021年度全市重点培育100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至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特色种养小区发展到500个,其中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到200个。 四、标准条 被列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需同时符合下列条: 1、具备一定的种养规模。①特色种植园区: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500亩以上;②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00头和100万羽;③特色林木园区: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 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 研究员王东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本文回顾了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对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作者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结束了积贫积弱的历史,才实现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才使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支撑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农业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步,对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中国农业担负的任务要比改革开放20年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更为繁重,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将为21世纪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现代化 Review an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 Recent and Modern Times Member of The CAE LU Liangshu Professor WANG Dongya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100081) 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e develo pment course o 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 gy(AST)in China.s re-cent modern times was reviewed,the main achievements o f AST in China was elaborated,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 f the pro gress o f AST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50years was summarized,and the prospect o f the develo p-ment o f China.s agriculture in21st century was analyzed and forecasted.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only by sticking to the leadership o f the com munist p arty and walking through socialistic path,did China end up the bitter history o f being poor&weak,and realize the most intensive and pro found social revolution in China.s his-tory which make Chinese people can manage their fates by themselves.China has finished the shiftfrom the sub-sistence stage to the comparatively well o ff stage,and realized the2-step strategic targets for China.s mo dern-ization in advance.One o f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se successes was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o f China.s AST, which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 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In21st cen-tury,China.s agriculture will take even heavier responsibility than the last20years since China im plemented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某县经济发展状况- 7 - 一、某县概况- 7 - 二、某县经济发展状况- 8 - 三、某县农业发展状况- 8 - 第二章某县区域经济SWOT分析- 10- 一、优势分析(Strength)10-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2-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4- 四、威胁分析(Threats) 第三章“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17- 一、规划背景- 17- 二、指导思想- 19-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原则 五、规划期限 第四章我国现代农业产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22- 一、发展现状- 22- 二、发展方向- 23- 第五章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条件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26-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26-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条件- 28- 三、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29- 第六章某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1- 第七章某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条件- 34- 一、十大比较优势助推某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34- 二、制约因素- 36- 第八章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功能定位- 38- 一、某县产业经济与城市定位- 38- 二、“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功能定位及布局- 38- 第九章“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39- 一、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39- 二、园区总体发展思路- 39- 三、园区产业发展目标- 40- 四、园区发展时序 第十章“一园四区”产业项目发展规划- 42- 第一节、蔬菜物流营销区 - 42- 第二节、农副产品加工区 - 47- 第三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集成区- 53- 第四节、农副产品关联产业区 第十一章建设专业基地,保障园区原料供给 一、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二、畜牧业生产基地

最新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6) 第一节申报单位情况 (6) 第二节项目概况 (6) 一、项目名称. (6) 二、建设地点. (6) 三、建设年限. (6) 四、建设规模与目标. (7)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六、结论. (9)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0)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10)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10)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1) 三、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和生产布局落实的需要. (11) 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11) 五、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 (12) 六、稳定农产品市场,满足人民肉类、水果蔬菜消费的需要. (12) 三、项目进展情况. (13)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 (13) 第三章产业园发展战略及目标定位 (14) 第一节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园区规划理念 (14) 第三节园区规划总体思路 (15) 第四节园区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5) 第五节园区规划目标 (17) 一、总体目标. (17) 二、阶段目标. (17) 第六节园区发展战略 (19) 一、科技先导战略. (19) 二、市场引领战略. (19) 三、集聚整合战略. (19) 四、品牌立园战略. (19) 五、依托对接战略. (20) 第四章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21) 第一节粮食市场 (21) 一、粮食产业现状. (21) 二、市场前景分析. (21) 第二节水果市场 (22) 第三节生猪及肉牛市场 (23) 一、生猪市场. (23) 二、肉牛市场. (24) 第四节烟叶市场 (25) 一、烟叶行业现状. (25) 二、市场前景. (26) 第五节淀粉市场 (26)

现代农业科技园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园现状、特征与运行模式 蒋和平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1)现代农业是科技农业 (2)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 (3)现代农业是标准化的农业 (4)现代农业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扩大的农业 (5)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经营的农业 (6)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 (7)现代设备是现代农业的硬件支撑 (8)现代农业是生态农业 (三)现代农业的内涵 1、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如优良品种、先进种植制度和栽培、农业工程技术等,而且不断地创新; 2、用现代工业产品增加农业投入和装备农业; 3、用现代的组织制度和经济管理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 4、用现代科技和经济管理知识培训农业生产者,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要求的现代农民。 (四)现代农业的概念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和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二、现代农业科技园的现状、特征 (一) 农业园区的概况,农业园区的不同称谓:

?农业科技园区 ?现代农业示范园 ?农业也高新技术开发区 ?观光农场(观光农园) ?休闲农业园 ?教育农园 ?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 ?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定义一: 顾焕章(1998):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基本类型之一。 定义二: 蒋和平(2002):农业科技园是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企业化方式进行运作------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一种经营方式。 定义三: 许越先(2003):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农业设施工程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支撑,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具有示范、带动、生产加工和观光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 定义四: 翟虎渠(2004):农业科技园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需求,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为手段,通过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与高效管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组织形式。 (二) 国际上的农业园区 ?Demonstrate Farm: ?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题的示范农场 ?Holiday Farm: ?以农业观光和休闲为主题的假日农场 ?Educational Farm : ?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认知、体验与相关教学服务 (三) 中国农业园区的分类 ?基本类型有三种: ?1)开发区型 其特点是先确定一块地(或一个地域),主办单位将它规划完毕,并完成基础建设,请其他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进入园区运作具体的科技开发项目或产业示范项目。在这种园区,项目是在主办者的统筹规划下,由不同的投资主体去开发和组织实施。园区本身不是农业龙头企业,而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聚集地,园区主办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与设施的租金和服务费。 ?2)科技开发型 园区主办单位掌握具体的科技开发项目,围绕产品的产业化开发而搞科技示范园。园区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科技项目运作的情况和经济效益。园区主办者本身就是一个龙头企业。主要收入来源是产业的销售收入。 ?3)科技展示型 在给定的地域内,以新品种、新农艺、新材料、新的种植模式等集中试验、示范、培训

相关主题